大狼毒

目录

1 拼音

dà láng dú

2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狼毒

2.1 拼音名

Dà Lánɡ Dú

2.2 别名

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隔山堆

2.3 来源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Mazz.,以根入药。秋冬挖根,洗净泥土,放入淘米水中浸泡3日取出,再放入石灰水中浸泡3日,取出,洗净石灰,置锅内煮2小时,取出,切片晒干。

2.4 毒性

本品大毒。内服极慎重。中毒后可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烦躁、血压下降;重者眩晕、行步不稳、痉挛。急救方法:(一)洗胃、给镇静剂和输液;(二)甘草、干姜各3钱,绿豆5钱,水煎服。

2.5 炮制

用醋炒至黄褐色。

2.6 性味

辛、苦,温。有毒。

2.7 功能主治

泻下逐水,外用止血,止痒。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外用治创伤出血,淋巴结结核,跌打淤血肿痛,皮肤搔痒,癣疥。

2.8 用法用量

干粉1~3分,研末撒患处或煎水外洗。

2.9 注意

采挖时避免汁液沾染皮肤,否则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2.10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辞典》:大狼毒

3.1 拼音名

Dà Lánɡ Dú

3.2 英文名

Gigantic Euphorbia Root

3.3 别名

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

3.4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 Mazz.的根。秋冬挖根,洗净泥土,放入淘米水中浸泡3日取出,再放入石灰水中浸泡3日,取出,置锅内煮2小时,取出,切片晒干。

3.5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块状或圆锥状,外皮褐色,内面黄白色。茎直立,紫棕色。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窄椭圆形或长方披针形,长1.5~6cm,宽8~15mm。花序顶生及腋生,1~3回三出分枝,分枝处通常有3片叶状卵圆形苞片,最终分枝顶端有小苞片2片,顶端着生一杯状聚伞花序。花浅黄色,腺体棕红色,扁宽椭圆形,蒴果卵圆形,有软刺。成熟时3室开裂。

3.6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岩石缝中或山坡草地。主产云南。

3.7 性状

根长圆柱状,圆锥状至纺锤状,直径1~8cm,外皮黄褐色,具纵皱纹。粉质,断面黄白色,具凸凹相间的同心环纹。性温,味辛、苦;有大毒。

3.8 化学成份

含大戟树脂、生物碱及皂甙等。

3.9 功能主治

泻下逐水,外用止血、止痒。

3.10 摘录

《*辞典》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