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清胃丸

目录

1 拼音

dà huáng qīng wèi wán

2 概述

大黄清胃丸为中成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大黄504g,关木通、槟榔、芒硝各63g,胆南星、羌活、白芷、牵牛子(炒)各42g,滑石粉168g,黄芩96g。粉碎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9g。一次1丸,一日2次。功能清热解毒,通便。治胃火炽盛,口燥舌干,头痛目眩,大便燥结。[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3 大黄清胃丸药典标准

3.1 品名

大黄清胃丸

Dahuang Qingwei Wan

3.2 处方

大黄504g、木通63g、槟榔63g 、黄芩96g、胆南星42g、羌活42g、滑石粉168g、白芷42g、炒牵牛子42g、芒硝63g

3.3 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3.4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辛。

3.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黄)。韧皮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棕色,长48~80μm(炒牵牛子)。内胚乳细胞碎片无色,壁较厚,有较多大的类圆形纹孔(槟榔)。油管含棕黄色分泌物,直径约100μm(羌活)。

(2)取本品3g,加水50ml,混匀,滤过,滤液备用,滤渣用水反复漂洗至剩下少量白色沉淀,取沉淀物,照滑石项下的鉴别法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3)取[鉴别](2)项下的滤液,照钠盐与硫酸盐的鉴别方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 Ⅳ)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4)取本品2g,切碎,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水浴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20ml分2次提取,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甲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色荧光斑点;用氨蒸气熏后,在日光下检视,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5)取本品30g,切碎,加硅藻土10g,研匀,加三氯甲烷50ml和浓氨试液1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用2%盐酸溶液20ml振摇提取,提取液用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8~9,再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槟榔对照药材1g,加三氯甲烷30ml与浓氨试液0.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大黄素对照品、大黄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大黄素10μg的溶液和每1ml含大黄酚20μg的溶液,即得。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混匀,取约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等量的硅藻土,研匀,取约2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60W,频率50kHz) 10分钟,放冷,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大黄以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酚(C15H10O4)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7mg。

3.8 功能与主治

清热通便。用于胃火炽盛所致的口燥舌干、头痛目眩、大便燥结。

3.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3.10 注意

孕妇忌服。

3.11 规格

每丸重9g

3.12 贮藏

密封。

3.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