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子

目录

1 拼音

dà fù zǐ

2 英文参考

SEMEN ARECA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大腹子为中药名,出自《岭表录异》。为魏·李当之所著《药录》记载的槟榔之别名[1]

4 别名

大腹子、榔玉[2]

5 来源及产地

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种子。主产海南;福建、台湾、广西及云南有栽培[2]

6 性味归经

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2]

7 功能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绦虫病,姜片虫病,蛔虫病,蛲虫病,食积气滞,痢疾,疟疾,水肿,脚气,乳糜尿。近试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2]

8 用法用量

煎服:4.5~9g。单用杀虫,用量可增至30~50g。[2]

9 化学成分

本品含槟榔碱、槟榔次碱、槟榔副碱、缩合鞣质等。还含甘露、儿茶精、多种原矢车菊素的二、三聚体、肉豆蔻酸、月桂酸、脯氨酸等[2]

10 药理作用

槟榔碱驱除猪肉绦虫效果好,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影响不大,可与南瓜子合用。对姜片虫亦有效。煎剂在体外对某些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槟榔碱尚有拟胆碱作用,可增强肠蠕动,缩小瞳孔。槟榔成分可抗高血压。槟榔长期应用于动物,有诱变、促肝癌发生的作用[2]

11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8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