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隆区补偿性截骨术

目录

1 拼音

cū lóng qū bǔ cháng xìng jié gǔ shù

2 英文参考

compensatory osteotomies in the trochanteric region

3 手术名称

粗隆区补偿性截骨术

4 分类

小儿外科/骨骺和骺板疾病的手术/股骨头骨骺滑脱的手术/截骨术

5 ICD编码

77.25

6 概述

粗隆区补偿性截骨术用于股骨头骨骺滑脱的手术治疗。慢性股骨头骨骺滑脱(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简称SCF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生于特定年长儿童的骨骺疾病。发病年龄介于10~16岁,78%者为进入迅速生长期的肥胖儿童;男女比例为2∶1;黑色人种的儿童约是白色人种儿童的2倍;左髋与右髋的比例约为2∶1;双髋受累者约为25%~40%。一侧股骨头滑脱后的12个月至18个月内,往往另一侧受累。我国近年来,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加,其发病有上升的趋势。

SCFE病因不明,但提示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局部创伤、机械因素(特别是肥胖者)、炎症状态、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慢性肾病)和遗传因素。Loder,Wittenberg和Desilva等发现罹患内分泌疾病的儿童,85%合并SCFE,其中45%为甲状腺功能减退,25%为生长激素不足。

慢性股骨头骨骺滑脱者症状隐匿,多持续2周以上,通常包括腹股沟区及大腿内侧或膝部疼痛,以及髋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内旋活动受限更为明显,可有轻度或中度的患肢短缩及固定性外旋畸形。当一个10~12岁的儿童,主诉膝部钝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来源于髋关节,应该考虑到SCFE的可能。

慢性滑脱者X线片及CT检查可见股骨头骨骺向下后方移位,骺板间隙变窄,颈后内侧有骨痂和塑形等特征性改变(图12.30.2.2.5-0-1)。慢性滑脱急性发作者,其症状多持续1个月以上,轻微外伤可使疼痛突然加重。滑脱前X线片的主要发现为骨骺板不规则增宽和界限不清晰。

正常股骨头-股骨干的角度,在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分别145°和170°或大于170°(图12.30.2.2.5-0-2)。轻度滑脱(Ⅰ度)者股骨颈移位<股骨头直径的1/3,股骨头-股骨干角均减少不足30°;中度滑脱(Ⅱ度)者股骨颈移位介于股骨头直径的1/2和1/3之间,股骨头-股骨干角在正侧位片上减少介于30°至60°之间;重度滑脱(Ⅲ度)者股骨颈移位超过股骨头直径的1/2,股骨头-股骨干角在正侧位X线片上减少超过60°。

Lord等将SCFE分为两种类型,如果疼痛严重以致不能行走,甚至借助拐杖也不能行走,不管症状持续时间的长短都为不稳定性滑脱;而稳定性滑脱者,则可独立行走或借助拐杖能够行走。慢性滑脱急性发作被考虑为不稳定性滑脱,慢性滑脱被考虑为稳定性滑脱。

SCFE的理想治疗应该是防止继续滑脱和促进骺板早期愈合,并避免发生缺血性坏死、关节软骨溶解和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非手术治疗如牵引、石膏固定及支具固定等,因带来的复发性滑脱、关节软骨溶解、缺血性坏死、皮肤溃疡等并发症以及社会和心理问题,影响疗效,已不主张使用。

SCFE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包括经皮或切开原位金属钉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骨骺固定术、截骨术、关节成形术、关节固定术和骨突切除术。诸多学者的大量长期随诊结果表明,经皮原位螺丝钉固定术的疗效最佳,并发症的发生率最低。

截骨术一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闭合性楔形截骨,通常经邻近骺板的股骨颈截骨以矫正畸形(图12.30.2.2.5-0-3A、B);另一种是补偿性截骨,经粗隆间区产生相反方向的畸形(图12.30.2.2.5-0-3C)。股骨颈截骨的优点是畸形可获得满意的矫正,但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为20%~100%,软骨溶解症发生率为3%~37%,被认为与此手术有关。因此截骨手术只适用于股骨头骨骺慢性滑脱畸形愈合在很差的位置上。骨骺滑脱的畸形愈合与慢性滑脱的区别在于前者骺板已闭合而不会再继续滑脱。

7 适应症

粗隆区补偿性截骨术适用于慢性股骨头骨骺滑脱畸形愈合伴髋内翻、外旋和股骨颈后倾畸形。

8 麻醉和体位

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将病儿仰卧于术中能进行前后位和侧位的X线透视、照像的骨折手术床上。

9 手术步骤

1.沿股骨干后缘做外侧皮肤切口,显露小粗隆水平的股骨干前外侧面,在这个水平的股骨略呈矩形。以膝关节为参照系,确定股骨干的前面和外侧面,并标记出这两个面的移行处。在将要截骨的部位的前面和外侧面做一横行标记线,再于前面和外侧面标记出将要切除的楔形骨块,并沿横行标志线确定轴心点,沿着定向标志线,从横行标记线向近端测量1.5cm(线X-T),并做一斜线跨越骨干前面(线X″-X),表示将要切除楔形骨块的前上缘(图12.30.2.2.5-1A)。在骨干的外侧面从横线向近端测量1.3cm (线TX′),并从这一点画一条线(X′到X)。三角区阴影部分表示被切除骨块的正侧面。侧面观截断骨干前2/3,保留后面皮质连续(图12.30.2.2.5-1C)。

2.用骨锯或锐骨刀沿外侧面从X到X′做截骨,继之沿前面的X与X″线做截骨,两个截骨面在股骨X′-X″横断面上相交汇。再沿横行线截骨,以便切除这一楔形骨块(图12.30.2.2.5-1B、D)。去除楔形骨块后,用侧方钢板固定过程中,将一枚钢针插入截骨近端控制旋转,再向小粗隆方向并与斜行截骨面大致平行置入一根针。去除的楔状骨块应足够大,使上端的斜面正好坐落在下端截骨的横断面上。由于后方皮质未断,可起到折页的作用。可切断部分腰肌纤维,利用折页作用而使截骨面相互对合。将已弯曲好的侧方钢板置于大粗隆后外侧面截骨部位。用两枚5cm长的松质骨螺丝钉,经钢板较大的孔固定到截骨近端,至少保证有一枚松质骨螺丝钉固定于股骨距内,另一枚向上插入股骨颈内,再用螺丝钉固定截骨远端(图12.30.2.2.5-2A、B)。

10 术后处理

粗隆区补偿性截骨术术后采取平衡悬吊牵引2~4周,保持屈髋30°以使关节囊松弛,也可选择性使用家庭牵引。然后,可鼓励病儿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坐或床旁站立,并进行轻度的屈髋及屈膝活动促进肌力的恢复。当病儿的肌力明显恢复后,开始扶拐足趾触地行走。直到截骨处坚强愈合方可负重。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