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全子宫切除术

目录

1 拼音

cì quán zǐ gōng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参考

subtotal hysterectomy

3 手术名称

次全子宫切除术

4 别名

部分子宫切除术;阴道上子宫切除术;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sub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

5 分类

妇产科/妇科手术/腹部手术/良性疾病手术/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子宫切除术

6 ICD编码

68.3902

7 概述

次全子宫切除术可用于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 次全子宫切除术又称部分子宫切除术或阴道上子宫切除术,手术切除子宫体,保留子宫颈(图11.1.4.1.3.5.1-1~11.1.4.1.3.5.1-7)。

8 适应症

次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

1.子宫肌瘤或其他子宫良性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瘤(病)等,需要切除子宫而子宫颈正常的年轻妇女,可保留子宫颈。

2.子宫颈无严重病变,而病人一般情况欠佳,或有全身性严重并发症,不能支持较复杂的全子宫切除手术者,或有广泛粘连,行全子宫手术有困难者。

9 禁忌症

1.宫颈有严重病变,如非典型增生,重度糜烂或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有可疑者,不宜保留宫颈。

2.子宫肌瘤有恶变者。

3.子宫内膜有恶性病变者。

4.合并有附件恶性病变者。

5.急性盆腔炎症。

10 术前准备

1.同一般妇科腹部手术前准备。

2.宫颈刮片查癌细胞。

3.月经紊乱及年龄在50岁以下的病人,术前应做诊断性刮宫,全面了解子宫情况,除外内膜病变,以确定卵巢的去留。

11 麻醉和体位

一般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全身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手术体位取仰卧位。

12 手术步骤

12.1 1.腹壁切开。

12.2 2.探查盆腔

了解子宫、附件及其病变,明确肿瘤大小、部位、有无粘连,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怀疑肿瘤恶变时,还应探查横膈、肝、脾、胃、肾、肠、大网膜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探查完毕,以盐水大纱布垫开肠管,置入拉开器,充分暴露手术野。如有粘连应先行锐性或钝性分离。

12.3 3.提拉子宫

用2把带齿血管钳,沿宫角直达卵巢韧带下方夹持子宫两侧,以作牵引(图11.1.4.1.3.5.1-8)。亦有将子宫托出腹腔进行操作,均可按子宫大小及个人操作习惯进行。一般如子宫不大,在腹腔内操作方便,亦减少腹腔外操作的污染机会。

12.4 4.处理圆韧带

以组织钳提起圆韧带,在距子宫附着点3cm处,用中弯血管钳钳夹,切断,以7号丝线或1-0铬制肠线贯穿缝合结扎远侧端(图11.1.4.1.3.5.1-9)。

12.5 5.处理附件

根据病情及病人年龄,以及卵巢正常与否,决定卵巢的去留。如果不保留卵巢,将子宫及输卵管、卵巢向上向侧方提拉,术者用手指或血管钳将阔韧带向前顶起,避开血管,以3把粗中弯血管钳,由外向内,并排钳夹住骨盆漏斗韧带,为防止滑脱,钳夹略超过血管,并注意钳夹时应靠近输卵管卵巢侧,以免断端过短血管滑脱或误伤输尿管。钳夹后检查无其他组织,于第2、3把钳子之间切断盆漏斗韧带(图11.1.4.1.3.5.1-10),用10号及7号丝线或尼龙线贯穿缝扎二道。对侧同法处理。如果保留卵巢,则用中弯血管钳分段钳夹输卵管系膜,切断7号丝线缝扎(图11.1.4.1.3.5.1-11)。粗中弯血管钳钳夹卵巢韧带,切断(图11.1.4.1.3.5.1-12),10号丝线贯穿缝扎(图11.1.4.1.3.5.1-13)。保留卵巢同时保留输卵管时,用粗中弯钳夹住输卵管峡部及卵巢韧带,切断(图11.1.4.1.3.5.1-14),用10号及7号丝线贯穿缝扎二道(图11.1.4.1.3.5.1-15)。

12.6 6.剪开膀胱腹膜反折,推开膀胱

由子宫侧圆韧带断端处,在阔韧带两叶之间,插入钝头剪刀,沿附着子宫之边缘,分离并剪开阔韧带前叶及膀胱腹膜反折,直达对侧圆韧带断端下方。亦可用无齿镊子提起膀胱腹膜反折中央的疏松游离部分,剪开,并向两侧剪开达双侧圆韧带断端处(图11.1.4.1.3.5.1-16)。以血管钳提起膀胱腹膜反折边缘,用手指或刀柄,沿膀胱筋膜与子宫颈筋膜间的疏松组织,向下及两侧钝行剥离推开膀胱(图11.1.4.1.3.5.1-17),达拟切除部分稍下,相当子宫内口略下(图11.1.4.1.3.5.1-18),侧边达宫颈旁1cm。剪开膀胱腹膜反折时,深度要适中,太深容易出血,且不易剥离,太浅则容易剥破,如切开厚度适宜,层次清楚,下推膀胱多能顺利进行,且很少出血。遇有与宫颈相连牢固时,可用剪刀剪开。如有出血,可用细丝线结扎或电凝止血。分离完毕,将膀胱腹膜游离缘固定在切口下端,以更好地暴露手术野。

12.7 7.分离及剪开阔韧带后叶

助手将子宫向前牵拉,贴近子宫剪开阔韧带后叶达子宫骶骨韧带附近(图11.1.4.1.3.5.1-19),轻轻推开阔韧带内疏松组织,即可暴露出子宫动静脉。此处为无血管区,组织疏松,容易分离,如有小血管,可予以结扎。

12.8 8.处理子宫血管

阔韧带前后叶剪开后,子宫动静脉已清楚暴露,可见到血管跳动,亦可用手摸到血管搏动,少数病人不易摸到。将子宫向上向一侧提拉,以3把粗中弯血管钳,于子宫峡部水平,与子宫侧缘呈垂直方向,并排钳夹(图11.1.4.1.3.5.1-20),夹前应再次推开膀胱。子宫动脉钳夹过高,会增加手术困难,而钳夹过低易遇到过多分支造成出血。钳子尖端要紧贴子宫,以防血管漏掉,此处输尿管距子宫较近,故钳夹不可过外,以免损伤输尿管和膀胱。钳夹确切后,在上面和中间钳子之间切断,钳端切口略向下延长,以便于缝扎。断端以10号丝线和7号丝线各作一道贯穿缝扎(图11.1.4.1.3.5.1-21)。对侧同法处理。

12.9 9.切除子宫体

切除子宫体的多少,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年轻病人需要保持能有月经来潮,切除范围可在子宫内口以上(子宫肌瘤位置低,手术不可能者例外)。一般可平内口切除子宫。左手将子宫提起,暴露切开部位,周围垫好湿纱垫,以免颈管内分泌物污染手术野。斜放刀片做楔形切除(图11.1.4.1.3.5.1-22,11.1.4.1.3.5.1-23),助手以组织钳将宫颈残端提起。如子宫血管缝扎完全,则子宫颈断端呈白色,有活动出血应缝扎止血,宫颈断端用2.5%碘酒及75%乙醇消毒后,用宫颈针穿1号铬制肠线或尼龙线做8字或间断缝合(图11.1.4.1.3.5.1-24)。

12.10 10.固定圆韧带

有学者习惯将圆韧带断端缝扎固定在宫颈断端上,以防宫颈下垂。

11.缝合盆腔腹膜 检查清理宫颈断端创面,确切止血后,以4-0丝线连续缝合盆腔腹膜,从一侧骨盆漏斗韧带断端开始,将腹膜提起,做连续缝合,直达对侧骨盆漏斗韧带断端(图11.1.4.1.3.5.1-25),缝合时将各断端翻入在腹膜外,使盆腔腹膜化,形成光滑的盆腔面(图11.1.4.1.3.5.1-26)。

12.11 12.缝合腹壁

见腹壁切开及缝合。

13 术中注意要点

13.1 1.出血

子宫切除术容易出血的部位是处理骨盆漏斗韧带、子宫血管和下推膀胱时。肌瘤过大、过宽,特别位置较低时,往往容易出血,增加手术难度。此种情况首先要辨认好解剖关系,确切处理好大血管。手术一般先进行容易操作的一侧,助手尽量将子宫牵向对侧,使血管暴露清楚,钳夹完全,结扎牢靠,并于子宫切除后再检查一次或加强缝扎线,以防因组织张力减少后线结松弛而出血。切断韧带要留有足够的组织,以免滑脱。处理好腹壁各层出血点,特别肌肉层,以免造成腹壁血肿。

13.2 2.粘连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炎症时,可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常造成手术困难。粘连疏松者可用手指或刀柄轻巧钝性分离。致密粘连,特别是广泛或位于直肠窝或子宫旁等处的粘连,处理不妥则一是造成出血,一是损伤脏器,操作应格外小心,尽量在直视下锐性分离,不可强行钝性分离。分离时尽量贴近瘤体,有时良性疾病宁可残留部分瘤壁在脏器上。

13.3 3.器官损伤

子宫位于盆腔,邻近膀胱、直肠和输尿管等,子宫切除手术易接触到这些器官。在粘连严重或肿瘤较大改变解剖部位时,操作不加注意则容易造成器官损伤。一般容易发生的损伤有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和直肠损伤等。膀胱损伤多发生在切开腹膜时,下推膀胱时,一旦损伤应立即修补。输尿管损作多发生在较大的子宫肌瘤,特别是阔韧带或宫颈肌瘤,输尿管往往移位,容易误伤。广泛粘连或出血病人,亦容易造成输尿管损伤。此种情况一是辨清解剖,一是操作细致,不应急于止血而盲目钳夹或剪开组织。可用手指触摸清楚输尿管去向,必要时打开骨盆漏斗韧带,直视下操作。直肠损伤多发生在子宫直肠窝粘连的病人,操作中应轻巧细致,遇有致密粘连,不可强行钝性分离。

14 术后处理

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同一般妇科腹部手术后处理。

2.应用抗生素防感染。

3.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