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肘部尺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86.5 尺侧副韧带的损伤是较常见的肘关节运动性损伤。一旦尺侧副韧带损伤将导致肘关节内侧疼痛和外翻不稳定[1]。早期认为这种损伤相当稀少,然而,随着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损伤并不少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这方面研究逐渐增多,国内文献甚为少见。因此,深入了解肘关节稳定机制、尺侧副韧
-
兔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急性损伤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后生物力学中位移和应变率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兔急性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后手术修复与非手术治疗的差异。[方法]选取新西兰兔81只,随机分为3组,27只暴露出右尺侧副韧带后,但不切断,作为正常对照组(A);27只为切断右肘尺侧副韧带后随即缝合韧带,称为韧带缝合组(B);27只切断尺侧副韧带后不缝合,称为韧带不缝合组(C)。分
-
第5掌骨尺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软组织缺损
2005年06月22日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Vol.21No.1P.11-129(山东)为了介绍第5掌骨尺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研究者对10例患者应用第5掌骨尺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分别修复小指掌侧、背侧和尺侧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以第5掌骨头尺侧与腕豆骨连线为轴线,其蒂部转
-
桡神经尺侧腕伸肌支部分束移位旋后肌支治疗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的解剖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后桡神经尺侧腕伸肌支部分束移位修复旋后肌支解剖上的可行性。方法成年上肢标本12具,以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与桡神经主干的交点(O点)为标记点,沿着桡神经的走行方向,用游标卡尺测量其旋后肌支自然发出点、无损伤分离后发出点、旋后肌支入肌点和尺侧腕伸肌最近端肌支入肌点距O点
-
腹壁下动脉皮瓣修复前臂尺侧半环形全层组织缺损1例
7℃、P112次/min、BP90/54mmHg,心肺听诊除心率及呼吸频率增快外均正常,左上肢包以较洁布单,渗血,衣裤染有较多血迹。左手呈轻度背伸,尺侧半2指轻度青紫,尺侧1.5指腹及小鱼际皮肤感觉丧失,前臂尺侧有巨大缺损创面,呈尺侧中段半环形全层缺损(从掌侧面中线绕尺缘至背面中线),近断端皮肤潜行
-
成角折顶尺偏法整复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
再在远折端的背侧和桡侧,近折端的掌侧各放一厚约0.3cm棉花平垫,儿童科雷氏夹板固定,这样不仅使桡背侧骨膜紧张以维持复位效果,同时,可使已损坏的掌、尺侧韧带及肌腱在没有牵拉的情况下顺利得到修复,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综上所述,及时准确的复位,切实有效的固定,合理的功能锻炼,必要的用药
-
手掌尺神经鞘瘤1例报告
,女,35岁。因“发现左手小鱼际处结节、疼痛1个月,加重半月”入院治疗。1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左手小鱼际处有一结节,大小如蚕豆,压之疼痛、麻木,并向环指尺侧半、小指放射,未引起患者重视,未行任何治疗。近半个月来,局部疼痛麻木逐渐加重,小指不能与环指并拢,但肘、腕关节活动尚可,患病期间无头痛、头晕及颈部不
-
尺骨假关节成形术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
【关键词】尺骨假关节成形术;下尺桡关节脱位 下尺桡关节是腕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前臂旋转机制的解剖学基础之一,并支撑腕关节的尺侧负荷。下尺桡关节的退行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骨关节炎、韧带撕裂伤、尺骨头软骨软化以及尺桡骨末端创伤后畸形愈合均可导致下尺桡关节紊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腕痛、
-
右尺神经鞘囊肿2例
性肿瘤,较少见,具体病因未明。本文2病例均为右尺神经性囊肿,其中1例为术后复发,考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从解剖上看,尺神经于肘后内侧尺神经沟下行,经尺侧腕屈腱弓深面进入前壁前区,该肌过度活动,积累劳损,可致肌腱弓增厚而对尺神经形成压迫,影响尺神经局部血运及代射,进而尺神经受损而发病。故临床上如遇见发
-
尺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6倍。【治疗措施】闭合复位比较容易。但因肌肉收缩,维持复位的位置却较困难。由于旋前方肌、胧桡肌、伸拇长肌与外展拇长肌收缩使骨折远端发生重叠移位,并向尺侧靠拢,因此闭合复位成功率不高。治疗结果很不理想。因此应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桡骨骨折应做到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使用加压钢板置于桡骨掌面。术后短
-
Colles骨折合并尺骨向背侧脱位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2007年01月17日中华外科杂志2006Vol.44No.8P.541-5437(北京)为了探讨Colles骨折合并尺骨向背侧脱位下尺桡关节损伤的诊治方法。研究者2004年7月至11月,对20例合并尺骨向背侧脱位的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新鲜Colles骨折患者行旋后位前臂U型石膏固定,治疗4~6周。采
-
尺桡骨干骨折
概述桡尺骨双骨折甚常见,多发生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可发生重迭、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四种畸形:桡骨干单骨折较少见,因有尺骨支持,骨折端重迭,移位较少,主要发生旋转移位。尺骨干单骨折极少见,因有桡骨支持移位不明显,除非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病因病理病机(一)尺桡骨双骨折1.直接暴力:多见打击或机器伤。骨
-
闭合穿针夹板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尺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闭合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尺桡骨。术后夹板固定前臂旋前位。结果本组60例,全部愈合,术后随访1~3年,患肢发育正常,前臂旋转功能好,肘、腕关节及手指活动正常,肌力、感觉及血运均正常。结论本方法创伤小,复位满意牢固,不损伤骨骺,简单易行,骨折愈合快
-
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尺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尺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29例尺桡骨骨折钢板和三棱针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其中尺骨11例,桡骨18例。结果全部病例平均于术后16周(13~24周)骨折愈合,随访6~23个月,患肢腕肘及前臂旋转功能良好。结论单侧外固定器结
-
高尔夫球选手应警惕远端尺神经病变
5日ClinJSportMed.2005May;15(3):189-190.6台北新光吴火狮纪念医院的HsuWC博士及其同事日前报道了一例罕见的远端尺神经病变。一名51岁的右利手业余高尔夫球选手持续3周出现左手第一骨间背侧肌肌束震颤。该选手未感觉疼痛,也未出现运动或感觉缺陷。神经传导研究及肌电图显
-
中医手法治儿童尺桡骨骨折
尺桡骨骨折为儿童常见骨折,于中1/3或下1/3处多发,由于前臂肌肉较多,有伸肌群、屈肌群、旋前肌和旋后肌等,骨折后可出现重叠、旋转成角及侧方移位,故整复较困难。 直接暴力如打击、碰撞或间接暴力如跌倒摔伤均可产生尺桡骨骨折。《普济方?折伤门》云:“凡两手臂骨打断者有碎骨,跌断者无碎骨。
-
第五节 尺桡骨干骨折
第五节 尺桡骨干骨折 桡尺骨双骨折甚常见,多发生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可发生重迭、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四种畸形:桡骨干单骨折较少见,因有尺骨支持,骨折端重迭,移位较少,主要发生旋转移位。尺骨干单骨折极少见,因有桡骨支持移位不明显,除非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一、骨折原因和类型 (一)尺桡骨双骨折
-
尺桡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原因及治疗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尺桡骨双骨折手术后不愈合相关原因,提出处理对策。方法对12例尺桡骨术后不愈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第一次手术引起骨折不愈合原因:内固定方法不当8例,感染2例,外固定方法不当2例。结论掌握尺桡骨生理解剖特点,手术操作熟练,选择适合的内固定物及合理的放置与恰当的塑型,预防感染是防止骨不愈合
-
尺骨鹰嘴解剖型钛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32例
关键词骨折,尺骨;外科手术;尺骨鹰嘴解剖型钛板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尺骨鹰嘴骨折124例,选其中粉碎性骨折32例,采用切开复位尺骨鹰嘴解剖型钛合金钢板(上海庄之杰公司生产)内固定,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5例,女7例,年龄20~4
-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尺桡骨骨折26例
0年代Baeher[1]首先发现,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四肢骨折的内固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院从2001年8月~2004年6月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尺桡骨骨折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9~65岁,平均31岁。其中闭合骨
-
尺管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尺管综合征是尺神经深支在腕部受压的一系列表现,也称为Guyon管综合征。 尺管为一骨纤维鞘管,其尺侧为豌豆骨及尺侧屈肌腱。尺管内有尺神经和尺动脉通过,神经位于动脉的尺侧。管的长度一般为1.5cm。尺神经的深支为运动支,支配小指展肌,小指屈指肌,小指对掌肌,第三、四蚓状肌,全部骨间肌,拇收肌和拇短屈
-
计算机操作引起的尺骨撞击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键盘鼠标操作引起腕部尺骨撞击综合征的原因。[方法]2004年12月~2007年12月,诊断为尺侧撞击综合征的长期键盘鼠标操作者33例,利用物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分析操作键盘鼠标引起尺骨撞击综合征的原因。[结果]尺骨阳性变异13例(39.3%),10例尺骨中性变异患者在握拳、旋前位
-
尺神经损伤
概述尺神经损伤后手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均消失。尺神经深枝为运动枝,有时受刺伤或贯穿伤。在腕部,尺神经易受到割裂伤。在手指及掌部,尺神经浅支亦易受割裂伤。病因病理病机在肘部,尺神经可受直接外伤或为骨折脱臼合并伤。全身麻醉时如不注意保护,使手臂悬垂于手术台边,可因压迫而引起瘫痪。在颈肋或前斜角
-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缺损
上皮支皮瓣的轴心线。以此线向两侧设计皮瓣,远端可达豌豆骨,近端可达肱骨外上髁,两侧分别达前臂掌侧或背侧的正中线。 1.2.3皮瓣切取由腕横纹向上沿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做5cm长口,显露尺侧腕屈肌,将该肌下部纤维切断并牵开,可见到在距豌豆骨近端约4cm处由尺动脉发出的尺动脉腕上皮支,解剖出该皮支和上
-
尺骨冠突骨折的分型与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尺骨冠突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尺骨冠突骨折患者,根据尺骨冠突骨折线的位置、尺侧副韧带是否损伤、冠突受损程度及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分为4型。[结果]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术后随访16~72个月,平均27.9个月。无1例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和肘关节不稳
-
尺管综合征有何症状?
尺管综合征多发生于中年男性,表现尺神经深支支配的手内在肌无力或瘫痪,但感觉正常。如果病变累及尺神经浅支则表现为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尤其是骨间肌和第三、四蚓状肌瘫痪,而环、小指背侧皮肤感觉正常,此点尤为重要。因为尺神经背侧支在前臂远端分出,绕经尺骨尺侧及背侧而达指背,不经尺管,故不受影响。作者:不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6例
积的10%~15%画出皮瓣轮廓,皮瓣范围远端可在豌豆骨平面,近端可达肱骨内上髁下方,两侧分别可达前臂掌背侧正中线。先做皮瓣蒂部切口,由腕横纹向上,沿尺侧腕屈肌的桡侧缘做5cm长的切口,暴露尺侧腕屈肌,在腕上4cm处将该肌下部肌纤维切断,即可清楚看到尺动脉向尺侧方向发出的尺动脉腕上皮支。证实腕上皮支的
-
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治疗体会
.5cm。其中修复神经8例。 1.2手术方法 1.2.1皮瓣设计以拇指指间关节背侧中点与掌指关节背侧中点连线为轴线,在第1掌骨头水平距纵轴连线的尺侧1cm处和指间关节水平距纵轴连线尺侧约0.7cm处,两点连线为拇指尺背侧动脉的体表投影走行线,根据创面缺损情况以尺背侧动脉体表投影线为皮瓣纵轴设计皮
-
迟发性尺神经炎
骨折后复位不佳或瘢痕增生、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等均可使尺神经受到牵拉或压迫而引起损伤。【临床表现】迟发性尺神经炎引起尺神经麻痹症状,发病缓慢,开始出现手尺侧部麻木、疼痛,病程较久者则可感觉完全丧失;受尺神经支配肌肉肌力减弱,晚期出现爪形手畸形,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可扪及肘部粗大的尺神经,Tinel征阳
-
尺肉
尺肉 解剖结构名。泛指自肘至腕的肌肉。《灵枢·论疾诊尺》:“尺肉弱者,解(亻亦),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