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炒黑芝麻为黑芝麻炮制品。黑芝麻的炒法宋代已有,见《太平圣惠方》。黑芝麻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 的种子[1]。炒黑芝麻香气浓,具有补益肝肾、填精补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头昏,头痛,眼花,耳鸣,须发早白或脱发,肠燥便秘,妇人乳少。如治肝肾不足,头昏耳鸣或脱发的桑麻丸(《保元》);治脱发的生发汤(《邹云翔医案》);血虚肠燥,用炒黑芝麻研末和鸡蛋、蜂蜜,用沸水冲成蛋花糊常服(《中药临床应用》);妇人乳少,用炒黑芝麻研末,加盐水少许食之(《本草纲目》)。但应注意,炒黑芝麻虽属补益佳品,因性滑润,故肠滑便溏及精气不固者,非其所宜。
3 炮制方法
宋代有微炒别捣(《太平圣惠方》)。
清代有酒蒸晒(《解要》)。对炮制作用也有论述,如“滑痰生用,逐风酒蒸,入补蒸晒,炒食不生风病”(《得配》)。
炒黑芝麻的方法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制成净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7 炒黑芝麻的炮制作用
古代医家认为黑芝麻生用滑痰,凉血解毒。如治小儿瘰疬,与连翘等份为末,频频食之(《简便单方》);治浸淫恶疮,本品生捣敷之(《普济方》);治小儿头疮,本品生用嚼敷(《从新》)。生黑芝麻现已少用。
炒黑芝麻香气浓,具有补益肝肾、填精补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头昏,头痛,眼花,耳鸣,须发早白或脱发,肠燥便秘,妇人乳少。如治肝肾不足,头昏耳鸣或脱发的桑麻丸(《保元》);治脱发的生发汤(《邹云翔医案》);血虚肠燥,用炒黑芝麻研末和鸡蛋、蜂蜜,用沸水冲成蛋花糊常服(《中药临床应用》);妇人乳少,用炒黑芝麻研末,加盐水少许食之(《本草纲目》)。但应注意,炒黑芝麻虽属补益佳品,因性滑润,故肠滑便溏及精气不固者,非其所宜。
9 参考资料
- ^ [1]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