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家基本药物
序号 |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单位 | 零售指导价格 | 类别 | 备注 |
364 | 32 | 补中益气丸 | 水丸 | 60g | 瓶 | 6.6元 | 中成药部分 | * |
365 | 32 | 补中益气丸 | 水丸 | 6g | 袋 | 0.78元 | 中成药部分 | |
366 | 32 | 补中益气丸 | 水丸 | 30g | 瓶 | 3.5元 | 中成药部分 | |
367 | 32 | 补中益气丸 | 水丸 | 40g | 瓶 | 4.5元 | 中成药部分 | |
368 | 32 | 补中益气丸 | 水丸 | 54g | 瓶 | 6.0元 | 中成药部分 | |
369 | 32 | 补中益气丸 | 蜜丸 | 9g | 丸 | 0.62元 | 中成药部分 | *△ |
370 | 32 | 补中益气丸 | 蜜丸 | 30g | 瓶 | 1.9元 | 中成药部分 | |
371 | 32 | 补中益气丸 | 蜜丸 | 36g | 瓶 | 2.2元 | 中成药部分 | |
372 | 32 | 补中益气丸 | 蜜丸 | 54g | 瓶 | 3.3元 | 中成药部分 | |
373 | 32 | 补中益气丸 | 蜜丸 | 60g | 瓶 | 3.6元 | 中成药部分 | |
374 | 32 | 补中益气丸 | 蜜丸 | 72g | 瓶 | 4.3元 | 中成药部分 | |
375 | 32 | 补中益气丸 | 蜜丸 | 120g | 瓶 | 6.8元 | 中成药部分 | |
376 | 32 | 补中益气丸 | 浓缩丸 | 200丸 | 瓶 | 8.2元 | 中成药部分 | *△ |
377 | 32 | 补中益气丸 | 浓缩丸 | 48丸 | 瓶 | 2.1元 | 中成药部分 | |
378 | 32 | 补中益气丸 | 浓缩丸 | 100丸 | 瓶 | 4.2元 | 中成药部分 | |
379 | 32 | 补中益气丸 | 浓缩丸 | 120丸 | 瓶 | 5.0元 | 中成药部分 | |
380 | 32 | 补中益气丸 | 浓缩丸 | 180丸 | 瓶 | 7.4元 | 中成药部分 | |
381 | 32 | 补中益气丸 | 浓缩丸 | 192丸 | 瓶 | 7.9元 | 中成药部分 | |
382 | 32 | 补中益气丸 | 浓缩丸 | 216丸 | 瓶 | 8.8元 | 中成药部分 | |
383 | 32 | 补中益气丸 | 浓缩丸 | 240丸 | 瓶 | 9.8元 | 中成药部分 | |
384 | 32 | 补中益气丸 | 浓缩丸 | 360丸 | 瓶 | 14.4元 | 中成药部分 |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 补中益气丸药典标准
3.1 品名
Buzhong Yiqi Wan
3.2 处方
炙黄芪200g、党参60g、炙甘草100g、炒白术60g、当归60g、升麻60g、柴胡60g、陈皮60g
3.3 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g、大枣40g,加水煎煮二次,滤过,滤液浓缩。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及生姜和大枣的浓缩煎液制成小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3.4 性状
3.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炙黄芪)。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品纤维(炙甘草)。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炒白术)。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陈皮)。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党参)。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木纤维成束,淡黄绿色,末端狭尖或钝圆,有的有分叉,直径14~41μm,壁稍厚,具十字形纹孔时,有的胞腔中含黄棕色物(升麻)。油管含淡黄色或黄棕色条状分泌物,直径8~25μm(柴胡)。
(2)取本品9g,剪碎,加水30ml,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中加稀盐酸5ml,超声处理5分钟,静置,离心,取沉淀物,加稀乙醇1ml使溶解,用10%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稍加热,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6:1: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5g,剪碎,加硅藻土5g,研匀,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500。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芪甲苷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小蜜丸适量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27.0g,加入硅藻土13.5g,研匀,粉碎成粗粉,取13.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甲醇适量,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残渣加水25ml,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6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洗涤3次,每次40ml,正丁醇液回收溶剂至于,残渣用甲醇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10μl、15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标准曲线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含炙黄芪以黄芪甲苷(C41H68O14)计,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2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1.80mg。
3.8 功能与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3.9 用法与用量
3.10 规格
大蜜丸 每丸重9g
3.11 贮藏
密封。
3.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补中益气丸(水丸)药典标准
4.1 品名
Buzhong Yiqi Wan
4.2 处方
炙黄芪200g、党参60g、炙甘草100g、炒白术60g、当归60g、升麻60g、柴胡60g、陈皮60g
4.3 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g、大枣40g,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取上述细粉,用煎液泛丸,干燥,即得。
4.4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水丸;味微甜、微苦、辛。
4.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炙黄芪)。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炙甘草)。草酸钙针品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炒白术)。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陈皮)。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党参)。木纤维成束,淡黄绿色,末端狭尖或钝圆,有的有分叉,直径14~41μm,壁稍厚,具十字形纹孔时,有的胞腔中含黄棕色物(升麻)。油管含淡黄色或黄棕色条状分泌物,直径8~25μm(柴胡)。
(2)取本品5g,研碎,加正己烷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低温蒸干,残渣加正己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2g,加正己烷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0: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5g,研碎,加水20ml,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中加稀盐酸5ml,超声处理5分钟,静置,离心,取沉淀物,用稀乙醇1ml溶解,用10%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稍加热,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6:1: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2g,研碎,加乙酸乙酯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散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3g,加乙酸乙酯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取本品2g,研碎,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500。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芪甲苷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碎,取4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甲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7小时,提取液回收甲醇至干,残渣加水25ml,微热使溶解,用乙醚轻摇洗涤2次,每次20ml,水溶液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6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洗涤3次,每次40ml,正丁醇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10μl、15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标准曲线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每1g含炙黄芪以黄芪甲苷(C41H68O14)计,不得少于0.20mg。
4.8 功能与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4.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4.10 贮藏
密封。
4.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补中益气丸中药部颁标准
5.1 剂型
5.2 拼音名
Buzhong Yiqi Wan
5.3 标准编号
WS3-B-1347-93
5.4 处方
黄芪(蜜炙) 200g 党参 60g 甘草(蜜炙) 100g 白术(炒) 60g 当归 60g 升麻 60g 柴胡 60g 陈皮 60g 生姜 20g 大枣 40g
5.5 制法
以上十味,取生姜、陈皮提取挥发油,药渣与黄芪、白术、升麻、柴胡 大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时,第二次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 密度为1.30~1.35(20℃)的稠膏;取党参、当归粉碎成细粉;取甘草部分粉碎成细粉, 部分制成浸膏;将上述各膏与粉末混匀,加入挥发油,混匀,制丸,干燥,打光,即得
5.6 性状
本品为棕黑色的浓缩丸;味微甜;辛。
5.7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细胞纺锺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 交错纹理。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 含细小颗粒状物。石细胞斜方形或多角形,一端稍尖,壁较厚,纹孔稀疏。
5.8 检查
5.9 功能与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 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5.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8~10丸,一日 3次。
5.11 规格
每 8丸相当于原生药 3g
5.12 贮藏
密封。
6 补中益气丸说明书
6.1 药品名称
6.2 药品汉语拼音
Buzhong Yiqi Wan
6.3 剂型
大蜜丸 每丸重9g
6.4 性状
补中益气丸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辛。
6.5 补中益气丸的主要成份
6.6 补中益气丸的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6.7 补中益气丸的用法用量
6.8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补中益气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9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10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7 补中益气丸(水丸)说明书
7.1 药品名称
7.2 药品汉语拼音
Buzhong Yiqi Wan
7.3 性状
7.4 补中益气丸的主要成份
7.5 补中益气丸的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7.6 补中益气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7.7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补中益气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8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9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