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散

目录

1 拼音

bì yù sǎ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Biyu San

2.2 标准编号

WS3-B-1457-93

2.3 处方

滑石(飞) 600g 甘草 100g 青黛 35g

2.4 制法

以上三味,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各取净粉,混匀,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灰白色的粉末;味微甘。

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观察:不规则块片无色,有层层剥落痕迹。纤维束周 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不规则块片或颗粒,蓝色。

2.7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8 功能与主治

清煮热,平肝火。用于煮热蕴积,烦渴引饮,肝火旺盛,小便短 赤。

2.9 用法与用量

布包煎服,一次 12g,一日 1~2 次。

2.10 贮藏

密闭,防潮。

3 碧玉散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中药

3.2 药品名称

碧玉散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暑热,平肝火。用于暑热蕴积,烦渴引饮,肝火旺盛,小便短赤。

3.9 规格

3.10 用法用量

布包煎服,一次12克,一日1~2次。

3.11 禁忌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

2.孕妇慎用。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婴幼儿、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用三天后症状无缓解,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药理作用

3.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袖珍》卷三

4.1 方名

碧玉散

4.2 组成

铜绿、硼砂、白矾各等分。

4.3 主治

癣。

4.4 用法用量

油调搽。

4.5 制备方法

为细末。

5 《幼科证治大全》

5.1 方名

碧玉散

5.2 组成

滑石1两,青黛5钱,石膏(煅)5钱,甘草5钱。

5.3 主治

小儿十分潮热,5-7日不退。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滚汤调服;热不退,柴胡、薄荷汤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6 《金鉴》卷六十三

6.1 方名

碧玉散

6.2 组成

黄柏末5钱,红枣肉(烧炭存性)5钱。

6.3 主治

燕窝疮,俗名羊胡子疮。生于下颏,初生小者如粟,大者如豆,色红热痒微痛,破津黄水,形类黄水疮,浸淫成片,但疙瘩如攒,由脾胃湿热而成;及黄水疮,初如粟米,痒而兼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生。

6.4 用法用量

香油调搽患处。

6.5 制备方法

共研极细末。

7 《麻科活人》卷三

7.1 方名

碧玉散

7.2 组成

辰砂1钱,桂府滑石(水飞过)6两,甘草1两,青黛少许。

7.3 功效

散肝火。

7.4 主治

暑月小便不利。

7.5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清水调下。

7.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7 用药禁忌

老人虚火及病后伤津而小便不利者,不宜用。

8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8.1 方名

碧玉散

8.2 组成

黄柏(研末)20g,香油40ml。

8.3 主治

婴儿耳、鼻、口围湿疹。

8.4 用法用量

调成糊状,外敷。

9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9.1 方名

碧玉散

9.2 组成

硼砂3钱,胆矾3分,冰片3分。

9.3 主治

喉瘤。形如圆眼核大,红丝相裹,或单或双,生于喉旁,亦有顶大蒂小者,属肝胆郁怒郁热而成。

9.4 用法用量

用时以箸头蘸点患处。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0 《准绳·类方》卷七

10.1 方名

碧玉散

10.2 组成

踯躅花1钱,脑荷1钱,羌活1钱,川芎1钱,细辛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蔓荆子1钱,白芷1钱,风化消3钱,石膏(煅)3钱,青黛3钱,黄连3钱,鹅不食草3两。

10.3 主治

眼睛肿胀,红赤昏暗,羞明怕日,瘾涩难开,疼痛风痒,头重鼻塞,脑鼻痠疼,翳膜胬肉,眵泪稠粘,拳毛倒睫,一切眼证。

10.4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吹鼻中,日吹2次。

11 《普济方》卷六十三

11.1 方名

碧玉散

11.2 组成

僵蚕1两,青黛1两,蒲黄2两,盆消2两,甘草2两,薄荷3两。

11.3 主治

咽喉肿痛。

11.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吹咽喉内。咽之无妨,频用妙。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2 《济阳纲目》卷一○六

12.1 方名

碧玉散

12.2 组成

朴消(明净者)1两,雄黄(明亮者)2钱,青黛1钱,甘草1钱,薄荷1钱半。

12.3 主治

喉痹。痰涎塞盛。

12.4 用法用量

临病,量多少取出,用竹筒吹入喉中,轻者立效;重者用真珠草(即五爪龙)取其根捣汁,入米醋少许,入碧玉散,漱出痰涎,自解;牙关紧者,用地白根(即马蓝头)取根洗净,捣汁,入米醋少许,滴鼻孔中,牙关自开,如痰羹咽喉干涸,以此汁探之。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和匀,瓷器内盛贮。

13 《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经验秘方》

13.1 方名

碧玉散

13.2 组成

腊月黑犍牛胆1枚,马牙盆消、白矾各等分。

13.3 主治

双单乳蛾,咽喉极肿,气不能出,水不能下。

13.4 用法用量

以苇筒吹患处。

13.5 制备方法

上研细,装胆内,挂房檐背阴处阴干,取出研细。

14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14.1 方名

碧玉散

14.2 组成

胆矾半两(锅子内烧通赤,地上出火毒)。

14.3 主治

口疮,诸药不效者。

14.4 用法用量

每取少许,敷疮上,有清涎吐之。

14.5 制备方法

上研细。

15 《医统》卷八十一

15.1 方名

碧玉散

15.2 组成

青靛2钱,黄柏末2钱,滑石末2钱。

15.3 主治

天疱疮。

15.4 用法用量

上二末以青靛调和如泥。用皂角针挑去泡水,次敷药。

16 《外科证治全书》卷一

16.1 方名

碧玉散

16.2 组成

黄柏末、红枣肉(焙干存性,为末)各等分,枯矾减半。

16.3 主治

燕窝疮。生于下颏,初如粟如豆,色红热微痒痛,破津黄水,颇类黄水疮,但疙瘩如攒,属脾胃湿热者。

16.4 用法用量

香油调敷。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7 《普济方》卷三八一

17.1 方名

碧玉散

17.2 组成

铜青3钱,麝香1字,轻粉1字。

17.3 主治

牙疳肿烂。

17.4 用法用量

手指捻药禾,搽牙,临卧时用药贴在疮上。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