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病势即疾病发展和演化的趋势或趋向。
(1)疾病发展的缓急之势。一般外感病、阳证病势较急;内伤病,阴证病势较缓。外感病中的温热病,特别是疫病发展快,而寒.湿病较慢。
(2)疾病的演变之势,包括疾病的病程和分期。如《伤寒论》将外感病分为六个病期,用六经来表示病期和发展趋势,并用循经传、越经传,两感等概括其传变规律。温病学派用卫气营血和三焦来表示温热、湿温病的演变规律。内伤病按五行生克乘侮关系相互影响传变,如肝病传脾、肾水侮脾土等。
(3)病证动态之势。如脾气下陷、胃气不降、阳气欲脱、疹毒内攻、风寒入里等病机所表现出的向下、向上,向外,向内等动态之势。
古籍中的病势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
存阴液,自可愈也。若因循失下,以致独语如见鬼状,病势剧者,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惊惕不安,微喘直视,见...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三)治大气下陷方]1.升陷汤
升降易性,病骤反复。自此不敢服药。迟延二十余日,病势垂危,喘不能卧,昼夜倚壁而坐;假寐片时,气息即停...
- 《重订广温热论》:[第一卷温热总论]论温热兼症疗法
痰多,加栝蒌、川贝、竺黄之类。大抵伏邪兼寒,能令病势增重;兼风反令病势易解。以寒主凝涩,则伏邪内郁,...
- 《丛桂草堂医案》:卷四
其手足麻者。中焦受病。则应于四末。脾胃主四肢也。病势殊重。前药尚不免嫌轻。易方以桂枝二钱。浓朴一钱。...
- 《外科医镜》:痈疽真假例论
薄荷(一钱)生甘草(八分)青果(一个)水煎服。如病势甚者,加羚羊角(钱半),万年青(一叶),腮肿加马...
- 更多古籍中的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