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1 拼音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辨证即辨析疾病证候,为辨证论治的基本环节之一[1]。辨证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对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证候的思维方法,是中医临床认识与诊断病证的重要方法[2]。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3]。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为中医学术的基本特点[3]。即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证候,称辨证;在辨证基础上,拟定出治疗措施,称论治[3]。
4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7.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8.
古籍中的辨证
- 《中国医籍考》:[卷六十四]方论(四十二)
〔汪氏(琥)医意不执方〕未见按上见于李逢春伤寒论辨证广注跋。〔张氏(志聪)侣山堂类辩〕二卷存自序曰。...
- 《中国医籍考》:[卷二十八]方论(六)
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
- 《辨证录》:自序
窃耻之。余壮其言。乃尚论《灵》、《素》诸书,辨脉辨证,多非世间语。余益奇之。数共晨夕,遂尽闻绪论,阅...
- 《温热经纬》:[卷四]薛生白湿热病篇
,而此尚有余也。后人改饥饱劳逸,为饥饱劳役,不但辨证不明,于字义亦不协矣。所以内伤外感,孰多孰少,孰...
- 《辨证录》:凡例
,铎敬述广推以传世。实遵师诲,非敢自矜出奇。一、辨证不辨脉者,以证之易识也。苟能知症,何必辨脉哉。虽...
- 更多古籍中的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