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神

目录

1 拼音

běn shén

2 英文参考

Běnshén GB13[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zhù BL11[中国针灸学词典]

běnshé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13[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13[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本神:1.经穴名;2.经穴别名;3.《灵枢经》篇名。

4 经穴名·本神

穴位本神
汉语拼音Benshen
罗马拼音Penshen
美国英译名According to God
各国代号中国GB13
日本13
法国莫兰特氏VB9
富耶氏
德国G13
英国G13
美国GB13

本神为经穴名(Běnshén GB13)[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1][2]。本神是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交会穴[2]。本即根本,神即神志,此穴在前发际神庭旁,内为脑之所在,脑为元神之府,主神志,为人之根本,故名本神[2]。本神穴主治神志、头项等疾患:如中风,半身不遂,呕吐涎沫,癫疾,头痛,眩晕,颈项强急,胸胁相引而痛,小儿惊厥,目赤肿痛,小儿惊风,癫痫,中风昏迷,目眩,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本神穴治疗神经性头痛,齿龈炎,神经性头痛,眶上神经痛,胸胁痛,脑卒中,中风后遗症等。

4.1 出处

《针灸甲乙经》:本神,在曲差两旁各一寸五分。

4.2 穴名解

本即根本,神即神志,此穴在前发际神庭旁,内为脑之所在,脑为元神之府,主神志,为人之根本,故名本神[2]

本,宗也,有根本、本心之义。神,有心神、神明之义。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神气,上合于头。脑者,神之根本也。《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以本神名穴,重视之也。[3]

4.3 特异性

本神是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交会穴[3]

4.4 所属部位

前头[4]

4.5 本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本神穴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5]

本神穴位于头部,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3寸。或于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取穴。正坐仰靠取之[5]

本神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旁开3寸处;或于神庭穴与头维穴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取穴(《铜人针灸腧穴图经》)[5]

另说“在曲差两旁各一寸五分,在发际”(《针灸甲乙经》);“在临泣外一寸半”(《医学入门》);“在临泣旁一寸”(《针灸集成》) 。

本神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本神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本神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本神穴在前头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本神穴在前头部的位置(肌肉)

4.6 本神穴的取法

正坐或卧位,在前发际内0.5寸,神庭穴旁开3寸处取穴[5]

本神穴位于头部,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3寸。或于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取穴。正坐仰靠取之[5]

正坐或仰卧位,于神庭与头维弧形连线(其弧度与前发际弧度相应)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从外眼角直上入发际半横指,按压有酸痛感处即是本神穴[7]

4.7 本神穴穴位解剖

本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帽状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额骨)。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分布。在皮下组织内除分布神经外,还有额动、静脉及其分支。额腹是枕额肌的前部,起自帽状腱膜(该膜分两层,包绕额腹的止部)肌纤维向前下方,止于眉部皮肤,并和眼轮匝肌纤维相互交错。其深面的筋膜,则止于眶上缘的上部。该肌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7]

皮肤→皮下组织→额肌[8]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眼神经的眶上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8]

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并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通过[8]

4.8 本神穴的功效与作用

本神穴具有祛风定惊,安神止痛的功效。

本神穴有泻胆火、清头目、宁神志的作用[8]

本神穴内应于脑,主治惊痫癫疾,神不守舍[8]

本神穴系胆经与阳维脉之会穴,有清热散风之功[8]

《皇极经世》:“天之神,栖于日;人之神,栖于目。”足太阳起于目内眦,足少阳起于目外眦,足阳明之承泣在目下,足少阳之阳白在目上,手少阳之上关在目外,手太阳由目锐眦入耳中,由目内眦斜络颧,手阳明止于迎香,接近四白、承泣。手足三阳经气,俱会于目也。又目之精气为神为光,亦神之本也。本穴傍近之穴,为临泣、目窗、正营、承光,均治目病及惊痫,诸有关神明之症,本神穴统能治之。[8]

4.9 本神穴主治病证

本神穴主治神志、头项等疾患:如中风,半身不遂,呕吐涎沫,癫疾,头痛,眩晕,颈项强急,胸胁相引而痛,小儿惊厥,目赤肿痛,小儿惊风,癫痫,中风昏迷,目眩,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本神穴治疗神经性头痛,齿龈炎,神经性头痛,眶上神经痛,胸胁痛,脑卒中,中风后遗症等。

本神穴主治神志、头项等疾患:如中风、半身不遂、呕吐涎沫、癫疾、头痛、眩晕、颈项强急、胸胁相引而痛、小儿惊厥等[8]

本神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小儿惊风,癫痫,中风昏迷[8]

本神穴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痫;以及眶上神经痛等[8]

本神穴主治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8]

现代又多用本神穴治疗神经性头痛、齿龈炎等[8]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眩晕,癫痫;

2.其它:胸胁痛,脑卒中,中风后遗症。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8][8]

平刺0.5~0.8寸[8][8],局部有胀重感[8]

4.10.2 灸法

可灸[8][8][8]

艾条灸5~10分钟[8]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11 本神穴的配伍

本神配颅息、内关,有宽胸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本神配前顶、囟会、天柱,有定惊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本神配神庭、印堂,有疏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前额头痛。

本神配神庭、印堂、攒竹、合谷,治前额头痛[8]

本神配期门、膻中、内关、阳陵泉,治胸胁痛[8]

本神配百会、水沟、十宣、内关,治中风不省人事[8]

4.12 特效按摩

每天早晚各按摩本神穴1次,每次1~3分钟,可有效治疗头痛、目眩等疾病[8]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痛,目眩,颈项强急,胸胁相引,不得倾侧,本神主之。

《针灸甲乙经》:足少阳、阳维之会。

《备急千金要方》:本神、颅息,主胸胁相引,不得倾侧。本神、前顶、囟会、天柱,主小儿惊痫。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目眩,颈项强急痛,胸胁相引,不得转侧,癫疾,呕吐涎沫。

《针灸大成》:主惊痫,吐涎沫,颈项强急,头痛,目眩,胸胁相引不得转侧,癫疾呕吐涎沫,偏风。

4.14 本神穴研究进展

4.14.1 治疗顽固性失眠

神庭、本神向头顶方向斜刺为主,四神聪向百会方向斜刺为主,神门直刺,用平补平泻手法;兼见肾虚者,加太溪(双侧),针用补法;心脾亏虚者,加三阴交(双侧),针用补法;心虚胆怯者,加丘墟(双侧),针用平补平泻法;肝胆火旺者,加太冲(双侧),针用泻法。隔日针治1次,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一次,10次为一疗程。②耳穴贴压以神门、心、脾、肾为主,依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加胆、胃、皮质下等,每穴按压1~2 min,压至患者整个耳部发红且感发热为度,并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3~5次;每次贴穴留用2d,共治疗56例,1个疗程内治愈者16例,1个疗程以上治愈者2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9]

4.14.2 治疗血管性痴呆

①在口服二氢麦角碱(喜德镇)、盐酸吡硫醇(脑复新)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主穴取“头三神”及百会。配穴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虚证髓海不足者,配血海、悬钟;肝肾亏虚者,配三阴交、太溪;脾肾两虚者,配公孙、太溪。实证心肝火盛者,配太冲、神门;痰浊阻窍者,配丰隆、足三里;气滞血瘀者,配血海、太冲。“头三神”常规消毒后,毫针与头皮呈30°角采用连续压手式进针法,可刺人皮下20 mm,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四神聪均向百会方向斜刺。百会用25 mm毫针直刺,直立入穴得气即可。配穴按照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予以补泻手法。每日1次,每周5次,休息2d,8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1例,基本控制3例,显效6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6%。[9]

②治疗血管性痴呆所选的18个腧穴为脑空、脑户(双侧)、头临泣(双侧)、头维(双侧)、头窍阴(双侧)、本神(双侧)、四神聪、神门(双侧)、神庭,以上腧穴简称“三脑六头九神穴”。以上腧穴均采用捻转补法,每穴施术1 min,必令患者有酸胀针感。每日上、下午各治疗1次,每次留针30 min。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共治83例,显效25例,有效39例,改善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4%。[9]

4.14.3 对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学习记忆的影响

电针组取本神、四神聪、百会、风池、内关为主,采用疏密波,频率14~26次/mm,强度3~5 mA,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连续5d后休息2d,共6周。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尼莫同),每次30 mg,每日3次,连续治疗6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及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结果: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电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电针组WMS评分明显上升(P<>电针组治疗后WMS评分在顺数、联想、触摸方面有显著上升(P<><>电针能改善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9]

4.14.4 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将61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电针“智三针”(双侧本神、神庭),并辨证加用太冲、内关、公孙,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针对中风的一般治疗。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自制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6周后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以及WHO-QOL中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电针“智三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能全面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并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9]

5 经穴别名·本神

本神为经穴别名[9]。出《西方子明堂灸经》。即大杼穴[9]

穴位大杼
汉语拼音Dazhu
罗马拼音Tachu
美国英译名Great Slaughter
各国代号中国BL11
日本11
法国莫兰特氏V11
富耶氏V11
德国B11
英国B11
美国BI11

大杼为经穴名(Dàzhù BL11)[10]。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11]。属足太阳膀胱经[11]。大杼是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11][11][11]。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11]。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5.1 大杼穴的别名

大腧(《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本神(《西方子明堂灸经》),百旁(《杨敬斋针灸全书》)。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病瘠。《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

5.3 穴名解

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11]

大,与小对言。杼,有长义。椎骨横突,形秩整齐,有如织机之杆蓖,古称椎骨为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大杼”。即岐伯所谓:“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马元台谓:“大腧,大杼穴也。”古圣谓为穴在杼骨之端,为手足太阳及督脉三经之会。故先哲遵之为“大杼”。穴属骨会,《难经》有:“骨会大抒,骨病治此。”骨在人身,外有皮肉血脉之维护,犹如抒轴之状,且兼是穴下分出有附分,有横出经纬之意,因将此穴,名为大抒。[11]

5.4 所属部位

背部[12]

5.5 特异性

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12][12][12]

5.6 大杼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杼穴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2][12]

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2]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12]

大杼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

5.7 大杼穴的取法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伏坐位,第1胸椎棘突下与后背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旁开1.5寸)取穴[13]

5.8 大杼穴穴位解剖

大杼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皮肤有第七颈神经和分布着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下筋膜致密,由脂肪及纤维束组成。纤维束连于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与皮肤。副神经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连接处深进该肌下面,与第三、四颈神经的分支形成神经丛,支配该肌。针经上列结构深进,可进第一肋间隙,或经横突间肌及其韧带,如盲目进针,经胸内筋膜,穿胸膜腔至肺,极易造成气胸。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13]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第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14]

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14]

5.9 大杼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杼穴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14]

大杼穴和肺俞配合应用,可治疗一切肺病、外感病及骨病[15]。还可治疗寒热往来之疟疾[15]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疏调筋骨之功[15]

5.10 大杼穴主治病证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15]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头痛,鼻塞,咽喉肿痛[15]

大杼穴主治胸肺、项背等疾患:如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肩背痛、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等[15]

大杼穴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15]

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等症[15]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

3.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背肌痉挛,膝关节骨质增生;

4. 其它:咽炎,感冒,骨结核。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斜刺0.3~0.5寸[1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5]

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肋间放散,有时可向肩部放散[15]

斜刺0.5~0.8寸[15]

注意: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15]。大杼穴深部位于第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故不能直刺、深刺[15]

5.11.2 灸法

可灸[15][15][15]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5.12 大杼穴的配伍

大杼配夹脊、绝骨,有强筋骨,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主治颈椎病。

大杼配列缺、尺泽,有理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大杼配膻中、丰隆,治咳嗽[15]

大杼配合谷、颊车,治牙痛[15]

大杼配大椎、风池、肺俞、足三里,治哮喘[15]

5.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针灸甲乙经》:颈项痛不可俯仰、头痛、振寒、瘛疭、气实则胁满、挟脊有寒气、热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筋癫疾者,身卷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大杼。

《针灸甲乙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

《肘后备急方》:风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是妙。

《针灸大成》:主筋挛癫疾。

5.14 大杼穴研究进展

5.14.1 对钙代谢的影响

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 min,进行观察,血钙浓度出现变化,留针15 min,其血钙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5]

据报道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分钟,可使血钙增加1mg%,留针15分钟增加3mg%,再继续延长留针时间,血钙不再发生相应变动。

5.14.2 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

对骨折患者先按照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进行治疗,观察配合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腧穴治疗,结果发现,针刺组在肿胀消退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总有效率、基本愈合率均明显优于药物组[15]

5.14.3 对肺功能的影响

针刺大杼可增加肺通气量,并可使针刺麻醉的患者开胸后一侧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加[15]

5.14.4 治疗支气管哮喘

用白芥子、甘遂等敷贴大杼、肺俞等穴,冬发喘者于三伏贴,夏发喘者于三九贴,治疗3700例,有良好疗效。

5.14.5 治疗慢性支气管

以大杼、风门等,敷药配合微波透入,治疗300例,有良好疗效。

5.14.6 治疗颈椎病

以大杼、天柱、风池、后溪、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4例,颈部腧穴均向棘突方向斜刺1~1.5寸,肩外俞向内或向外斜刺1~1.5寸,手法用捻转泻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配合颈部牵引[15]。经本法治疗后,临床治愈61例,占42%;显效50例,占34.7%;进步24例,占16.6%;无效9例,占42%[15]。总有效率为93.7%[15]

5.14.7 治疗麦粒肿

取双侧大杼,垂直刺人4~6分深,提针放血,不留针,每日1次,治疗麦粒肿98例,其中反复发作者68例。结果:2次治愈者40例,3次以上痊愈10例[15]

5.14.8 治疗牙痛

针刺大杼治疗牙痛50例[15]。结果:针刺1次止痛者35例,针刺2~3次止痛者13例,无效2例[15]

5.14.9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大杼配风门、肺俞等,用着肤灸、火针法,治疗30例,均有较好疗效。

5.14.10 治疗坐骨神经痛

大杼配神阙、命门,针刺放血,治疗54例,有较好疗效。

5.14.11 治疗牙痛

据报道,对50例牙痛患者进行检查时,大杼穴均有压痛,针刺有较好疗效。

5.14.12 治疗麦粒肿

针刺大杼4~6分深,出针放血。

6 《灵枢经》篇名·《本神》

《本神》为《灵枢经》篇名[15]。神,指人体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等精神活动[15]。本文指出凡刺之法,必本于神,故名[15]。内容论述神的概念和作用,及其与养生的关系[15]。具体指出七情太过,会使精神活动发生变异,伤及五脏,形成各种病变[15]。因而诊治时,应善于观察病人的神志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施以相应的治疗[15]。最后讨论了神、魂、魄、意、志与五脏虚实的关系[15]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7.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5-306.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0.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5-306.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1.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
  12. ^ [12]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9.
  13. ^ [1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28.
  14. ^ [1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7.
  15. ^ [1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2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