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旦杏仁

目录

1 拼音

bā dàn xìng rén

2 英文参考

sweet almon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mygdalate aprcot see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巴旦杏仁

巴旦杏仁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

3.1 别名 

巴达杏仁、叭哒杏仁[1]

3.2 来源及产地

蔷薇科植物甜巴旦杏Prunus amygdalus Batsch var. dulcis Schneider 或苦巴旦杏P.amygdalus Batsch var. amaraSchneider的种子[1]。产新疆、陕西等地[1]

3.3 性味

甘,平,有小毒[1]

3.4 功能主治

功在润肺止咳,滑肠通便[1]。主治肺虚久咳,肠燥便秘[1]

3.5 用法用量

煎服:4.5~9g[1]

3.6 化学成分

本品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脂肪油等[1]。两种杏仁的主要区别:甜巴旦杏仁不含或仅含少量苦杏仁苷,而脂肪油的含量则较苦巴旦杏仁为多[1]

3.7 使用注意

苦杏仁苷可在体内水解产生氢氰酸引起中毒,成人服巴旦杏仁约50~60个即可致死[1]

3.8 药理作用

服小量杏仁产生的微量氢氰酸,则不致引起中毒,且可镇静呼吸中枢,奏镇咳、平喘的功效[1]。苦杏仁油有驱虫、杀菌作用。对蛔、钩、蛲虫均有效[1]

4 《*辞典》·巴旦杏仁

4.1 出处

《纲目》

4.2 拼音名

Bā Dàn Xìnɡ Rén

4.3 别名

八担仁(《饮膳正要》),巴达杏仁(《本草通玄》),叭哒杏仁(《要药分剂》)。

4.4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巴旦杏的干燥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晒干。

4.5 原形态

巴旦杏(《纲目》)又名:偏桃、婆淡树(《酉阳杂俎》),偏核桃、匾桃、忽鹿麻(《纲目》),京杏。

落叶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色,小枝平滑。叶卵状披针形至抉披针形,中部较宽,长7~12厘米,先端长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微细锯齿,无毛;叶柄长2.5厘米,具有腺体。花每1~2朵共生,粉红色或近于白色,直径3~4.5厘米;近于无梗;萼片长椭圆形,边缘有绒毛。核果椭圆形,柔滑:长3~6厘米,先端略尖,易于开裂;核平滑而有凹陷。花期3~4月。果期5~6月。

4.6 生境分布

分布亚洲西部及地中海区域;我国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有栽培。

4.7 性状

本品分甜巴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两种。古代所用者多为甜巴旦杏仁。目前多以苦巴旦杏仁供药用。

①甜巴旦杏仁

为植物甜巴旦杏的干燥种子,长卵圆形,扁平,长约2~3厘米,阔10~16毫米,厚8毫米,种皮菲薄,红棕色,有粉屑,一边尖锐,他边圆形,顶端有线形脐点,基部有合点,由合点分出多敷维管束,向尖端分布,形成暗色之沟纹。胚直生,类白色,由平凸形子叶及内藏之胚轴与胚根而成,后者位于较尖之一端。无臭,味甜,研成乳剂,无任何臭气。

②苦巴旦杏仁

为植物苦巴旦杏的干燥种子,全角与甜巴旦杏仁相似,惟较小,较不整齐,通常长2厘米,阔12毫米,厚8毫米。味苦,研成乳剂,有特异臭气。

以上二种药材产新疆、陕西等地。

4.8 炮制

拣净硬壳杂质,置沸水中微煮,捞出,浸入凉水中,除去种皮,晒干,簸净。

4.9 性味

甘,平。

①《饮膳正要》:"味甘,无毒。"

②《纲目》:"甘,平温,无毒。"

4.10 归经

《本草再新》:"入肺经。"

4.11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化痰,下气。治虚劳咳嗽,心腹逆闷。

①《饮膳正要》:"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

②《本草通玄》:"润肠,化痰。"

③《本草再新》:"消闷,生津。"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肺,润燥,养胃,化痰。"

4.1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

4.13 注意

①《本草从新》:"有湿痰者勿服。"

②《随息居饮食谱》:"寒湿痰饮,脾虚肠滑者忌食。"

4.14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