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A shi acupoint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living acupoin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iving acupuncture poin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shi poin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阿是穴为经穴[质疑]腧穴分类名称[1]。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作为穴位,直接进行针灸等刺激的一类腧穴。《备急千金要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刺灸皆验,故曰阿是穴也。”这类穴位既没有固定名称,也没有固定位置,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输”意同[2]。后世亦称不定穴、天应穴等。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传终南山里有位老猎人,由于长年在外,得了腿痛病,发作时难以忍受。他多方求医无效,后来听说长安城有个“药王”孙思邈,医术非常高明,于是他来到长安求医。孙思邈就给他服药、扎针,但治了将近半个月,病却不见好转,他想,除了针十四经穴,是不是可以另寻新穴呢?他又担心会出什么危险,就先在自己身上试扎了数次。然后请老猎人躺在炕上,手指在腿上一分一寸地掐试针穴,并不停地问这里疼不疼?老猎人回答不是……当他掐到有个穴位时,老猎人突然大喊:“啊,是!”孙思邈便掐住这个点,毫不犹豫地把银针扎入这个穴位,过了一会儿,老猎人腿痛减轻了。因为疗效显著,孙思邈就记下这个新穴位。第二天又找到了一个点,就这样扎了7天针,换了5个穴位,老猎人的腿痛病终于痊愈了。此后,孙思邈思忖给这些新穴位命名,忽然想起老猎人的喊声,于是就将这些经外奇穴称为“阿是穴”,而且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