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目录

1 拼音

ān jī jiǎ suān zhǐ lèi shā jūn jì

2 概述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也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它的主要特点是化学结构为二取代基氨基甲酸酯或二取代基硫代氨基甲酸酯。但它又不同于有机磷制剂,它是整个分子和胆碱酯酶相结合,所以水解度愈大毒性愈小。它与胆碱酯酶形成一种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在体内极易水解,胆碱酯酶可迅速恢复活力,它与胆碱酶的结合是可逆的,抑制后的胆碱酯酶复制快,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严重中毒。[1]

3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中毒

由于氨基甲酞化胆碱酯酶不稳定,使得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症状出现快,一般几分钟至1h即表现出来,使得中毒剂量和致死剂量差距较大。另外不能用血CHE活性作中毒检验指标。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死亡病例的死因多是呼吸障碍和肺水肿。[2]

3.1 特性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具有以下特性:

(1)大多数品种为速效、残效短、选择性强。

(2)大多数品种对人畜毒性低,在生物体中和环境中易降解,无慢性毒性,使用安全。

(3)不同结构的品种其生物活性和防治对象的差别甚大。

这一类农药虽然对人畜是低毒的,但合成这些农药的原料却是剧毒的。如光气以及异氰酸酯,尤其是异氰酸酯,它的毒性极大,只要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1.5×10-5,人吸入后即中毒。[3]

3.2 诊断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中毒的诊断要点为[3]

中毒症状:头昏、头痛、乏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多汗、流涎、瞳孔缩小、视力模糊。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不清,皮肤出现接触皮炎如风疹而局部红肿奇痒,眼结膜充血、流泪、胸闷、呼吸困难等。但因此类杀虫剂在体内代谢快,排泄快,轻度中毒者一般在12~24h可完全恢复,快的在1~2h就能恢复。

3.3 治疗

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中毒的治疗要点为[3]

1.清除毒物 将中毒者迅速带离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污染衣裤,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对经口中毒者立即送医院抢救,尽早催吐、洗胃等。注意清除呼吸道中污染物,对呼吸困难者要采取人工呼吸。

2.药物治疗 以阿托品疗效最佳,用0.5~2mg口服、静脉或肌肉注射,每15min重复一次至阿托品化,维持阿托品化直至中毒症状消失。不能采用肟类复能剂。输液可加速毒物排出,但要防止肺水肿发生。出现肺水肿以阿托品治疗为主,病情重者加用肾上腺素。呼吸道出现病变者应注意保持畅通,维持呼吸功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解磷定对缓解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症状不但无益,反而有副作用。因而,此类杀虫剂中毒切不可用解磷定。

4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48.
  2. ^ [2]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48-49.
  3. ^ [3]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4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