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地茶

目录

1 拼音

ǎi dì chá

2 英文参考

japanese ardisia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矮地茶

矮地茶

Herba Ardisiae Japonicae

(英)Japanese Ardisia Herb

别名 平地木、老勿大、不出林、叶底珠。

来源 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Hornst.) B1.的全株。

植物形态 常绿小灌木,高10~30cm,基部常匍匐状横生,暗红色,有纤细的不定根。茎常单一,圆柱形,表面紫褐色,被短腺毛。叶互生,常3~7片集生茎端叶轮生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7cm,宽1.5~3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尖锯齿,两面疏生腺点,下面淡红色,中脉有毛;叶柄密被短腺毛。花序近伞形,腋生或顶生; 花萼5裂,有腺点;花冠5裂,白色,有红棕色腺点;雄蕊5,短于花冠裂片,花药背面有腺点。核果球形,熟时红色,有黑色腺点,具宿存花柱和花萼。花期6~9月,果期8~12月。

生于林下、谷地、溪旁阴湿处。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采制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化学成分 含紫金牛酚Ⅰ、Ⅱ(ardisinol Ⅰ,Ⅱ),紫金牛素(ardisin)、岩石菜内酯(dergenin)、信筒子醌(embelin)、酸金牛醌(rapanone)及槲皮甙、挥发油等。

性味 性平,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利湿,活血。用于咳嗽、痰中带血、慢性支气管炎、湿热黄疸、跌打损伤。

3 矮地茶药典标准

3.1 品名

矮地茶

Aidicha

ARDISIAE JAPONICAE HERBA

3.2 来源

本品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Thunb.)Blum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3.3 性状

本品根茎呈圆柱形,疏生须根。茎略呈扁圆柱形,稍扭曲,长10~30cm,直径0.2~0.5cm。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叶痕及节;质硬,易折断。叶互生,集生于茎梢;叶片略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长3~7cm,宽1.5~3cm;灰绿色、棕褐色或浅红棕色;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近革质。茎顶偶有红色球形核果。气微,味微涩。

3.4 鉴别

(1)本品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壁厚,有腺毛;老茎可见木栓层。皮层较宽,外侧为数列厚角细胞;有的含草酸钙方晶;具分泌腔。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甚窄,外侧有少数纤维。形成层环不明显。木质部细胞均木化,导管多单行排列。髓部较大,具分泌腔。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和淀粉粒,有的含棕色物。

本品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为不等式,偶见不定式。腺鳞头部8~10细胞,柄单细胞。

本品粉末棕褐色。螺纹导管较多见,直径7.5~25μm.分泌腔多破碎,有的含黄棕色分泌物,可见内含棕褐色分泌物,可见内含棕褐色物质的分泌细胞.纤维壁厚.草酸钙方晶直径7.5~26μm.腺毛由单细胞柄和2细胞头组成.气孔为不等式.可见棕色块状物.淀粉粒单粒卵圆形或圆形,直径3.8~23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岩白菜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5:4: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1%铁氰化钾(1:1)的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5 检查

3.5.1 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IX H第一法)。

3.5.2 总灰分

不得过8.0%(附录Ⅸ K)。

3.6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理论板数按岩白菜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3.6.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岩白菜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ug的溶液,即得。

3.6.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00W,频率40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6.3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岩白菜素(C14H16O9)不得少于0.50%。

3.7 矮地茶饮片

3.7.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根茎圆柱形而弯曲,疏生须根。茎略呈扁圆柱形,表面红棕色,具细纵纹,有的具分枝和互生叶痕.切面中央有淡棕色髓部.叶多破碎,灰绿色至棕绿色,顶端较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近革质。气微,味微涩。

3.7.2 检查

3.7.2.1 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11.0%,。

3.7.3 鉴别

(除茎横切面、叶表面观外)同药材。

3.7.4 检查

(总灰分)同药材。

3.7.5 含量测定

同药材。

3.7.6 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平。归肺、肝经。

3.7.7 功能与主治

化痰止咳,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用于新久咳嗽,喘满痰多,湿热黄疸,经闭瘀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3.7.8 用法与用量

15~30g。

3.7.9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3.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