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

目录

1 英文参考

histidine

2 概述

组氨酸(histidine;His)的化学名称为2-氨基-3-咪唑基丙酸,它是一种碱性及极性的α-氨基酸[1]。组氨酸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和生糖氨基酸[1]

组氨酸(histidine)是碱性α-氨基酸之一。各种蛋白质中都含有L型组氨酸,也是存在肌肉中的一种肌肽成分。

碱性可与酸反应产生盐,由Pa-uli反应即和重氮苯磺酸反应产生红色。对人体来说,组氨酸不一定是必需氨基酸,但对鼠和其它动物是必需氨基酸。现在已经知道,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有通过组氨酸脱氨酶进行脱氨,通过脱羧酶形成组胺以及氨基转移反应。生物合成是从ATP的腺嘌呤部分和磷酸核糖丝磷酸形成咪唑甘油磷酸,进行氨基转换反应。(陈冬兰译)

组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之一,氨基酸除了脯氨基酸为亚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但近年内证实了它们可以异构为D-氨基酸,具体机制还未研究。根据R基团的不同,氨基酸可分为3大类:含有二羧基一氨基的氨基酸为酸性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有二羧基一羧基的氨基酸为碱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含有一羧基一羧基的氨基酸为中性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等。由于它们在同一pH环境中,各类氨基酸的带电状态不同,即它们具有不同的等电点(PI),这是电泳法和色谱法分离氨基酸的原理。氨基酸种类繁多,理化性质相似,并同时存在于各种生物样品中,因此检测各个氨基酸时必须先将它们分别检测。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离子交换树脂色谱分离法由Moore和Stein发明。20世纪50年代未他们又设计了自动装置,但分析一个样品需一周。20世纪60年代的仪器将分析时间缩短为一天。20世纪70年代再缩短为几小时和一小时左右。同时样品量也从mmol减少到nmol,使灵敏度提高千、万倍,并采用了自动化分析仪,使得各种生理体液,如血浆、血清、尿液、脑脊液、羊水、房水、精液、乃至细胞内液(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肌肉)的用量只需数十至数百微升,在2~4h内,即可得出组氨酸的含量。

3 结构式

4 组氨酸医学检查

4.1 检查名称

组氨酸

4.2 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 > 氨基酸、氮化物、有机酸测定

4.3 概述

组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之一,氨基酸除了脯氨基酸为亚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但近年内证实了它们可以异构为D-氨基酸,具体机制还未研究。根据R基团的不同,氨基酸可分为3大类:含有二羧基一氨基的氨基酸为酸性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有二羧基一羧基的氨基酸为碱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含有一羧基一羧基的氨基酸为中性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等。由于它们在同一pH环境中,各类氨基酸的带电状态不同,即它们具有不同的等电点(PI),这是电泳法和色谱法分离氨基酸的原理。氨基酸种类繁多,理化性质相似,并同时存在于各种生物样品中,因此检测各个氨基酸时必须先将它们分别检测。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离子交换树脂色谱分离法由Moore和Stein发明。20世纪50年代未他们又设计了自动装置,但分析一个样品需一周。20世纪60年代的仪器将分析时间缩短为一天。20世纪70年代再缩短为几小时和一小时左右。同时样品量也从mmol减少到nmol,使灵敏度提高千、万倍,并采用了自动化分析仪,使得各种生理体液,如血浆、血清、尿液、脑脊液、羊水、房水、精液、乃至细胞内液(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肌肉)的用量只需数十至数百微升,在2~4h内,即可得出组氨酸的含量。

4.4 原理

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4.5 试剂

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4.6 操作方法

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4.7 正常值

33.76~66.36μmol/L。

4.8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组氨酸血症。组氨酸血症患者有中度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等表现。当血液的组氨酸达到0.5mmol/L时,组氨酸在转氨酶作用下使咪唑丙酮酸向尿中排泄,尿氯化高铁试验可阳性,对患者进行组氨酸负荷试验,不见尿酸、唑丙酸亚氨甲基谷氨酸排泄的增加,但组氨酸分解酶与组氨酸酶的比例失常。血中谷酸胺、谷氨酸较缺乏,5-羟色胺的血中浓度降低。本症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9 附注

(1)正常人血浆氨基酸浓度呈昼夜性波动,以早晨8~10时为高峰,午夜为低谷。抽血测定时,要避免食物消化吸收后的影响,应在清晨空腹采血为好。

(2)若标本溶血不宜采用,否则可导致测定结果假性升高。

5 组氨酸药典标准

5.1 品名

5.1.1 中文名

组氨酸

5.1.2 汉语拼音

Zu'ansuan

5.1.3 英文名

Histidine

5.2 结构式

5.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6H9N3O2155.16

5.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L-2-氨基-3-(1H-咪唑-4)丙酸。按干燥品计算,含C6H9N3O2不得少于99.0%。

5.5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极微溶,在乙醚中不溶。

5.5.1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6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1g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E),比旋度为+12.0°至+12.8°。

5.6 鉴别

(1)取本品与组氨酸对照品各适量,分别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4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照其他氨基酸项下的色谱条件试验,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981图)一致。

5.7 检查

5.7.1 酸碱度

取本品1.0g,加水50ml溶解后,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7.0~8.5。

5.7.2 溶液的透光率

取本品0.60g,加水20ml溶解后,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在430nm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不得低于98.0%。

5.7.3 氯化物

取本品0.25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5.7.4 硫酸盐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5.7.5 铵盐

取本品0.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K),与标准氯化铵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2%)。

5.7.6 其他氨基酸

取本品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2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另取组氨酸对照品与脯氨酸对照品各适量,置于同一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0.4mg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丙醇-浓氨溶液(67:33)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茚三酮的丙酮溶液(1→50),在80℃加热至斑点出现,立即检视。对照溶液应显一个清晰的斑点,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应显两个完全分离的斑点。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其颜色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0.5%)。

5.7.7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0.2%(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5.7.8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

5.7.9 铁盐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G),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5.7.10 重金属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 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5.7.11 砷盐

取本品2.0g,加水23ml溶解后,加盐酸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J 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1%)。

5.7.12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Ⅺ E),每1g组氨酸中含内毒素量应小于6.0EU(供注射用)。

5.8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15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2ml使溶解,加冰醋酸50ml,照电位滴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Ⅶ A),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5.52mg的C6H9N3O2

5.9 类别

药用辅料,增溶剂和冻干保护剂。

5.10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5.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第三增补本

6 组氨酸说明书

6.1 组氨酸的适应症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6.2 组氨酸的用量用法

皮注或肌注:每次4%溶液5ml。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476—2015 营养名词术语[Z].2015-12-2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