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

目录

1 概述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DNA病毒(hepadnavirus)。人HBV感染的种属范围很窄,只局限于人和黑猩猩。迄今已发现的这类病毒有旱獭HBV、地松鼠HBV、鸭HBV、树松鼠HBV和苍鹭HBV,它们具有类似的结构。HBV感染肝细胞后会引起肝损伤,也可引起肝炎并形成持续性感染,在有些情况下会引起肝癌。

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有一种直径为42—47 nm的球状颗粒,称为Dane颗粒。颗粒最外层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嵌在脂质中形成外壳,外壳里面是直径为25~28 nm的核心颗粒。核心颗粒的外皮又称核衣壳,构成核衣壳的蛋白质是核心抗原(HbcAg),中间包着一个长约3.2 kb的闭环不完全双链DNA基因组,以及HBV自身的核酸聚合酶。患者血液中除Dane颗粒外还有大量直径为22nm的球状颗粒,主要由病毒的HBsAg、脂类和糖类组成,因为它没有核心颗粒,所以不具感染性,但可作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

HBV的基因组是部分单链的环状双链DNA,约3 200 bp,其长链为转录的模板链,短链的长度为长链的50%~80%,两者相对应的区域呈碱基互补。环状结构因长链3’端和短链5’端的互补而得到维持。在HBV携带者的肝细胞核内还同时发现完整的双链环状DNA分子(CCC DNA)即共价闭合环状DNA(convalentl7 Close circular DNA),这是HBV复制的中间形式。HBV基因组都是蛋白质编码区,而且每个基因之间都有重叠序列。所有已发现的HBV基因组都有4个可读框,分别为表面抗原基因S,核心抗原基因C,核酸聚合酶基因户和功能有待确定的X蛋白基因。其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编码的HBsAg是一种保护性抗原,诱生的抗体(抗HBs)有中和作用。但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统计,HBsAg阳性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概率为正常人的200倍以上;同时,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有30%曾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是已知的少数几种致癌DNA病毒中的一种。

2 中文名称

乙型肝炎病毒

3 英文名称

Hepatitis B virus;HBV

4 分类类型

5 分类

正嗜肝DNA病毒属>乙型肝炎病毒

6 乙型肝炎病毒成员

乙型肝炎病毒A株(Hepatitis  B virus-A)
乙型肝炎病毒B株(Hepatitis B virus-B)
乙型肝炎病毒C株(Hepatitis B virus-C)
乙型肝炎病毒D株(Hepatitis B virus-D)
乙型肝炎病毒E株(Hepatitis B virus-E)
乙型肝炎病毒F株(Hepatitis B virus-F)
乙型肝炎病毒G株(Hepatitis B virus-G)
乙型肝炎病毒H株(Hepatitis B virus-H)

7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特性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中,HBV可产生多种类型的病毒颗粒,电镜分析显示,纯化的HBV有3种形式的颗粒,一是含有外膜和核衣壳的完整病毒粒子,称作Dane(丹氏)颗粒,直径45nm。二是由空心包膜组成的球形颗粒,直径为20nm,其含量一般要超过Dane颗粒10000-1000000倍。三是少量由空心包膜构成的管状颗粒,直径20nm,断裂后可形成小球形颗粒。3种病毒颗粒都有共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此抗原经常出现在患者血清中,其中Dane颗粒的HBsAg抗原在患者血清中的滴度为104-109/mL,而患者血清中球状或管状颗粒HBsAg抗原滴度却高达1013/mL。

完整的HBV颗粒(丹氏颗粒)由双层包膜和一个核心组成。包膜表面带有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核心直径为32-36nm,主要核心结构蛋白是C蛋白,称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C蛋白是碱性磷蛋白,分子量21kD,在患者血清中经常可以检测到它的存在。除此而外,血清中还存在一种与核衣壳相关的可溶性抗原,称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HBV核心内部包含有病毒DNA及聚合酶(P),因此病毒核心与其基因组的复制有关。体外纯化的病毒核心还有一种蛋白激酶,该激酶是由宿主基因编码而被包入到病毒核心的,它能够催化C蛋白的磷酸化。

HBV基因组是一个带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dsDNA分子,长链(L)为负链,大小为3.2kb,5’端有末端蛋白与之共价相连。短链(S)为正链,长度不确定,其5’端有一段戴帽的寡核苷酸与之相连。这样L链和S链的5’端均不能被多聚腺苷酸激酶磷酸化。尽管S链的3’端有不同的缺失,即3’端长度可长可短,但通过负链5’的黏性末端(250bp)互补,能使病毒基因组DNA形成部分环形结构。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正负DNA链5’端互补区的两侧各有11个核苷酸(5’TTCACCTCTGC3’)构成的同向重复(DRs),其中DR1在负链(L)5’端,而DR2在正链(S)5’端。HBV基因组包含4个ORFs,分别为ORF-P、-S、-C、-X。ORF-P长度为2532bp,为基因组中最长的ORF,它包含全部ORF-S,并与ORF-C和ORF-C部分重叠。ORF-P编码DNA聚合酶/逆转录酶和RnaseH,还编码末端蛋白,末端蛋白具有引发酶(primase)活性。ORF-S由pre-S1、preS2和S序列组成,,分别编码合成长短不一的病毒表面抗原(HbsAg)蛋白,即2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主要蛋白(S蛋白)、108-1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pre-S1蛋白,以及由5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pre-S2蛋白。ORF-C长度为639bp,编码合成病毒核心抗原和e抗原,e抗原不是插入到病毒粒子表面,而是分泌到细胞外,积聚在血清中。ORF-X最小蛋白产物由145-1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24-28kD。X蛋白具有反式调控功能,能激活同源或异源基因的增强子和启动子,它还可能与病毒的感染能力以及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缺失X的HBV不能有效地进行感染。

乙肝病毒进入被感染的肝细胞后立即在细胞中不同部位开始裂解复制,产生许多病毒“零件”:含有DNA和酶类的核心,病毒的外壳。外壳的数量总比核心的数量要多,过剩的病毒外壳释放到血液中,以小球形或管形颗粒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并随之循环。这些小颗粒就是在血清中检查到的表面抗原,根据表面抗原的存在与否及数量多少就可以诊断出是否感染了肝炎病毒及其感染程度。

长时间以来,HBV感染和肝癌之间在流行学上有密切关系,但缺乏由HBV直接转化和致癌的证据。最近的研究表明:HBV X基因是一种能结合P53的转录因子,能激活许多基因包括c-myc、c-fos和c-jun 等致癌基因的转录。这可能是HBV在肝癌发病机理中的作用(Luca,1995)。

8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乙型肝炎主要是由带有病毒的血液或体液进入人体而传染。其传染途径为:经由皮肤、黏膜的伤口;经由带有HBV的注射针头、针灸针、纹身针、穿耳洞针、刮刀或牙刷等;或输入带有HBV的血液及血液制造剂而进入人体內。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