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

目录

1 拼音

Axíng ròu dú dú sù zhì liáo jī zhāng lì zhàng ài jí bìng

2 名称

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

3 别名

BTXA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

4 概述

肉毒杆菌毒素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依其毒性和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G7型。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是在微生物毒素中毒力最强的一种毒素,为一种蛋白质毒素,分子量为900000道尔顿,是单一多肽链结构,其毒力强、稳定,易于生产、提纯和精制,因而最早被用于实验研究及临床

5 适应证

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适用于面部肌肉痉挛性疾病、斜颈等的治疗中。

6 禁忌证

1.此疗法禁用于妊娠、过敏反应和注射部位感染的患者。

2.对服用某些加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药物,如奎宁、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吗啡等患者应慎用。

3.全身性肌张力障碍,不适用于BTXA治疗。

7 准备

1.制剂准备  目前主要有4种剂型:美国产Botox(oculinum)100U/支(4U/ng)、英国产Dyspon 500U/支(40U/ng)、日本产CS-BOT15U/支(2U/ng)及我国生产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CBTX-A)55U、75U、100U/支(25U/ng)。理论上以单位表达的毒素效力应相同,但实际应用中所观察到的情况并非如此。

2.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治疗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签订协议书。

3.向病人解释治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以消除顾虑,争取术中配合。

4.做好必要的检查。

5.注射部位常规备皮。

8 作用机理

BTXA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运动神经末梢,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引起肌肉的麻痹。作用时间可达数月。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最强,一般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①高度选择地结合于神经末梢;②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吞噬作用进入靶细胞;③L链进入细胞浆导致突触前终末的功能障碍。

BTXA抑制Ach囊泡的量子式释放、选择性地使肌肉收缩力减弱,但不足以完全阻滞随意收缩,高活动水平的神经肌肉接头更易被阻滞。BTXA治疗是通过建立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力量平衡,达到减轻症状、调整姿势、提高和改善运动能力的目的。

9 注射方法

选择临床检查或肌电图指示痉挛最严重的肌肉进行肌肉注射。头颈部肌肉多点注射可增加疗效并减少局部不良反应,而四肢肌肉则倾向于局限在肌腹中央注射。

10 剂量与浓度关系

一般认为治疗剂量应该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以经验为依据,根据受累肌肉的大小、多少和痉挛程度而定;应避免高于500U(Botox)的单剂量注射。BTXA从注射点的扩散及失神经效应的强度与剂量大小相关,失神经效应向非靶肌肉的扩散,导致了与BTXA不相关的不良反应。浓度也可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低浓度可减少毒素与神经肌肉接头的结合,并使毒素向非靶区域的扩散范围增加;而应用过高浓度,如果发生副作用,则后果更为严重。

11 4.临床应用方法

(1)特发性眼睑痉挛:注射部位及方法:

①下眼睑:从内眦至外眦之间,均分为3或4等份,在每一等份中点,距下睑缘5mm处注射BTXA 5~5.5U。如睑痉挛程度较轻,BTXA的注射剂量可适当减少。

②上眼睑:从内眦至外眦之间的中点,各向两侧外移5~8mm,距上眼睑缘5mm处注射BTXA 5~5.5U,一般选择1到2个点注射即可。上眼睑注射BTXA时请注意一定要避免直接注射到上眼睑的正中央部位。因为,此部位是提上睑肌的附着部位,将BTXA直接注射在此,可使提上睑肌麻痹,导致上睑下垂。

③眼外角:眼外眦的外侧部分眼轮匝肌的肌肉较多,所以在原发性眼睑痉挛的病人中有许多人主诉此处的肌肉痉挛严重,故此处的注射部位相对较为集中。一般在外眦外侧5~8mm处注射3~4点,每点的间距为5mm左右,呈三角形或四边形排列。

(2)Meige综合征:其特点为眼睑痉挛与口面部异常运动合并存在,BTXA可使面部的痉挛肌肉松弛下来,

①方法:注射部位为:上下眼睑注射部位与眼睑痉挛的注射部位相同,所不同的是Meige综合征病人的双侧眉骨上眼轮匝肌也需要注射BTXA。另在眉骨间、鼻翼的两侧也须各注射2点,每点的注射剂量依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注射剂量为每点5U左右。同时在口角部、下颌部也需注射相应剂量的BXTA。上唇的注射剂量要特别注意,因为如果注射剂量过多,又可能导致口角下垂或一侧口角歪斜,严重的病例可以导致口角闭合不良而流涎。治疗时应仔细观察肌肉痉挛的部位并进行选点注射,如果能在肌电图的指导下查明痉挛部位后再进行局部注射,其治疗效果将更好。

②应用BTXA治疗Meige综合征具有:

A.疗效肯定,有效率高。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BTXA治疗此病的总有效率为100%。

B.起效快,作用时间相对持久。该药物注射2小时开始起作用,48小时后药物作用达到高峰,痉挛的肌肉得到松弛。此作用可持续3~6个月,有些病人的药效持续达10~12个月以上。

C.治疗手段简单、安全性好,局部副作用少,反应轻微,多能够在1~2天内自然恢复。

D.BTXA有一定抗原性,但在重复注射应用中,并未见到治疗效果有明显的下降,故而可以多次反复地应用。

(3)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面肌的抽搐样收缩,由于药物长期应用出现耐受性,且疗效与毒副作用均存在剂量依赖性,所以受药物剂量的限制,长期疗效不理想。多年的应用表明BTXA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简单易行,BTXA的临床应用渐成热点。

注射部位及方法:在偏侧面肌痉挛的治疗上,BTXA在眼周围的注射部位及剂量与治疗Meige综合征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患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在患侧的颞部及颧部抽动的肌肉上多增加注射部位。在鼻翼的外侧及鼻唇沟上,相应地注射2~3个部位。上唇注射部位应当尽量地减少,因为上唇及外侧口角部位如果注射较多,可导致相应口角的下坠,严重者可有口角流涎及口内存饭等表现。下唇及腮部注射部位也需要据病情而定,其注射部位可以选择较多。注射剂量多采用每点5~6UBTXA。每点的剂量过大易产生较多的副作用。

病人在治疗后的4~7个月内,效果一般较为令人满意。国内报道显效率78%~93%。由于作用逐渐地减弱,面肌痉挛的表现逐渐复发,大多数病人需要在第一次治疗半年后再进行重复治疗。但是,由于面肌痉挛的程度已较前有明显的减轻,故所需要的治疗剂量将大大减少。坚持治疗数年后,有可能达到痊愈。治疗无效往往与选择肌肉部位、剂量不当等因素有关。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

(4)痉挛性斜颈:一般选择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3块肌肉进行注射,有时对侧的斜方肌和头夹肌也需要进行注射。BTXA的注射点一般选择在肌腹部位,注射剂量要根据病情的程度适量调整。一般注射剂量为每点8~10U,如果病程较长而致上述肌肉肥大,则注射剂量需加大。

(5)痉挛性构音障碍:BTXA治疗必须在EMG监视下进行。内收肌型选择甲杓肌;外展肌型选择杓后肌;重者尚需注射环甲肌。发声功能多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9%~90%。并发症有:短暂的失音、轻度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及喘鸣。通过间接喉镜注射BTXA到相应的肌肉进行治疗更为方便准确。

(6)局限性肢体肌张力障碍:以职业性痉挛最多见,对书写痉挛注射手后前臂肌肉时,因其肌腹薄且肌肉多交叠,要把针置于终板区注射,也需EMG监视。

(7)外展神经麻痹:对良性者BTXA眼外肌注射能有效防止内收肌痉挛,促进外直肌功能恢复,常可迅速完全地重建正常视功能,可取代手术治疗。对慢性者,BTXA注射治疗联合应用肌肉移植术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疗,常可避免外直肌缩短术。

(8)其他:尚可用于治疗痉挛状态(如中风后痉挛、脑瘫、多发性硬化等)难治性震颤等。

12 注意事项

1.症状越局限,累及的肌肉及运动功能越单纯,BTXA治疗效果越好。

2.因BTXA是细菌毒素中毒力最强的一种,应掌握适当的剂量及重复注射间隔时间,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