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古籍 书籍 宋代 官修 中医学 方剂学著作

1 拼音

tài píng huì mín hé jì jú fāng

2 英文参考

Taiping Huimin Heji Ju Fa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reions of the Bureau of Taiping People’s Welfare Pharmac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ormulary of peaceful benevolent dispensary[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Formularies of the Bureau of People’s Welfare Pharmacie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官修中医方剂著作[1] ,一名《和剂局方[2]。十卷。宋·太医局陈承裴宗元等 )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1107年前后陈师文等重新修订,又先后改名为《和剂局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数也有5卷本、10卷本不一。现存通行本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均系收录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有的刊本在书末附有陈师文等撰《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为本草提要性质的著作)和许洪撰《用药总论指南》(为药物总论性质的著作)各3卷。解放后有排印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文阅读:http://zhongyiguji.21tcm.com/59/taipinghuiminhejijufang/index.shtml

4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2.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