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学科学院
yOfMedicalSciences&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下称校)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
-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下称校)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院校的发展十分关心支持。江泽民主席199
-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管理暂行办法
ànfǎ1992年10月7日发布,199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的管理,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中外医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是指在外国取得合法行医权的外籍医师,应邀、应聘或申请来华从事不超过一年期限的临床诊断、治
-
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
ódòng2012niángōngzuòfāngàn英文:《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由卫生部于2012年2月17日卫办医政发〔2012〕24号印发。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根据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为民
-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及行业服务,密切社团、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推进我国医药物资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协会的基本任务是:向有关部门反映医药物资企业的正当愿望和合理诉求,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组织和实施行业调查与行业统计,提出行业发展规划、行业产业政策、经济立法等建议;研讨分析市场形势,
-
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
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应急发〔2015〕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应急预案的要求,我委组
-
徐德成
。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教育状况:1974.10-1977.12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78.01-1979.08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学专业班培训1987.09-1988.02上海医科大学英语培训中心学习1988.08-1989.01美国Texas大学Houston医学
-
詹启敏
拼音:zhānqǐmǐn英文:詹启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肿瘤转移)首席科学家。詹启敏现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
-
中国医学史
y概述:中国医学史:1.学科名;2.同类同名的科教书籍。学科名·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史为学科名。中国医学史是研究中国医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中医学科。是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中国医学史的任务是运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医学的实践和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辩证关系,以及各
-
林东昕
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1986年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医学硕士学位。1988年8月至1990年6月先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肿瘤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90年7月至1994年
-
中国医师道德准则
ōngguóyīshīdàodézhǔnzé英文:《中国医师道德准则》由中国医师协会于2014年6月25日正式发布。引言:《中国医师道德准则》规范了医师的道德底线,促使医师把职业谋生手段升华为职业信仰;医师应遵从行业自律的要求,以医师职业为荣,笃行中国医师道德准则,赢得社会的尊重,让医学的文化得以
-
中药鉴定学
物中药的来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性状鉴定:就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强或
-
中国医师节
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继续满腔热情为人民服务。希望全社会共同参与“中国医师节”活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努力开创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新局面。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将以设立“中国医师节”为新起点,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
中国医学源流论
拼音:zhōngguóyīxuéyuánliúlùn英文:《中国医学源流论》为医史著作。谢观编。刊于1935年。作者对中国医学的分期、变迁、医书、医方、学派、医学各科、疗法、疾病,以及有关中西医汇通等都作了专题论述,本书能由博返约地阐述医学源流,可供医史研究参考。现存初刻本。
-
中国医学大成
拼音:zhōngguóyīxuédàchéng英文:《中国医学大成》为中医丛书名。曹炳章辑。刊于1936年。原计划收辑365种医著,后实际出版128种。辑录魏、晋至明、清历代重要医著及少数日本医家著作。分医经、药物、诊断、方剂、通治、外感、内科、妇科、儿科、针灸、医案、杂著共13类。每种均经校阅圈
-
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
令第78号宣布《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废止和失效。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根据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管理和组织条例的规定,为了加强医学微生物菌种(以下简称菌种)的保藏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一条组织及任务:在卫生部领导下,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指导下,设下列医学微生物菌种保
-
药茶
品种繁多,的确称得上祖国医学一萃。茶,长期以来,被视为多种功能的中药。在茶叶利用的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有三千多年主要作为药用。茶叶作为药用,在我国很多古书上就有记载。例如:《神农本草》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对茶的功用,就有明确的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并有“神农
-
全国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基本仪器装备标准(2011—2015年)
2012年2月24日国食药监械[2012]63号发布。本标准是在《全国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基本仪器装备标准(试行)》(2005年—2010年)基础上,以医疗器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检验为装备依据,参考了部分国际标准,并考虑其前瞻性,以保障“十二五”期间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发展的需要,是开展医疗器械注册检验
-
中国医籍考
拼音:zhōngguóyījíkǎo英文:《中国医籍考》为中医目录学著作。原名《医籍考》。八十卷。日本、丹波元胤撰,成书于1819年。本书根据各种有关文献广泛收录中国历代医籍三千余种,全部著作分为医经、本草等九类,书名之下记有出处,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注明卷数、存佚、列述序跋、有关考证提要,并附评
-
中国医学人名志
拼音:zhōngguóyīxuérénmíngzhì英文:《中国医学人名志》为医史著作。陈邦贤、严菱舟合编。本书以姓氏笔划为序,收录并简介民国以前历代医家约2600余人。其中有些资料注明了出处,便于读者检索。为1949年以来较有影响的医学人物工具书。但作者介绍医人医事缺乏分析批判,介绍医家或引述资
-
国医百家
拼音:《guóyībǎijiā》《国医百家》医学丛书。裘庆元辑。刊于1918-1921年。裘氏原拟辑医学著作约百种,而实际现存只有七种。计《薛案辨疏》、《叶氏伏气解》、《胎产指南》、《重订幼科金鉴评》、《雪雅堂医案》、《简明眼科学》、《琉球百问》。
-
中央国医馆统一病名录
拼音:zhōngyāngguóyīguǎntǒngyībìngmínglù英文:《中央国医馆统一病名录》为中医工具书。不分卷。中央国医馆编。此编录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疾病40余种,共分12类。内容包括器官系病、组织系病、传染性流行病、头项门、躯干门、四肢门、生理系病、经带系病、崩漏系病、妊娠系
-
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
拼音:zhōngguóyīxuéfēiyàowùliáofǎ英文:《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为书名。邱模炎编。1993年8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书特点在于突出临床、便于运用,上部介绍了常用疗法的临床技法,又详有略,对常用的疗法如针刺法,或以往研究较为粗浅的疗法如皮内针疗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下
-
中国医学约编十种
拼音:zhōngguóyīxuéyuēbiānshízhǒng英文:《中国医学约编十种》为医学丛书名。周禹锡编。刊于1938年。包括《生理约编》、《病理约编》、《诊断约编》、《药物约编》、《处方约编》、《内科约编》、《妇科约编》、《儿科约编》、《瘟疫约编》、《医賸约编》共10种,书中以中医理、法、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
uébǎikēquánshū·zhēnjiǔxué英文:《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为书名。王雪苔主编。1989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供医药院校毕业后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同等水平的医药卫生人员查阅的参考工具书。书按总论、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刺麻醉学和针灸歌赋顺序排列,共7
-
中国医学入门丛书
拼音:zhōngguóyīxuérùméncóngshū英文:《中国医学入门丛书》为中医丛书。陈景岐编,刊于1934年。本书摘录《内经》和历代各家学说,分门别类汇辑而成。计有《诊脉入门》、《辨舌入门》、《药性入门》、《汤头入门》、《内经入门》、《金匮入门》、《伤寒入门》、《温病入门》、《女科入门》
-
中国医学史年表
何廉臣编《全国名医验案类编》。12月2日在周口店发现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1930年中国梅港检疫处建立。政府公布中央防疫处组织条例等。1931年“中央国医馆”成立。承淡安著《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在江西苏区成立。1934年随部队长征。1940年留延安部分在延安柳树店新建校址,并改名“中
-
针灸讲义
拼音:zhēnjiǔjiǎngyì英文:概述:《针灸讲义》为书名:1.华北国医学院编;2.曹汉三编。华北国医学院编·《针灸讲义》:《针灸讲义》由华北国医学院编。1934年由华北国医学院发行。曹汉三·《针灸讲义》:《针灸讲义》由曹汉三编。1958年由陕西省中医研究所发行。
-
石远凯
yuǎnkǎi英文:石远凯,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学术部部长、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癌症康复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
-
柏和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辽宁省肿瘤医院院长。兼任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医院管理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担任《中国肿瘤》杂志期刊编委。学术成果:柏和主编了《肿瘤临床综合症》、《基层医生肿瘤诊治手册》、《常见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