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针疗法

目录

1 拼音

zú zhēn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Feet acupunctur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足针疗法为针灸疗法之一。简称足针。是指在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进行针灸等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黄帝内经灵枢·动输》:“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说明四肢末端乃阴阳经脉气血会合联络的部位。刺激这些部位的不同穴位,能对全身各部病痛产生治疗作用。[1]

在传统的经络、经穴基础上,针灸工作者经过不断的实践观察,发现足与整体的联系,类同一个胎儿平卧在足的掌面。头部位于足跟,臀部朝着足。趾,五脏六腑即分布在跖面中部。根据这些规律,形成了足针疗法,选择相应部位针刺,可以治疗有关脏腑组织及全身病变。足针穴位共30个,均以穴号为名称,如1号穴、2号穴等(如图)。其主治功能大致按胎儿投影区确定,如1~5号穴主治头面、神经疾患,6~10号穴主治内脏疾患。应用时可以根据疾病症状和疾病发生的相应部位取穴,也可以根据脏象学说辨证取穴。操作时用1~2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深约3~5mim,用中强度刺激,留针3~5min。对需要持续刺激的,可加用电针或采用皮下埋针法。

4 足针部位、针刺方法及各穴主治

足针部位、针刺方法及各穴主治如下表:

足穴部位、针刺方法、主治表[1]

穴号

位置

针刺方法

主治

1

在外踝与内踝连线足底之中点

直刺或斜向下刺0.5~1.0寸深

神经衰弱、癔病、失眠、低血压

2.

足跟后缘正中线前5寸外1寸

直刺或向内透刺0.5~1.0寸深

失眠、癔病、神经衰弱

3

足跟后缘正中线前4寸外旁1.5寸

直刺或斜刺向下1.0~1.5寸深

坐骨神经痛、腰腿痛

4

在足跟后缘正中线直上5寸

直刺或斜刺0.5~1.0寸深

失眠、黄疸型肝炎、哮喘、大脑发育不全

5

足跟后缘正中线前5寸,内旁1寸

直刺或向下透刺1.0~1.5寸

痢疾、腹泻

8

5号穴前1寸

直刺或向下透刺1.0~1.5寸

痢疾、腹泻

10

足底三、四趾间后3寸

直刺或斜刺向内1.5寸

腹痛、急慢性胃肠炎、痛经

11

足底踇趾与次趾间直后3寸

直刺1.0寸

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

13

足底第四趾跟后3寸

斜向下刺或直刺0.5~1.0寸

坐骨神经痛、荨麻疹、肩痛

穴号

位置

针刺方法

主治

14

足底小趾跟后1寸

斜向下刺或直刺0.5~1.0寸

牙痛

15

解溪穴下0.5寸两旁凹陷中

透刺或斜向上下刺0.5~1.0寸

腰腿痛、腓肠肌痉挛

17

解溪穴下2.5寸

直刺或点刺0.1~0.5寸

心绞痛、哮喘、感冒

19

足内侧舟骨突起上凹陷中

直刺0.5寸

高血压、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

20

足背第二、三趾间后

3寸

直刺或斜向上刺2.0寸

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21

在足临泣与地五会穴连线的中点

直刺或斜刺0.5~1.0寸

坐骨神经痛、腮腺炎、扁桃体炎

23

足背三、四趾间后2寸

直刺或斜刺1.5寸

落枕

25

足背第一跖骨底内前凹陷中

斜刺或直刺1.0~2.0寸

急性腰扭伤

26

行间与太冲穴连线的中点

直刺或斜向上刺1.0~2.0寸

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

 

27

伸踇长肌腱内侧跖趾关节处

点刺或浅刺0.1~0.5寸

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湿疹、荨麻疹

29

在内踝正中直下2寸处

直刺或横刺1.0~2.0寸

功能性子宫出血

30

足内侧舟骨突起下后凹陷中

直刺1.0寸

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附件炎

穴号

位置

针刺方法

主治

34

太白与公孙穴连线的

中点

横刺1.0~2.0寸

癫痫、癔病、神经衰弱

35

昆仑穴直上1寸处

横刺或斜刺向上,1.0~2.0寸

坐骨神经痛、头痛、腹痛

44

十趾第一横纹中点

直刺或斜刺向下,0.5寸

遗尿、尿频

45

足底踇趾与第二趾间后1寸

直刺0.5~1.0寸

牙痛

46

第二趾的第二趾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处

点刺0.1~0.3寸

头痛

47

第三趾的第二趾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处

点刺0.1~0.3寸

头痛

48

第四趾的第二趾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处

点刺0.1~0.3寸

头痛

49

足底后缘正中线直上

1寸

直刺0.5寸

感冒、头痛、上颌窦炎、鼻炎

50

1号穴内旁1寸

直刺或斜刺0.5~1.5寸

三叉神经痛

51

3号穴直后1寸

直刺0.5寸

肋间神经痛、胸痛、胸闷

足针穴位[1]

5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