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经

目录

1 拼音

zú yáng míng wèi jīng

2 英文参考

The Stomach Channel of Foot-Yangmi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angming Stomach Channel of F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angming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足阳明胃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代号ST[2]。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2]。五行属土[2]。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目内眦,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经下颌角上行过耳前,沿发际,到额前神庭穴[3]。其下行支脉沿喉咙向下后行,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3]。其直行主干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3]。另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经气于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3]。阳明象征阳气极盛的经络,故在适应力量上,对里热和实证就容易发挥它的特点。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4 五行

足阳明胃经五行属土[3]

5 表里经脉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3]

6 足阳明胃经属络的脏腑

属胃,络脾[4]

7 足阳明胃经联络的器官

起于鼻,入上齿,环口挟唇,循喉咙[4]

8 足阳明胃经循行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目内眦,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经下颌角上行过耳前,沿发际,到额前神庭穴。其下行支脉沿喉咙向下后行,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其直行主干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另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经气于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4]

(1)足太阳膀胱经部分:起于迎香穴,上交鼻根两旁,约过足太阳膀胱经之睛明穴,分下循鼻外,始交于足阳明之承泣穴。

(2)足阳明胃经部分:由承泣穴直下四白、巨髎穴,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之地仓穴。

(3)任脉部分:从地仓穴环绕唇下,交任脉之承浆穴(颏唇沟中)。却循脸颊后下廉,复交本经之大迎穴。

(4)足阳明胃经部分:由大迎穴出循颊车穴,上行耳前,过客主人穴(上关穴),交足少阳胆经。

(5)足少阳胆经部分:合足少阳胆经循发际至额颅两旁之悬颅穴,颔厌穴,复交足阳明胃经。

(6)足阳明胃经部分:还足阳明胃经之头维穴、下关穴。在此其支者行大迎穴,在前行循人迎、水突穴,循喉咙入缺盆穴。下膈、属胃、络脾,散布脏腑。其直者从缺盆穴直行气户、库房、屋翳至乳根穴。下廉不容、梁门、天枢、大巨、水道诸穴,入气街穴。至此前支者起于胃口,属胃、络脾,下循腹里,下行至气街中而合。

(7)冲脉部分:足阳明胃经本经与旁支在气街穴会合后,再合冲脉而上行。

(8)足阳明胃经部分:足阳明胃经直下本经者,再入大腿根部髀关穴,伏兔、阴市、梁邱诸穴,下膝膑中犊鼻穴,循足三里、丰隆穴,再循解溪下足跗之冲阳穴,经陷谷、内庭穴,入次趾趾外间。

(9)足太阴脾经部分:其别支循跗上,入大趾、二趾间之厉兑穴,出其端。交于足太阴脾经也。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喉,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本经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厉兑(井)。

[交会穴] 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语译: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挟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

颈部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胸腹部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挟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腹内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外行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小腿部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足部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间,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8.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足阳明脉:循胻中,上贯膝中,出股,夹少腹,上出乳内廉,出嗌,夹口以上,之鼻。

[阴阳本]足阳明脉:系于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膑,出鱼股之(上)廉,上穿乳,穿颊,出目外廉,环颜□。

8.3 《针灸学》

[5]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任脉)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足少阳经),沿着发际,到达前额(神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2足趾外侧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端。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见下图)。

足阳明胃经循行路径

1.起子鼻之交頞中

2.旁纳太阳之脉

3.下循鼻外

4.入上齿中

5.还出挟口环唇

6.下交承浆

7.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

8.循颊车

9.上耳前,过客主入

10.循发际11.至额颅

12.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

13.入缺盆

14.下膈

15.属胃络脾

16.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

17.下挟脐,入气街中

18.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19.以下髀关

20.抵伏兔

21.下膝膑中

22.下循胫外廉

23.下足跗

24.入中指(按:指应作趾,以下足经均同)内间(按:应作次指外间)

25.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

26.下入中指外间27.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8.4 《中医大辞典》

足阳明胃经自鼻翼两旁起始,上至鼻根中,在内眼角处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沿鼻外侧(承泣、四白、巨髎)下行,入上齿中,回出来夹着口的两旁,环绕嘴唇,向下交会于任脉的承浆穴;然后退回来沿着下颌的后下方,浅出于本经的大迎穴,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至耳前,经过足少阳胆经的上关穴,沿鬓发边际,上抵头角(头维),行至额前(神庭)。它下行的支脉,从大迎穴前边直下人迎,沿喉咙,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深入体腔,贯穿膈肌,入属胃府,联络脾脏。它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部内侧向下夹着脐的两旁,进入到腹股沟(气街)部。它在腹内的一条支脉,从胃下口的幽门部开始,经腹至气街与外行的主干会合。自此合而下行,经大腿前边的髀关、伏兔,下至膝膑中,再向下沿胫骨外侧,走向足背,进入中趾内侧(厉兑)。另有一条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向下到中趾外侧。它的又一条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至足大趾的内侧端(隐白)。脉气由此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5]

8.5 《中国针灸学词典》

本经从鼻旁迎香开始,上至鼻根中,向旁边交会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出来夹口旁的地仓,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任脉的承浆穴,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的大迎,过下颌角前下方的颊车,向上经耳前、鬓发前缘,到头角部的头维,再到前额中部,它的下行支脉,从大迎穴前直下颈动脉搏动处的人迎,沿着喉咙,进入锁骨上窝,向下贯穿膈肌,入属胃腑,联络脾脏;它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中,挟脐两旁天枢下行,进入到腹股沟动脉部的气冲;它在腹内的一条支脉,从胃下口开始,经腹腔到腹股沟与外行的主干合而下行,经髋关节前的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的伏兔,下向膝髌中,沿胫骨外侧,到足背部的冲阳,再经中趾内侧趾缝,出其末端厉兑;另有一条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并出其末端;它的又一条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走到大趾的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5]

8.6 《中医药学名词(2004)》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目内眦,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经下颌角上行过耳前,沿发际,到额前神庭穴。其下行支脉沿喉咙向下后行,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其直行主干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另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经气于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5]

9 足阳明胃经腧穴

足阳明胃经腧穴主要分布在头面部、颈部、胸部第2侧线(前正中线旁开4寸)、腹部第2侧线(前正中线旁开2寸)、下肢的前外侧面、足背、第2趾外侧。起穴为承泣,止穴为厉兑,左右各45穴[6]

9.1 本经腧穴

足阳明胃经共有45个穴位,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外侧面,30个穴位在腹、胸部和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7]

阳明象征阳气极盛的经络,故在适应力量上,对里热和实证就容易发挥它的特点。

足阳明胃经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冲阳

9.2.2 络穴

丰隆

9.2.3 郄穴

梁丘

9.2.4 募穴

大肠募穴:天枢

9.2.5 五输穴

井穴(金):厉兑

荥穴(水):内庭

输穴(木):陷谷

经穴(火):解溪

合穴(土):足三里

9.2.6 下合穴

大肠:上巨虚

胃:足三里

小肠:下巨虚

9.2.7 交会穴

●所属经  √交会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任脉

督脉

阴跷脉

阳蹻脉

阳维脉

冲脉

承浆

上脘

中脘

神庭

水沟

大椎

睛明

上关

颔厌

悬厘

承泣

巨髎

地仓

下关

头维

气冲

迎香

9.3

部位:厉兑[8]

腧穴:厉兑[8]

9.4

颊下,挟[8]

腧穴:人迎[8]

9.5 根(井穴)

厉兑[8]

9.6

颡大(钳耳)[8]

10 足阳明胃经经脉病

患足阳明胃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面、鼻、齿、喉以及脑病,肠胃病、发热病,有下列病候:胃痛、偏瘫、时常打哈欠、听大声易惊吓、心跳动快速、发狂、腹胀鸣叫、温邪犯肺、感冒、发热寒、流清鼻涕、流鼻血、口歪、唇生疮、颈肿喉痛、易饥饿、胃中寒胀满等。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语释】

本经有了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溲溲战抖发冷,喜欢伸腰,屡屡呵欠,颜色暗黑。病发时,就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独自关闭门窗而睡。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响,腹部胀满。这还可发为小腿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穴能主治有关"血"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躁狂,疟疾,温热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喎,唇生疮疹,颈部肿,喉咙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气冲穴部)、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热,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则消化强而容易饥饿,小便颜色黄。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冷、寒战,胃部寒冷则感到胀满。

10.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其病:病足中指废,胻痛,膝中肿,腹肿,乳内廉痛,腹外肿,痛,鼽衄,数欠,热汗出,脞瘦,颜寒。诸病此物者,皆灸阳明脉。

[阴阳本]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喜信(伸)数欠,颜黑,病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惕,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骭蹶(厥)。

是阳明脉主治其所产病:颜痛,鼻鼽,颔颈痛,乳痛,肩痛,心与胠痛,腹外肿,肠痛,膝跳,跗上痹,为十二病。

10.3 《针灸学》

足阳明胃经主要病候为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症[9]

10.4 《中医大辞典》

足阳明胃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洒洒恶寒,面色发黑,癫狂,腹胀,鼻塞,衄血,口㖞颈肿,喉痛,颈部肿痛,沿胸、乳、股、胫外侧及足背部本经脉过处皆痛,饮食不化或消谷善饥等[9]

10.5 《中国针灸学词典》

足阳明胃经发病的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的疾患、头面五官的疾患、精神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腹胀满、水肿、胃脘痛、恶心呕吐、饮食不化或消谷善饥、寒热、疟疾、癫狂、鼻塞、衄血、口喁、唇口生疮、颈肿、喉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9]

11 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病证

足阳明胃经腧穴可治疗胃肠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头、眼、鼻、口、齿等器官病症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胃痛,腹胀,呕吐,泄泻,鼻衄,牙痛,口眼涡斜,咽喉肿痛,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等。

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和头面、目、鼻、口齿病和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9]

足阳明胃经腧穴临床多用于治疗胃肠病、神志病、血病、咳喘、头面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9]

足阳明胃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  位

主  治

承泣 *

目赤肿痛

四白*

目赤肿痛,口眼㖞斜

巨髎

口眼㖞斜、鼻衄、齿痛

地仓*

口㖞

大迎

口㖞、颊肿,齿痛

烦车*

口㖞、颊肿、齿痛、牙关紧闭

下关*

口㖞、齿痛、耳聋、牙关紧闭

头维*

侧头

头痛,目疾

头面部:头面、目,鼻、口、齿病

人迎

咽喉肿痛,气喘

水突

咽喉肿痛、气喘

气舍

咽喉肿痛

缺盆

咳喘、咽喉肿痛

气户

咳喘

库房

咳嗽,胸胁胀痛

屋翳

咳嗽,乳痈

肩窗

咳嗽、乳痈,胸胁胀痛

乳中

(禁针灸)

乳根

咳嗽,胸痛、乳汁少

颈胸部:喉、胸、肺疾患

不容

上腹

胃痛、呕吐,腹胀

承满

上腹

肠鸣、腹胀,胃痛

粱门*

上腹

食欲不振、胃痛

关门

上腹

肠鸣,泄泻,腹痛

太乙

上腹

胃痛,癫狂

滑肉门

上腹

呕吐.癫狂

天枢*

上腹

痢疾.肠鸡、腹胀、绕脐痛

上腹部。胃肠痛,神志病

外陵

下腹

腹痛,疝气

大巨

下腹

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疝气

水遭

下腹

小便不利,疝气

归来*

下腹

月经不调、疝气

气冲

下腹

月经不调、阳痿、疝气

下肢部:前阴病、妇科病

髀关

大腿

下肢痿痹

伏兔*

大腿

下肢痿痹

阴市

大腿

下肢痿痹

粱丘*

大腿

胃痛、膝痛

犊鼻

膝痛麻木

膝上部:下肢局部疾患

足三里*

小腿

胃痛,腹胀、泄泻、便秘,膝胫肿痛、全身性强壮要穴

上巨虚*

小腿

肠鸣、泄泻、腹胀,肠痈

条口

小腿

下肢痿痹

下巨虚*

小腿

小腹痛、下肢痿痹、乳痈

丰隆*

小腿

呕吐、便秘、痰多、咳嗽、眩晕、癫狂

小腿部:胃肠病、神志病

穴名

部  位

主  治

解溪*

头痛、癫狂

冲阳

足背

口眼㖞斜

陷谷

足背

目赤肿痛、肠鸣腹痛、热病

内庭*

足背

口㖞,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痢疾

厉兑

趾端

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足部:头面、目、鼻、口、齿、咽喉病,胃肠病,神志病,热病

主治对比:

(1)头部穴

(2)躯干部穴

(3)下肢部穴

本表据《针灸甲乙经》而列。

本经“洒洒振寒”、“温淫、汗出”是指寒热症候,在腧穴主治症中多称“寒热”、“淫泺”、“热病”。阳明与热病关系最大,但热病的性质各有不同,如头维为“头痛寒热”,乳根为“乳痈寒热”等。

热盛见狂躁,本经形容惊狂的词语颇长,在主治症中多用简略的说法,如上巨虚、内庭、厉兑各条作“恶人与木音”等。

“贲响”意指肠胃鸣响,《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解释为“风寒客于肠胃之中”;《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说“在经之时,洒淅善惊……;在肠之时,贲响腹胀”也是指本经疾病。腧穴主治症中有“肠鸣”而无“贲响”,其意义当相同。“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胃中寒,则胀满”,这些都属肠胃症状,可知肠胃是本经主治的重点。

其余为口、鼻、颈、喉部病症,均属外经病。

“颜黑”是本经较为特殊的病症,在经穴主治中仅见于解溪:“风水,面跗肿、颜黑”;或疑“颜黑”不应作阳明的主症,而应当以面赤的热证为主,解溪又主治“风从头走足,面目赤,口痛……”等。《黄帝内经素问·厥论》“阳明之厥……面赤而热”,可证。

12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按:此可为本经主血病作解。)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也…在经之时,洒淅喜惊,…在肠之时,贲响,腹胀。(按:此可为经证、腑证作解。)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按:此篇分论邪在五脏及其治法,脾胃合为一。)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按:此篇论五脏六腑胀。)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按:此篇论六腑病取用下合穴。)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内,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按此篇论六经热病。)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光大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按:此篇分论六经及五脏疟。)

《黄帝内经素问·咳论》: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按:此篇论咳涉及五脏六腑。)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能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按:此篇论手足六经厥及厥逆。)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按:此篇论六经终,应手足上下合参。)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叁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本经自鼻翼两旁起始,上至鼻根中,在内眼角处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沿鼻外侧(承泣、四白、巨髎)下行,入上齿中,回出来挟着口的两旁,环绕嘴唇,向下交会于任脉的承浆穴;然后退回来沿着下颌的后下方,浅出于本经的大迎穴,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至耳前,经过足少阳胆经的上关穴,沿鬓发边际,上抵头角(头维),行至额前(神庭)。它下行的支脉,从大迎穴前边直下人迎,沿喉咙,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深入体腔,贯穿膈肌,入属胃腑,联络脾脏。它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部内侧向下挟着脐的两旁,进入到腹股沟(气街)部。它在腹内的一条支脉,从胃下口的幽门部开始,经腹至气街与外行的主干会合。自此合而下行,经大腿前边的髀关、伏兔、下至膝膑中,再向下沿胫骨外侧,走向足背,进入中趾内侧(厉兑)。另有一条支脉,从膝下3寸(足叁里)处分出,向下到中趾外侧。它的又一条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至足大趾的内侧端(隐白),脉气由此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1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3.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8.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4.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6.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