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经络现象

目录

1 拼音

zú yáng míng jīng luò xiàn xiàng

2 典型足阳明经络现象

陈某 男 3岁 1974年初诊

右胃经扁平苔癣

病期五个月,淡红色表面光滑丘疹,沿胃经排成带状,从右膝眼至历兑穴。

3 足阳明经络现象和现代研究摘录

1. 一名患者足第二趾破伤后,出现沿胃经分布的湿疹。皮损为红色丘疹,宽1~3厘米,部分融合形成浸润性红斑,从厉兑经解溪,沿小腿前方上行,在下巨虚斜走丰隆,然后又折回足三里。

2. 对一名患者针刺左侧足三里穴时,针感直达左第二趾端的厉兑穴。再针刺该趾皮肤时发现刺痛觉减退。约10分钟后,从足三里至第二趾出现圆形淡红色米粒大小之点,与胃经循行路线一致。

3. 对一名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患者针刺下巨虚时,出现一条传至患部(耳前部)的感传带。用弹簧棒和钾离子测痛仪在感传带上还测得一条耐痛阈增高的痛觉迟钝带,与主诉的感传路线基本符合,只是痛觉迟钝带比感传带稍宽。

4. 在一患者厉兑穴上通电5分钟后,显性感传线沿胃经路线到达犊鼻水平就不再上升。沿梁丘、伏兔、髀关、气冲、天枢、乳中、库房等穴位水平的垂直线再施加叩击,当叩击点达到这些穴位时,患者有明显的麻胀感,并迅速向受刺激的厉兑穴放射。这些阳性叩击点的连线,即胃经的隐性感传线。除乳中穴水平的阳性叩击点稍偏于经典穴位内侧外,隐性感传线基本符合经典的胃经循行路线。当停止电刺激5分钟后,主诉的显性感传线消失。再叩击膝部上、下各穴位水平时,叩击阳性点到伏兔水平趋于消失,且各点的麻胀感较通电激发时明显为弱,放射距离也较短。

5. 针刺足三里时,如果针感向腹部和胃脘部传导,胃电图上即出现向上的波峰,愈接近胃部感传愈强,慢电位波幅愈高。如果针感向肢端放射或传导,慢电位波幅虽然也有变化,但不如前者显著,波形也不规则。

6. 用核素示踪显像法观察到,偏瘫患者胃经迁移速度减慢,移行长度缩短,潜伏期延长,与健康人胃经相比有显著差异。

7. 有人在一名典型的循经感传显著者身上观察到,小腿部胃经的电泳显示图与该处浅表淋巴管的分布是一致的。把解剖学上的淋巴管系和经络相比较,可以看到胃经在胸和腹部同上腹壁淋巴管、下腹壁淋巴管及胸骨淋巴管相一致;在腿上与胫前淋巴管相一致;在头和颈部与来自颌下淋巴结、耳前淋巴结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淋巴管相一致。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