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麻

目录

1 拼音

zǔ shī má

2 《*辞典》:祖师麻

2.1 出处

《陕西中药志》

2.2 拼音名

Zǔ Shī Má

2.3 来源

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

2.4 原形态

直立落叶小灌木,高达50厘米或较高,通体平滑无毛。根红黄色。小枝绿色或紫褐色。叶互生,常集生于小枝梢端;倒披针形,长3~6厘米,先端尖或钝,全缘,基部长楔形,下延成极短的柄,上面绿色。下面被粉白色霜。顶生头状花束,有花3~8朵,着生于光滑无毛的短梗上;无苞片;花被黄色,筒部长6~8毫米,裂片4,尖形,长约为筒长之半;雄蕊8,2列,着生于花被管的近顶部;子房1室。浆果卵形,鲜红色。花期6月。果期7月。

2.5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疏林中。分布陕西、甘肃、四川、青海等地。

2.6 性状

干燥根皮,呈带状,宽1~2厘米,边缘内卷成筒状,外表灰棕色至紫棕色,有纵皱及横纹,栓皮易开裂脱落。内表面浅黄色至淡棕色,光滑,有纵纹理。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富纤维性。气微,味微酸苦。

同科植物结香(参见"梦花"条)和陕西瑞香的根皮及茎皮亦同等入药。

2.7 性味

《陕西中药志》:"辛苦,温,有小毒。"

2.8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痛散瘀。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胃痛,跌打损伤。

①《陕西中药志》:"止痛,散血,补血,有麻醉性。用于跌打损伤,周身疼痛,头痛,心胃痛,腰腿痛。又治四肢麻木。"

②《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治感冒,风湿疼痛,中风麻木,半身不遂,皮肤痒疹。"

2.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煅研为散。

2.10 附方

①治心胃疼痛:祖师麻一钱五分,甘草三钱。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②治腰腿疼痛:祖师麻、防风、土青木香、羌活、独活、透骨消、乳香、小茴、甘草,黄酒煎服;女加四物汤,男加四君子汤。(《陕西中药志》)

③治四肢麻木:祖师麻三钱,水煎,煮鸡蛋十个。每日早晚各吃一个,并喝汤一、两口(冬天用较好)。(《陕西中草药》)

④治风寒感冒:祖师麻二钱,生姜、葱白为引。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2.11 临床应用

治疗关节炎:将祖师麻制成20%祖师麻醑,用纱布四层浸透,敷于患处,盖一层塑料布后包扎。10~30分钟后,局部有热感、灼痛;4~6小时后出现水泡。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泡内积液,经3~5天泡皮结痂脱落。以后根据病情再敷,一般2~4次即可。或用祖师麻细粉200克,加凡士林800克,调成软膏,取适量敷于患部。上盖塑料布,包扎。约6~8小时局部出现水泡,处理方法同上。亦可制成20%祖师麻膏药,用时将其烤热,待温贴于患部。贴敷30小时后,局部出现痒感、热感、红丘疹、渗出液,于第5~6天揭去膏药。待局部症状消失后,根据病情再贴,一般贴2~3次。共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0例,良性关节炎38例,外伤性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腰痛、肌肉痛11例;结果共治愈66例(占59.5%),好转38例(占34.2%),无效7例(占6.3%)。祖师麻作为发泡剂,可使局部循环改善,起到祛瘀活血,舒通血脉的作用。用药后如局部无反应,则疗效不佳。治程中少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皮疹、发热、嗜睡,但均无不良后果,停药数日自行消失。醑剂和软膏局部反应较重,适用于较重患者;膏药适用于老年体弱、儿童、妇女等的腰腿痛。本品对皮肤、粘膜有穿透力,加工制作时须注意防护。

2.12 摘录

《*辞典》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