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

目录

1 拼音

zú shào yīn shèn jīng

2 英文参考

kidney channel of foot-Shaoyi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eridian of foot-shaoyi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aoyin Kidney Channel of F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haoyin Kidney Meridian of F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足少阴肾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代号KI[2]。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2]。五行属水[2]。《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王注引《黄帝内经灵枢》文作“斜趣”)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人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本经从足小趾下边开始,斜行到足心中的涌泉,出于舟骨粗隆前下的然谷,沿着内踝的后方行走,分支进入足跟中,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行走,出腘窝内侧的阴谷,再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穿脊柱,属于肾脏,联络于膀胱;其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喉咙,到舌根两侧;它的支脉,从肺出来,联络于心,流注到胸中,经气于此处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2][3]

足少阴肾经共廿七穴,原穴为太溪穴,络穴为大钟。为阴气初生经络,与膀胱相表里,主里症虚症。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3]。单侧计27穴[3]

足少阴肾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3]。如:面色灰黯、遗精、尿赤、气短、唾血、眼花、心悸、惊惕、黄疸、泄泻、口干、咽肿或干痛、喜卧、足痿无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3]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6 足少阴肾经属络的脏腑

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4]

7 足少阴肾经联络的器官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4]

8 足少阴肾经循行路径

足少阴肾经

(1)足太阳膀胱经部分:足少阴肾经起自足太阳膀胱经小趾下之至阴穴,斜趋足心涌泉穴。

(2)足少阴肾经部分:由涌泉穴出然谷穴之下,循内踝后太溪穴,别支者入跟中大钟穴,循行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穴,上腓小腿内筑宾穴,出腘内廉阴谷穴,上股内后廉横骨穴,内贯脊属肾络膀胱。

(3)足少阴肾经部分:其直者从肾外行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等穴。入内贯肝与膈,外循幽门、步廊、神封、灵虚、神藏、彧中、俞府等穴,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根而终。

(4)手厥阴心包经部分:由足少阴肾经入肺后,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以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循行路线:
  1. 起于小趾之下

  2. 趋足心

  3. 循内踝上股

  4. 贯脊属肾

  5. 入络膀胱

  6. 上膈入肺

  7. 循喉咙

  8. 挟舌本

  9. 其支从肺出络心

足少阴肾经经别循行路径图


8.1 《中医大辞典》

足少阴肾经自足小趾的下边起始,斜行到足掌心中(涌泉),出行到然骨(舟骨粗隆)的下面,沿着内踝后方,分布在足跟中,由此向上在三阴交处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相会,然后行至腓肠肌内,浅出胭窝内侧(阴谷),沿大腿内侧后边向上,穿过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4]。它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气管喉咙,到舌根两侧[4]。它的支脉,从肺脏出来,联络心,流注到胸中[4]。脉气由此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4]

8.2 《中国针灸学词典》

足少阴肾经从足小趾下边开始,斜行到足心中的涌泉,出于舟骨粗隆前下的然谷,沿着内踝的后方行走,分支进入足跟中,上沿小腿内侧行走,出胭窝内侧的阴谷,再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穿脊柱,属于肾脏,联络于膀胱;其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喉咙,到舌根两侧;它的支脉,从肺出来,联络于心,流注到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4]

8.3 《中医药学名词(2004)》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4]。其直行主干从肾分出,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4]。其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经气于此处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4]

9 足少阴肾经经穴

9.1 本经腧穴

起自足底前中部陷凹处之涌泉穴(井穴),由足底往上缘内踝侧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之然谷穴(疗穴),再行内踝往后五分跟骨陷中之太溪穴(原穴),再行足跟后跟中大骨上两筋间之大钟穴,再行太溪穴下一寸内踝下之水泉穴,在足内踝正下凹陷为照海穴(疗穴),内踝后上二寸许陷中为复溜穴(经穴),复溜前胫骨后为交信穴,内踝后上五寸为筑宾穴,再绕后跟侧上行经三阴交,沿后小腿中线经后膝部腘窝内侧之阴谷穴(疗穴)。从阴谷穴上行后,由大腿内侧入腹、阴部上横骨中旁五分之横骨穴,循行至脐下四寸为大赫穴,脐下三寸为气穴(功穴),脐下二寸为四满穴,脐下一寸为中注穴,脐中旁五分为肓俞穴,上行二寸为商曲穴,上三寸为石关穴,上四寸中脘五分旁为阴都穴,上五寸为通谷穴,脐上六寸为幽门穴,从幽门循上行第六肋间去中线二寸为步廊穴,再上行为神封、灵虚、神藏、彧中穴,最后达第一肋间任脉璇玑旁二寸之俞府穴。

足少阴肾经经筋图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太溪

9.2.2 络穴

大钟

9.2.3 郄穴

水泉(足少阴肾经郄穴),交信(阴蹻脉郄穴),筑宾(阴维脉郄穴)

9.2.4 五输穴

井穴(木):涌泉

荥穴(火):然谷

输穴(土):太溪

经穴(金):复溜

合穴(水):阴谷

9.2.5 交会穴

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

经名

穴名

足少阴肾经

任脉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督脉

冲脉

阴蹻脉

阴维脉

足少阳胆经

关元

中极

三阴交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照海

交信

筑宾

长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9.2.6 八脉交会穴

照海(通阴蹻脉)

9.3

部位:背俞与舌下两脉[5]

腧穴:肾俞、廉泉[5]

9.4

部位:内踝上下3寸中[5]

腧穴:交信,复溜[5]

9.5

涌泉[5]

9.6

廉泉[5]

10 经脉病

患足少阴肾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生育、小腹、肠病,与喉咙、肺疾病有关,有下列病候:饥不思食、面黑、咳唾带血、喘息、目昏、心跳快、口中热、舌干、咽肿、喉间干痛、心烦、黄疸、痢疾、脊股内侧后缘痛、萎废不振、厥冷、嗜睡、足心发热。

10.1 《中医大辞典》

足少阴肾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饥不欲食,面色发黑,喘息气逆,咳唾有血,目花,心悸,惊恐;口舌干燥,咽喉肿痛,心烦心痛,黄疸肠游,脊柱、大腿内后廉痛,下肢肌肉萎缩,足底灼热疼痛等[5]

10.2 《中国针灸学词典》

足少阴肾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5]。如:面色灰黯、遗精、尿赤、气短、唾血、眼花、心悸、惊惕、黄疸、泄泻、口干、咽肿或干痛、喜卧、足痿无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5]

11 足少阴肾经腧穴主治病证

足少阴肾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    治

涌泉*

足心

咽喉肿痛、小便不利、便秘、昏厥、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狂

然谷*

月经不调、遗精、咳血、消渴

太溪*

咽喉肿痛、咳血、月经不调、齿痛、失眠、耳鸣

大钟

癃闭、遗尿、便秘、足跟痛、痴呆

水泉

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

照海*

咽喉干痛、月经不调、便秘、癫狂、失眠

足部:妇科、前阴、肠、肺和咽喉疾患

复溜*

小腿

腹胀、泄泻、水肿、盗汗、热病汗不出

交信

小腿

月经不调、阴挺

筑宾

小腿

疝气、呕吐、小腿疼痛、癫狂

阴谷

膝腘

阳痿、崩漏、小便不利

小腿部:妇科、前阴、肠疾患

横骨

下腹

遗精、小便不利

大赫*

下腹

遗精、带下

气穴

下腹

月经不调、泄泻

四满

下腹

月经不调、疝气,腹痛

中注

下腹

月经不调,便秘

下腹部:妇科、前阴、肠疾患

肓俞

上腹

腹痛、便秘

商曲

上腹

腹痛、便秘、泄泻

石关

上腹

呕吐、腹痛

阴都

上腹

腹胀痛

腹通谷

上腹

呕吐、腹痛

幽门

上腹

腹痛、呕吐、泄泻

上腹部:胃肠疾患

步廊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神封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灵墟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神藏

咳嗽、气喘、胸痛

彧中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俞府

咳嗽、气喘、胸痛

胸部:胸、肺疾患

12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9.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