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献:
- 坐臀生
坐臀生 病证名。亦名坐生。见《张氏医通》卷十:“儿臀先露,谓之坐臀生。”作者:
- 安徽省7~22岁学生腰围臀围及腰臀比的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描述安徽省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年龄特征,探讨儿童青少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方法以参加安徽省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8450名7~2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计算各个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百分位数、均数和标准差,通过两样本t检验分析各年龄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城乡7~22岁男生及女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
- 《孙文垣医案》:[卷五宜兴治验]少冢宰徐检老以贺寿而臀生痔痈(有发明)
少冢宰徐检老,以万历丁酉三月初旬,往贺长兴臧老夫人眉寿而发寒热,臀近肛硬处生一毒,红肿而痛,坐卧为艰,因归荆溪访治外科,即以针点开,插药线于内,涂以烂药,使脓血急溃,又于疮口上以生肌药敷之使易收口,可受谢而去,未半月,其傍之硬处,又红肿痛,寒热交作,几于成脓。以前医有功,遂复延之,至则又以向者之法治之,受谢而去。递医递患,递针而递插药,计其患者凡八遍,计其医之更者,如张。如鲁,如冯,凡八人,有陈
- 《银海精微》:[卷上]坐起生花
坐起生花者,此是内障。此症肝血衰,肝、肾二经虚也。六阳不举,故久坐伤血,起则头晕眼花,或前常见花发数般,或赤或黑或白,撩乱昏暗不明,良久乃定,瞳仁开大不清。此症宜补肝肾,或明目固本丸。不治,患久变为青盲内障,变为五风,难治之症也。固本丸只生熟二地黄、天门二冬,加人参也。\r坐起生花图\p05-c20a49.bmp\r问曰∶人之坐起眼前见花,数般茫茫如蝇翅者何也?答曰∶肝肾二经乏气也。经云∶肝肾之
- 《明目至宝》:[卷二眼科七十二证受疾之因]坐起生花
\r坐起生花图\p05-c17a63.bmp\r鹧鸪天坐起生花似碎星,头旋目暗耳虚鸣。要知此证因何得,肾脏谁知客热停。戒房色,质言呈,息心定意免灾生。补肝补肾还睛散,出入教君眼复明。此是心虚如水洗过一时无粪不久。宜服三花五子丸、镇肝散、还睛散、岩电散。《明目至宝》
-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之六]六十三·眼坐起生花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眼中别无所苦。惟久坐多时。忽然起后头旋。眼中黑花发昏。良久乃定。皆因肝肾俱劳受风。心脏热毒上冲。致有此疾。如治疗稍迟。以后变为青盲。宜服镇心丸、补肝散立效。诗曰∶眼中无别患蹲坐便生花初患头旋闷心肝风触他肾虚兼受热房事每频多镇心肝要补早服莫蹉跎任信年深后为灾可奈何更因诸疾作瞳子染沉镇心丸银液当取见成银箔以水银销之为泥合硝石银液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淘去盐石研细用之芎本人参细辛(各一两)石
- 臀位分娩及其并发症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臀位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1993~2003年收治的单胎臀位2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分娩方式及并发症进行探讨。结果其中64.7%施行剖宫产术,30.5%施行臀位助产术,4.7%施行臀牵引术。三种方式对比择期剖宫产者发生新生儿窒息、产伤、死胎、死产者相对较少,但发生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者相对较多。结论臀位应加强孕期管理及产时产后监护,掌握并适当地放宽剖宫产手
- 第四节 臀部
第四节 臀部 一、皮肤和浅筋膜 臀部皮肤较厚,具有丰富的皮脂腺和汗腺。 臀部浅筋膜发达,有厚层脂肪组织,其后下部厚而致密,形成脂肪垫,坐位时,可承受压力。臀部皮肤由臀上、中、下皮神经支配(图4-2、4-10) 1.臀上皮神经 来自第1-3腰神经后支,有三支,穿背阔肌腱膜,在骶棘肌外侧缘,越过髂嵴分布于臀上部皮肤。 2.臀中皮神经 来自第1-3骶神经后支,有三支,在髂后上棘与尾骨间连
- 派瑞松联合DTP照射治疗新生儿红臀的疗效及观察
派瑞松联合DTP照射治疗新生儿红臀的疗效。方法将本组红臀患儿分成外涂派瑞松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组(62例)和外涂派瑞松治疗对照组(6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P<0.01)。结论派瑞松联合DTP照射是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一种有效方法。【关键词】派瑞松;红外线照射;新生儿红臀;疗效新生儿皮肤菲薄、娇嫩,出生后又离不开尿布,臀部护理不当易引起尿布皮炎,称俗红臀。
- 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有效方法探讨
泻时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其二由于尿布质地粗糙,带有深色染料;其三尿布洗涤不净、长期使用塑料或橡皮布等都可导致红臀[1]。另外据临床观察蓝光治疗的患儿红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儿,可能与蓝光产生大量热量致臀部皮肤损伤有关。另据报道皮肤霉菌感染好发于新生儿,其皮损特征与新生儿红臀相似[2]。 据临床观察新生儿红臀可分为两种:一种臀部表现为皮肤潮红、伴有散在的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或脓点;另一种
- 臀肌注射安全区的选择和注射深度的研究进展
满,大血管、神经干较少,并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淋巴管网,对药物吸收较快,具有安全、方便、见效快的特点,易被病人接受,是理想的给药途径。在临床各种药物注射中,以臀部肌内注射应用最多。尽管肌内注射在临床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并发症屡有发生,已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怎样才能避免臀肌注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除了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外,更要准确掌握注射深度。为此,本文就近年来对臀肌注射区
- 臀三角的应用解剖
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解剖学杂志,1989,12(3):213.[4]李富德,孙天恩,马任华,等.臀三角的确定及临床应用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1993,2(2):11-12.[5]叶斌,于光生,苗华,等.髋关节后侧入路应用解剖[J].解剖与临床,2006,11(3):149-151.[6]徐辉,张洪,王金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所置神经损伤[J].中华骨科杂志,1994,14(5):268-
- 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与腰臀围及腰臀比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超重肥胖症生长和发育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儿童超重肥胖与许多成年期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腰围及腰臀比(WHR)与内脏脂肪堆积密切相关,随着WHR增加,患者病死率及心血管疾病危险性也随之增加。本文对1289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腰臀围及腰臀比的研究,以了解体内脂肪中心性分布状况,为预防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臀部]臀痈
【方歌】肾痈证属膀肪经,坚硬闷肿湿热凝,肉厚之处迟溃敛,最宜红活高肿疼。【注】此证属膀胱经湿热凝结而成。生于臀肉厚处,肿、溃、敛俱迟慢。初宜隔蒜片艾灸,服仙方活命饮消之;不应者,即服透脓散,脓熟针之。溃后,内外治法俱按痈疽溃疡门。方剂: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仙方活命饮、透脓散(俱见肿疡门)《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 《外科心法要诀》:[卷九臀部]臀痈
臀痈证属膀胱经,坚硬闷肿湿热凝,肉浓之处迟溃敛,最宜红活高肿疼。【注】此证属膀胱经湿热凝结而成。生于臀肉浓处,肿、溃、敛俱迟慢。初宜隔蒜片艾灸,服仙方活命饮消之;不应者,即服透脓散,脓熟针之。溃后,内外治法俱按痈疽溃疡门。\r臀痈图\p04-34a176.bmp\r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仙方活命饮透脓散俱见肿疡门《外科心法要诀》清吴谦等公元1742年
- 抗精神病药致静坐不能的相关研究
探讨抗精神病药(APD)致静坐不能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临床标准化评定工具对26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3个月的观察研究。结果:静坐不能发生率为23.5%,不伴焦虑症状者为36.1%。发生时间在治疗后4周内及下午、晚上较多(P<0.01);静坐不能组的APD治疗剂量、治疗前BPRS评分较低(P<0.05或P<0.01);静坐不能评分与各临床变量无显著相关性。单发组与伴发组临床资料有一
- 婴儿尿布疹的预防与治疗
[摘要]尿布疹是婴儿臀部的一种炎症,是由于尿布被粪便、尿液污染后分解产生氨,刺激和损伤皮肤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婴儿皮肤娇嫩,对洗涤剂和柔顺剂过敏而产生。主要表现为:臀红、皮肤上有红色斑点状疹子,甚至溃烂流水,患儿易哭闹,烦躁不安、睡睡不佳。治疗方法:在尿布疹严重时暂不用尿布,让孩子的臀部暴露在空气中;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尿布,如果使用也应勤换尿布,最好使用纯棉的尿布;勤把尿,以免尿液浸湿皮肤。治疗用药
- 中药熏蒸配合闭式松解术及当归注射液痛点封闭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自制中药熏蒸、配合闭式松解术及当归注射液痛点封闭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8月,采用自制中药熏蒸、配合闭式松解术及复方当归注射液痛点封闭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06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个月。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原有症状均得到缓解,治疗后3~12个月无复发,恢复正常工作。结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
- 《胎产心法》:[卷之中]临产须知十四则
,则手足青硬,难以送入而子必伤。切不可误听凶妇用刀断儿手足,一动刀刃,子必腹中乱扰而伤母矣。世有用针刺儿手足者,有治逆产用手抓儿足心者,予谓恐儿惊缩,有伤触母心之虞,不若盐涂为便也。如坐产臀先露者,世俗为坐臀生。令产母仰卧,亦如前法抹油推入。候儿转运扶正,然后用力送出。或于当高处,牢系手巾一条,令产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舒伸,以开生路,儿即顺生。如碍产,乃门户俱正,儿亦露顶而不下者。此必脐带绊住儿
- 赛肤润在防治社区婴儿红臀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赛肤润预防社区婴儿红臀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林和街社区363例出院时臀部皮肤无异常的足月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护臀霜组、赛肤润组三组。对照组指导家属常规护理不涂任何药物,护臀霜组和赛肤润组常规护理后分别涂药,观察婴儿红臀发生情况及发生轻度红臀继续涂药后的愈合时间。结果赛肤润组及护臀霜组婴儿红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且赛肤润组低于护臀霜组(P<0.05)。赛肤
- 抗精神病药致静坐不能的临床研究
探讨抗精神病药(APD)致静坐不能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标准化评定工具对26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进行3个月的观察研究。结果 静坐不能发生率为23.5%,不伴焦虑症状者为36.1%。发生时间在治疗后4周内及下午、晚上较多(P<0.01);静坐不能组的APD治疗剂量、治疗前BPRS评分较高(P<0.05或P<0.01);静坐不能评分与各临床变量无显著相关性。单发组与伴发组临床资料有一
- 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解剖分析及治疗结果
右髋仍有弹响,臀部较术前有发育,但比同龄儿童为瘦小。2讨论2.1该病的发病机制分析多数学者认为此病的发生可能与反复多次臀部肌注药物有关。潘少川[1]认为药物本身的刺激和注射部位的轻度感染可能是肌肉发生挛缩的原因。史颖奇[2]等同意肌肉纤维变性的原因是“个体存在易发生纤维变性的因素及不正常的反复多次注射”的说法,并认为在反复注射后,因水肿出血,也许是化学性炎症,使局部受压缺血,而呈进行性的肌纤维变
-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CO中毒所致臀部深溃疡
,1个月后转至我院治疗。检查见:右臀部外上象限可见1处10.0cm×11.0cm创面,局部红肿,渗出,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组织坏死,深达骨组织。入院后予每日换药处理,并逐渐清除坏死组织。2周后肉芽组织生长好,仍有少部分骨组织及肌肉外露。予以设计以臀下动脉为蒂的皮瓣,皮瓣大小为13.5cm×17.5cm向外上旋转修复臀上部创面,缺损部分游离植皮覆盖。术后Ⅰ期愈合。随访2年,创面愈合好,无复发。术后正
-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
【摘要】目的总结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47例,手术治疗2例,症状均获缓解。结论本病主要靠症状、体征诊断,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下方tinel’s征阳性;利多卡因封闭试验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症状重,慢性疼痛或顽固性疼痛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手术治疗。【关键词】臀上皮神经;卡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由于臀上皮神经在穿过髂嵴部位受到卡压所产生的腰
- 足月臀位50例处理分析
儿死亡与处理方式的关系见表1。 表1围产儿与臀位处理方式的关系(略) 2讨论 2.1正确实行外倒转术,是减少臀位围产儿死亡的有力措施臀位在分娩过程中,颅骨不能变形重叠,胎头通过未扩张的产道易发生娩出困难,使产妇和胎儿发生危险,易使围产儿死亡,所以产前尽可能将臀位矫正过来,是减少臀位产及围产儿死亡的有效途径。本组资料50例足月臀位产妇,行外倒转术7例,头位分娩3例,成功率42.9%。说明在临
-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井口疽
(胁痈肚痈鱼口臀痈)生于心,名曰井口疽。生于胁,名曰胁痈。生于腹,名曰肚痈。生于手足腕,名曰穿骨疽。生于腿岔,名曰鱼口。生于臀,名曰臀痈。施治并如前法。《外科十法》清朱世杰公元1644~1911年
- 《医学心悟》:[卷六外科症治方药]井口疽
(胁痈肚痈穿骨痈鱼口臀痈)生于心,名曰井口疽。生于胁,名曰胁痈。生于腹,名曰肚痈。生于手足腕,名曰穿骨疽。生于腿岔,名曰鱼口。生于臀,名曰臀痈。施治并如前法。《医学心悟》清程国彭公元1644-1911年
-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四下部(十四)]臀痈
或问∶臀上生痈何如?曰∶肿高根浅为痈,肿平根深为疽,俱属足太阳经,湿热所致。宜服内托羌活汤、内托复煎散加羌活主之。胜金丹、黄木香散选用。壮实者,一粒金丹、八阵散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先贤云∶此疮当服补养之剂,若无补养之功;其祸多在结痂之后,治之难愈,切须戒谨,勿辍大补之剂。肿而不溃者,服台阁紫微丸。〔薛〕臀,膀胱经部分也,居小腹之后,此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太阳多血,气运难
- 体质测量中柔韧性的测量效度分析
【关键词】柔韧性;体质;统计学;学生保健服务 坐位体前屈是体质测量的重要指标,它所代表的测量属性——柔韧性是身体素质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柔韧性对人体运动非常重要,表现为自由圆畅的运动感和优美舒展的运动造型,良好的柔韧性也有助于防止运动者伤害的发生。在运动员选材、学生体质评定以及国民体质监测中,柔韧性都是必测指标。1996年7月原国家体委颁布的《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1
- 臀先露
【概述】臀先露(breechpresentation)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约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3%~4%。因胎头比胎臀大,且分娩时后出胎头无明显变形,往往娩出困难,加之脐带脱垂较多见,使围生儿死亡率增高,是枕先露的3~8倍。臀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有骶左前、骶左横、骶左右,骶右前、骶右横、骶右后6种胎位。【诊断】1.临床表现孕妇常感肋下有圆而硬的胎头。由于胎臀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常导致子宫收缩
- 《疡科心得集》:[卷中]辨臀痈骑马痈论
臀痈生于臀上胯下近大腿处,由太阳膀胱湿热流结,气血凝聚而成。形大如盘,肿阔盈尺,上覆其腰,下遮其胯。此为阴中之阴,务须宣热拔毒,大补气血,培养肾胃,滋补根源。如此,庶血易聚而脓易作,毒易出而热可宣。不然,经时累月,肿仍如故,疼痛日深。是以中年之后,犹虑患此。唯一见虚弱,即与滋补,可保终吉。若妄以清凉败毒,内服外敷,则气血得寒益凝,毒瓦斯不得外发,反致内攻,多致不救。治法∶如初起患上有头,红热坠重
- 痔疮Ⅱ号坐浴液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痔疮Ⅱ号坐浴液的质量标准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痔疮Ⅱ号坐浴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对150例痔疮患者应用该坐浴液进行治疗观察。结果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为0.98% n=5;治疗后痊愈15例,好转132例,无效3例。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该坐浴液疗效确切。 【关键词】痔疮Ⅱ号;坐浴液;质量控制;临床应用 痔疮Ⅱ号坐浴液是我院研制的由黄芩、黄
- 熏洗坐浴汤治疗痔疮120例
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因它疗效确切,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传统方法将药物多以煎煮熏洗,临床应用有诸多不便,目前许多学者将经验效方研制成了洗液或冲剂来熏洗,疗效尚佳。2002年7月~2004年4月我们将熏洗坐浴汤采用自动煎药包装机煎成袋装汤剂应用于临床,治疗痔疮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30例,男148例,女82例;年龄21~72岁,21~30岁35例,31
- 《炙膏肓腧穴法》:坐点坐灸法第七
坐炷下火时,令患人一根据点穴时,正坐伸臂、头、项、肩、背、手、足、腕、膝不得少有欹侧,伸缩改易。即及臂中举按用力轻重,亦常令匀。若一事稍异于前,胛骨便辄相近,覆闭灸穴艾炷,即在骨上;或胛骨开而相远,动争寸余,火气不入穴窍,徒受苦楚,无所益也。若不失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石用之云∶当觉臂中习习然也。)至数十壮后,或若腕中酸辛,若以机支,或用软帛于肘上腕中连束二臂,令缓急得
- 《普济方·针灸》:[卷八针灸门]坐点坐灸法第七
坐炷下火时。令患人一根据点穴时。正坐伸臂。头项肩背手足腕膝不得少有欹侧。伸缩改易。即臂中举按用力轻重。亦常令匀。若一事稍异于前。胛骨便辄相近。覆背灸穴艾炷。即在骨上。或胛骨开而相远。动争寸余。火气不入穴中。徒受苦楚。无所益也。若不失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至数十壮后。或若腕中酸辛。若以几支。或用软帛于肘上腕中。连束二臂。令缓急得所。亦能少助。盖手欲按而臂欲举。故腕中费力。
- 《外科心法要诀》:[卷九臀部]坐板疮
坐板疮在臀腿生,形如黍豆痒疼,暑湿热毒凝肌肉,初宜烫洗油捻烘。【注】此证一名风疳,生于臀腿之间,形如黍豆,色红作痒,甚则痛,延及谷道,势如火燎。由暑令坐日晒几凳,或久坐阴湿之地,以致暑湿热毒,凝滞肌肉而成。初宜芫花、川椒、黄柏熬汤烫洗即消;或毒盛痒痛仍不止者,宜用油缸青布三指宽一条,香油调雄黄末一钱,摊于布上,卷之燃着,吹灭焰头,向疮烘之,其痒痛即止,甚效。\r坐板疮图\p04-34a181.b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臀部]坐板疮
【方歌】坐板疮在臀腿生,形如黍豆痒焮疼,暑湿热毒凝肌肉,初宜烫洗油拈烘。【注】此证一名风疳,生于臀腿之间,形如黍豆,色红作痒,甚则焮痛,延及谷道,势如火燎。由暑令坐日晒几凳,或久坐阴湿之地,以致暑湿热毒,凝滞肌肉而成。初宜芫花、川椒、黄柏熬汤烫洗即消;或毒盛痒痛仍不止者,宜用油缸青布三指宽一条,香油调雄黄末一钱,摊于布上,拌之燃着,吹灭焰头,向疮烘之,其痒痛即止,甚效。《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
- 起坐生花
起坐生花 证名。即久坐突然起立时眼冒星花之证,见《古今医统》。又名坐起生花。该证因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证治准绳·杂病》有:“(目)内外别无证候,但其人动作少过,起坐少频,或久坐,或久立,久眠,久视,便觉头眩目花昏晕也。”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病,年老体衰者,可出现此证。治疗除查治眼疾外,应滋补肝肾,调养气血为主。作者:
-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卷之七侧图形十二症]臀痈
臀痈生于臀突之上,上近腰肾,下近大腿。由湿热相侵,气血凝滞而生,形大如盘,上肿其腰,下肿其胯,此为阴中之阳,因血结而气不通矣。宜宣热拔毒,大补气血之剂,浓脾胃,滋补根本,如此则脓易作,而热易宣。宜拔毒羌活饮、宣热连翘汤。不然经年月难愈。滋补之后,脓血既成,以长针开之,针孔内以芫花根插之,外用万灵膏贴之,内服人参败毒散,俟脓尽而自平矣,勿图速效,听信下工之言,以草药敷之,血得寒凉凝聚不行,以致数年
- 《外科心法要诀》:[卷九臀部]坐马痈
坐马痈属督脉经,尻尾略上湿热凝,高肿速溃稠脓顺,漫肿溃迟紫水凶。【注】此证生于尻尾骨略上,属督脉经,由湿热凝结而成。高肿溃速脓稠者顺;若漫肿溃迟出紫水者险。虚人患此,易于成漏。初宜艾壮隔蒜片灸之,以宣通结滞,令其易溃易敛,内服之药,与鹳口疽同。溃后内外俱按痈疽溃疡门。\r坐马痈图\p04-34a175.bmp\r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外科心法要诀》清吴谦等公元1742年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臀部]坐马痈
【方歌】坐马痈属督脉经,尻尾略上湿热凝,高肿速溃稠脓顺,漫肿溃迟紫水凶。【注】此证生于尻尾略上,属督脉经,由湿热凝结而成。高肿溃速脓稠者顺;若漫肿溃迟出紫水者险。虚人患此,易于成漏。初宜艾壮隔蒜片灸之,以宣通结滞,令其易溃易敛,内服之药,与鹳口疽同。溃后内外俱按痈疽溃疡门。又方: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 《丹台玉案》:[卷之六痈疽门]附臀痈
臀痈生于小腹之后。位远僻奥。气亦罕到血亦少来。凡生是痈者。乃湿热凝滞聚结。而成此毒也。《丹台玉案》明孙文胤公元1637
-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后阴部]臀痈门主方
臀痈五爪龙草连根捣汁,酒冲服,日进四五次,脓从大便出。未成者立消,已成脓者以渣敷上,立消。洗臀痈溃后并治股疮。苦参金银花白芷当归黑皮硝(各等分)绢包,砂铫内煎浓汁,先熏后洗。消臀痈。金银花(四两)甘草节(一两)熬膏,每日空心和酒服。渣留煎汤熏洗。《疡医大全》清顾世澄公元1644-1911年
- 婴幼儿臀红护理的新方法
般资料病例全部来自我院就诊的患儿,男婴42例,女婴38例;新生儿58例,婴幼儿22例,大部分婴幼儿收入院时臀部皮肤表现为发红或有皮疹,严重者见表皮剥脱糜烂或有溃疡面,小部分由于院内感染、护理不当而发生。 1.2引起臀红的原因(1)由于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嫩,防御功能不够完善,适应能力差,易受损伤而发生感染的[2]。(2)使用的尿布欠柔软,洗涤不干净,长期使用塑料布或橡皮布,或一次性尿布不透气,不
- 《外科启玄》:[卷之五]臀痈
\r臀痈\p04-a55a40.bmp\r臀上乃足太阳经。多血少气。盖精肉气血罕来。最痛。因见虚弱即当内托补其血气。如疮少向胯骨环跳穴者。兼足少阳经。少血多气更加引经药更妙。左右相同。承扶穴是也。《外科启玄》明申斗垣公元1604年
- 臀肌挛缩症的外科干预策略
(1)Ⅰ度:同时屈髋、屈膝90°时,强力内收,双膝可以并拢,但双侧股部无法交叉到对侧(跷“二郎腿”)。尖臀畸形不明显。Ober征弱阳性。Ⅰ度又可分为两个亚型,即IA和IB。IA较轻,屈髋、屈膝90°坐位时,强力髋内收,可将股部交叉到对侧;IB较重,强力收髋也无法将股部交叉到对侧。(2)Ⅱ度:生活能自理,行走时可不表现出“八字步”,但上下楼或跑步时“八字步”明显。同时屈膝、屈髋90°,双膝无法并拢
-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后阴部]臀痈门主论
\r臀痈\p04-a41a178.bmp\r王肯堂曰∶肿高根浅为臀痈,肿平根深为臀疽,俱属足太阳膀胱经湿热所致。(《准绳》)薛立斋曰∶臀乃膀胱经部分也,居小腹之后,此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太阳多血,气运难及,血亦罕到,中年后尤虑此患。治者毋伤脾胃,毋损气血,但当固根本为主。陈实功曰∶臀痈生于小腹之后,位远僻奥,气亦罕到,血亦少来,凡生此者,湿热流结凝滞而成。此证必须托毒外发,庶不内攻。初起毒
- 《外科正宗》:[卷之三下部痈毒门]臀痈论第三十五
臀痈生于小腹之后,位远僻奥,气亦罕到,血亦少来,凡生此者,湿热凝滞结聚乃成,得此毒必外发,庶不内攻。初起毒从五脏蕴积者,患必有头红热,坠重如石,内必口干发热,宜内消沃雪汤通利积热,外以膏贴疮顶,四边以如意金黄散敷之,拔出瘀脓紫血,内兼托药自愈。常有不知,内服败毒寒剂,外敷凉药,气血冰凝,毒瓦斯不得外发,反致内攻,其疮头软陷无脓,根脚平散不痛,内热口干,烦躁谵语,痰喘气粗,恍惚不宁者,俱为不治。但
- 《外科正宗》:[卷之三下部痈毒门]臀痈论第三十五
初起有头,红赤肿痛,顶高发热,根脚高耸者,为易治。已成热发肿,疼痛有时,皮薄光亮,色红易脓为顺。已溃脓稠而黄,色如猪脑,肿消痛止,起坐自便者易。初起粟米形或黄泡一点,平塌作痒,根脚散漫者重。已成色紫坚硬,臀腿俱肿,小便涩滞,日久无脓者险。溃后无稠脓,顶空根软塌,手按不知疼,神昏无治法。《外科正宗》明陈实功公元1617年
- 《丹台玉案》:[卷之六痈疽门]附臀痈
活血散瘀汤治臀痈初发。红赤肿痛。重坠如石。及大便秘涩。川芎当归防风赤芍(各一钱)苏木连翘天花粉皂角针红花黄芩枳壳(各一钱二分)大黄(三钱)水煎食前服。十全大补汤治臀痈出脓后。服十余剂。外贴大乙膏。(方见发背门)内消沃雪汤治臀痈未得出脓。坚硬肿痛。不可忍者。青皮陈皮乳香没药连翘黄当归甘草节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贝。煎服。《丹台玉案》明孙文胤公元1637
- 《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卷二十三(总论痘要夹症门)]论肩背臀
肩背者,五脏之所系,最宜疏朗红活,切忌繁密焦紫。但小儿多喜仰卧,故肩膊臀背之疮,展转摩擦。若痘子好者,自然坚浓耐久,其次则收靥稍迟,即穿破溃烂矣。最可嫌者。如汤火之炮,水去皮脱,或疮自破纯出清水,黑干焦,目红散漫者。更有浆水全无,平塌焦紫者,并皆不治。《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