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总苞 (最后修订于2010/2/3 10:54:42)[共224字]
摘要:总苞(involucre)花序基部由多枚苞叶集合而成的一种叶性器官,各个苞叶合称为总苞片(involucralscale)。[菊科(Compositae)]。山毛榉科(Fagaceae)花序轴的一部分常形成壶状,其上有一种环带状的附属小片。一般在总苞片的叶腋里不能长出花或芽。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花部有四枚白色呈花瓣状叶片,其实是总苞片。伞形科(Umbelliferae)花序轴基部上的叶片,亦有描述为总苞的,这是不正确的。......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小蓟
,具匍匐根茎。茎直立,有纵槽,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叶互生,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0cm,宽1.5~2.5cm,先端钝,边缘齿裂,有不等长的针刺,两面均被蛛丝状绵毛。头状花序顶生,雌雄异株;总苞钟状,总苞片5~6层,雄花序总苞长1.8cm,雌花序总苞长约2.3cm;花管状,淡紫色,雄花花冠长1.7~2cm,雌花冠长约2.6cm。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具纵棱,冠毛羽状。花期5~6月,果期5~7
- 菊花
本,高60~150cm。茎直立,多分枝,具细毛或绒毛。叶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约5cm,宽3~4cm,略作羽状分裂,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具白色绒毛;有叶柄。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叶腋,直径2.5~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层,外层绿色,线形,有白色绒毛,边缘膜质;舌状花白色、黄色、淡红色或微带紫色,雌性;管状花黄色,两性。花期9~11月。 我国中部、东部、西南广泛栽培。 采制 9~11月花盛开
- 刺儿菜
旱作物。形态特征匍匐根长。茎直立,无毛或有蛛丝状毛,株高20一50cm。叶互生,无柄。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披针状,全缘或具齿裂,有刺。两面被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单生在茎端,雌雄异株,雄株花序小于雌株,总苞长18mm,雌株为23mm;总苞片多层,先端具刺;花浅红色或紫红色简状。瘦果长椭圆形至长卵形,冠毛羽状。靠根芽繁殖居多。生态特点生于农田、路边或荒地。小蓟喜生于腐殖质多的微酸性至中性土中,生活力、再
- 鼠曲草
0~15cm,全株密被白绵毛。茎直立,通常基部分枝,丛生林。叶互生,基生叶花后调落,下部和中产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6,宽4~12mm,基部渐狭,下延,两面都有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总苞球状钟形,总苞片3层,金黄色,干膜质;花黄色,边缘雌花花冠丝状,中央两性花管状。瘦果长椭圆形,具乳头状突起,冠毛黄白色。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路旁、田边。主产江苏、浙江。 采制
- 小飞蓬
湖北、四川、台湾等省。主要为害棉花、小麦、果树、蔬菜等。形态特征茎直立,株高50—100cm,具粗糙毛和细条纹。叶互生,叶柄短或不明显。叶片窄披针形,全缘或微锯齿,有长睫毛。头状花序有短梗,多形成圆锥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层,披针形,边缘膜质,舌状花直立,小,白色至微带紫色,筒状花短于舌状花。瘦果扁长圆形,具毛,冠毛污白色。种子繁殖。生态特点生于河滩、渠旁、路边或农田,易形成大片群落。作者:
- 千里光
高1~5m,有微毛,后脱落。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裂或微波状或近全缘,两面疏被细毛。状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筒形,总苞片1层;花黄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瘦果圆柱形,有纵沟,被短毛,冠毛白色。花果期秋冬季至次年春。 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 采制 夏、
- 野马追
本,高1~2m。根茎短。茎上部分枝,淡褐色或带紫色,散生紫色斑点,被柔毛,幼时尤其密。叶对生,全裂成3小叶状,裂片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齿裂,两面有毛,下面有腺点,基出3脉;无叶柄。头状花序排成伞状;总苞钟状,总苞片9;管状花5朵,淡紫色。瘦果有腺点,无毛。花果期8~11月。 生于湿润山坡、草地、溪旁。主产江苏;多为栽培。 采制 秋季花秋初开时采割,晒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生物碱、香豆素、
- 野菊花
生草本,高达1m。茎基部常匍匐,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9cm,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锯齿,两面有毛,下面较密;叶柄下有明显的假托叶。头状花序直径2~2.5cm,排成聚伞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4层,边缘膜质,外层椭圆形;花小,黄色,边缘舌状,先端3浅裂,雌性;中央为管状花,先端5裂,两性。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 生于路旁、山坡、原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 苍耳
条状斑点,株高30一100cm。叶互生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边缘浅裂或具齿,两面均生有糙伏毛。花单性,浅黄绿色,雌雄同株;雄花头状花序球形,密集在枝端;雌花头状花序椭圆形,生在雄花序的下方,总苞具钩刺,内有2花。瘦果包在坚硬的、有钩刺的囊状总苞之中。种子繁殖。(图右)生态特点耐干旱瘠薄。河南4月下旬发芽,5—6月出苗,7—9月开花,9—10月成熟。黑龙江5月上、中旬出苗,7月中下旬开花,8
- 竹叶七2
草。因其叶颇似竹叶,故得此名。又称“竹节草”。 鸭跖草为一年生湿生草本。基部茎匍匐,上部茎直立且被短毛。叶互生,卵状披针形,全缘,叶基部延伸成鞘状抱茎,叶鞘膜质,被短毛,鞘口疏生长毛。聚伞花序外有总苞,总苞为一心形折叠的叶,像佛焰苞(蚌壳状)似地保护着花序,花深蓝色。茹果椭圆形。8—9月开花19—10月结果。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生长于海拔800—1900米的山坡荒地、路旁和田边。 该药具有清
- 太子参
ylla(Miq.)PaxexPaxetHoffm.的块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7~20cm。茎直立,下部近方形,有短柔毛2行,节略膨大。叶对生,通常4~5对,匙形或披针形。端有4片大形叶状总苞,下面脉上常有疏毛。花二型;生于茎端总苞内的花大,白色,萼片5,花瓣5,先端齿裂;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线形;茎下部的花小,紫色,萼片4,闭合。无花雄蕊2。蒴果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 泡桐七
Ligulariaduciformis)的根茎。因其叶形如葫芦,故得此名。 大黄橐吾为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短毛。茎直立。叶肾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中部叶有扩大而抱茎的宽鞘,上部叶宽鞘状。头状花序,总苞片5个,条形,小花黄色。瘦果,冠毛白毛。7—8月开花,9—10月结果。分布于宋洛等地。生长于海拔l900米的溪沟. 该药具有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痨伤咳血、月经不调等症。 注:同
- 白术
laKoidz.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互生,茎下部叶3裂或羽状5深裂,裂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裂片最大,边缘有刺状齿,叶柄长;茎上部叶分裂或不分裂,叶柄渐短。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总苞片7~8层,基部有羽状深裂的叶状苞片;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先端5裂;雄蕊5,聚药;子房下位。瘦果被黄白色茸毛,冠毛羽状,长1cm以上。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均系栽培。主产
- 漏芦
rum(L.)DC.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一,密生白色软毛。基生叶有长柄,长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矩圆形,边缘有齿,两面均被软毛;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或近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苞宽钟形,总苞片多层,有干膜质附片;筒状花淡红紫色,先端5裂,裂片线形。瘦果倒圆锥形,具4棱;冠毛粗羽毛状。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向阳山坡、路旁。主产河北、辽宁、山西、陕西。 采制 春
- 白头翁
3深裂,裂片再2~3中裂至浅裂,侧裂片通常无柄,不等2深裂,裂片再2~3中裂至浅裂;最终裂片狭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疏锯齿,叶表面无毛,背面被疏毛。花葶在开花时顶部梢弯曲或下垂,疏被白色柔毛;总苞叶掌状深裂,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不分裂,2~3浅裂或羽状分裂,外面被长柔毛,里面无毛;花蓝紫色,通常不开展;萼片6枚,长约2cm,宽0.5~1cm,先端不反卷,外面密被长柔毛,里面无毛。瘦果长圆
- 紫菀
高1~1.5m。茎直立,上部疏生短毛,基生叶丛生,长椭圆形,基部渐狭成翼状柄,边缘具锯齿,两面疏生糙毛,叶柄长,花期枯萎;茎生叶互生,卵形或长椭圆形,渐上无柄。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有长梗,密被短毛;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边缘紫红色;舌状花蓝紫色,筒状花黄色。瘦果有短毛,冠毛灰白色或带红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于阴坡、草地、河边。主产河北、安徽、东北及内蒙古。 采制 春、秋季采挖
- 胡萝卜
圆锥状,橙黄色、橙红色,肥厚肉质。茎直立,单一或有分枝。基生叶长圆形,具长叶柄,2~3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线形至披针形。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较小与简化,叶柄一部分或全部成叶鞘。复伞形花序,具长梗;总苞片多数,叶状,羽状分裂,裂片细长,先端具长剌尖。小伞形花序具多数花,小总苞片多数,线形,不分裂或上部3裂,边缘具睫毛;花瓣白色或淡紫红色。双悬果,椭圆形。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及欧洲,我国各地广为栽培。
- 防风
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单生,二歧分枝。基生叶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披针形,叶柄长2~6.5cm;顶生叶简化,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少有1片;伞幅5~9;小总苞片4~5;花梗4~9;花黄色。双悬果矩圆状宽卵形,扁平,侧棱具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草原、干燥山坡。主产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 采制 春、
- 甘遂
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全草含乳汁。根细长,部分呈连珠状。茎直立,淡紫红色。单叶互生,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无柄或具短柄。杯状聚伞花序,通常5~9枝簇生于茎端,基部轮生叶状苞片多枚;苞叶对生;萼状总苞先端4裂,腺体4枚;花单性,无花被;雄花多数和雌花一枚生于同一总苞中;雄蕊、雌蕊各一枚;雌花位于花序中央,子房三角卵形,3室,花柱3,柱头2裂。葫果圆形。花期6~9月。 生于山沟荒地。产于陕西、河
- 旋覆花
花InulajaponicaThunb.或欧亚旋覆花InulabritannicaL.的干燥头状花序。 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性状本品呈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1~2cm。 总苞由多数苞片组成,呈覆瓦状排列,苞片披针形或条形,灰黄色,长4~11cm;总苞基部有时残留花梗,苞片及花梗面被白色茸毛,舌状花1列,黄色,长约1cm,多卷曲,常脱落,先端3齿裂;管状花多数,棕黄色,长
- 牛蒡子套种菠菜收益高
虫危害。连续干旱或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防治红蜘蛛,7—8月初预防白粉病的发生,花期如有金龟子可于早晨人工捕捉。采收加工:(1)套种的菠菜应尽量及早割下出售,以利牛蒡的生长。牛蒡于播后第2年7—8月,当总苞枯黄时即可采收,由于花期不一致,应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以防止种子自然脱落。采摘时间宜在早晨或阴天进行,此时,总苞上的钩较软,不致伤害人的皮肤。(2)采回后,先将果序摊开晒至充分干燥,再用木根、榔头等物
- 柴胡的特性
~7毫米,茎生叶较小,顶端长渐尖,基部收缩成柄或略抱茎而无柄,边缘骨质,白色,基出脉3~5条,脉间微现平行细脉。秋季开黄色花;排成腋生、直径1~4厘米的复伞形花序,此等花序常再结成疏松的圆锥花序式,总苞片1~3枚,细小,针形;伞梗通常4~6条,长1~2厘米,弧状曲,着花约9~11朵;萼檐截平;花瓣顶端具内折的舌片,其长约为花瓣之半,2浅裂。分果阔椭圆形,长2.5毫米,有粗而钝的直棱5条,成熟时褐
- 青蒿
4.5~7cm,2~3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线形,宽约0.3mm,先端尖锐,表面深绿色,背面色较浅,无毛或略具细微软毛,有柄;上部叶渐小,无柄。头状花序多数,球形,直径约2mm,具细软短梗,排成圆锥状;总苞片2~3层;花管状,雌花长约0.5mm,两性花长约1mm,黄色;花药先端尖尾状,基部圆钝;柱头2裂,裂片先端呈画笔状。瘦果椭圆形,长约0.6mm。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林
- 鳢肠
椭圆形。成株茎从基部和上部分枝,直立或甸甸,绿色至红褐色,被伏毛,株高15—60cm。叶对生,无柄或基部叶具柄,被粗伏毛,叶片长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细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5—6枚,具毛;托片披针形或刚毛状;边花舌状,全缘或2裂;心花筒状,4个裂片。筒状花的瘦果三棱状,舌状花的瘦果四棱形,表面具瘤状突起,无冠毛。生态特点鳢肠喜生于潮湿环境中,5—6月份发芽、出苗,
- 灯心草
茎髓。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密生须根。茎簇生,高40~100cm,直径1.5~4mm。低出叶鞘状,红褐色或淡黄色,长达15cm,叶片退化呈刺芒状。花序假侧生,聚伞状,多花,密集或疏散;总苞片似茎的延伸,直立,长5~20cm;花长2~2.5mm,花被片6,条状披针形,边缘膜质;雄蕊3,极少为6,长约为花被的2/3。蒴果矩圆状,3室,顶端钝或微凹,长约与花被等长或稍垂。种子褐色。花期5
- 天胡荽
,圆形或肾形,直径0.5~3.5cm,不分裂或5~7深裂至中部,边缘有钝锯齿,上面绿色,光滑或有疏毛,下面通常有柔毛;叶柄细,长0.5~9cm。单伞形花序与叶对生,生于节上,伞西风长0.5~3cm;总苞片4~10,倒披针形,长约2mm;每个伞形花序有花10~15朵,花无柄或有短柄;无萼齿,花瓣卵形,绿白色。双悬果略呈心形,侧面扁平,光滑或有斑点,中棱略锐。花期5月。 生于潮湿路旁、草地、山坡、
- 三叶鬼针草
对生,叶片3~7深化裂至羽状复叶,很少下部为单叶,小叶片质薄,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锯齿或分裂,下部叶有长叶柄,向上逐渐变短;上部叶互生,3裂或不裂,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开花时直径约为8mm,有长梗;总苞片7~8,匙形,边缘有细软毛;外层托片狭长圆形,内层托片狭披针形;舌状花白色或黄色,4~7朵或有时无,部分不育;管状花黄褐色,长约4.5mm,5裂。瘦果线形,成熟后黑褐色,长7~15mm,有硬毛;
- 希莶草
色长柔毛。叶对生,叶片质薄,两面被短毛,沿叶脉有白色长柔毛,中部叶阔卵形至阔卵状三角形,长7~20cm,宽5~18cm,边缘有大小不等的齿,顶端短渐尖。头状花序直径2~3cm,多数,排成伞房状;外层总苞片长1~1.5cm;舌状花长约3.5mm。瘦果长约3.5mm。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生于林缘、林下、荒野、路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 采制 夏、秋季开花前及花期采割
- 墨旱莲
液数分钟后即呈蓝黑色。茎直立或倾状,绿色或红褐色。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0cm,宽0.5~2.5cm,全缘或有细齿,基部渐狭,无柄或有短柄。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直径6~11mm;总苞片5~6,绿色,长椭圆形;舌状花的瘦果扁四棱形,管状花的瘦果三棱形,均为黑褐色,有瘤状突起。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路边草丛、沟边、湿地或田间。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
- 打破碗花花
褐色。基生叶有长柄,三出复叶,少数为单叶;小叶卵形,长4~11cm,宽3~10cm,不分裂或不明显的3~5浅裂,边缘具粗锯齿,下面疏生短毛。花茎高20~80cm,被疏毛,聚伞花序少数或2~3歧分枝;总苞片2~3,有柄,叶状;萼片5,紫红色,外面密生柔毛;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密被柔毛。聚合果球形,瘦果密生绵毛。花期7~10月。 生于丘陵、低山草坡、沟边。分布于西南。 采制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
- 葱子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常簇生,全株具异臭味。鳞茎卵状长圆形,鳞叶白色。叶基生,管状,长30~50cm,直径1~2cm,先端尖,具明显纵纹。花茎自叶丛中抽出,中空,高30~50cm;伞形花序近球形;总苞片膜质;花被片6,白色,卵状披针形,排成2轮;雄蕊6,花丝细长;子房上位,3室。蒴果三棱形,室北开裂。种子6,黑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于田野。全国各地都产,以山东产量较大。 采
- 明党参
myrnioidesWolff 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中空,具粉霜,上部分枝。基生叶为三出式2~3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披针形,叶柄长,基部呈鞘状;茎上部叶鳞片状或鞘状。复伞形花序无总苞;伞幅6~10;小总苞片钻形;花梗10~15;花白色。双悬果扁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于山坡向阴处草丛中。主产江苏、安徽、浙江、四川。 采制 4~5月采挖,除去须根,洗净
- 韭菜子
berosumRottl.的种子。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草有异臭。鳞茎狭圆锥形。叶基生,扁平,狭线形,长15~30cm,宽1.5~6mm。花茎长30~50cm,顶生伞形花序,具20~40朵花;总苞片膜状,宿存;花梗长为花被的2~4倍;花被基部稍合生,裂片6,白色,长圆状披针形,长5~7mm;雄蕊6;子房三棱形。蒴果倒卵形,有三棱。种子6,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田园,全国
- 希莶草
;节明显,略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带绿色,髓部宽广,类白色,中空。 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形,灰绿色,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白色柔毛,主脉3出。 有的可见黄色头状花序,总苞片匙形。 气微,味微苦。炮制 希莶草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酒希莶草取希莶草段,照酒蒸法(附录ⅡD)蒸透。 每希莶草100kg,用黄酒20kg。性味与归经 辛、苦,寒。 归
- 菊花、野菊花不宜混淆代用
hmummorifor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栽培。 性状鉴别:头状花序,外层花瓣(舌状花)多呈扁平单片状,中间有黄色的圆盘状花心(多数管状花聚合而成),基部有绿色花蒂,由3~4层叶状物(总苞片)组成,气清香,味甘微苦,由于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实际品种不一),各地产品略有差异。 A:毫菊花:花大足壮,花瓣长而紧密,长1~2cm,将花冠捋齐与蒂粗细相等,色白。B:滁菊花:形状与毫菊花类
- 甜叶菊栽培技术
叶菊为多年生草本,株高l-1.3米。根梢肥大,50-60条,长可达25厘米。茎直立,基部梢木质化,上部柔嫩,密生短茸毛。叶对生或茎上部互生,披外形,边缘有浅锯齿,两面被短茸毛,叶脉三出。头状花序小,总苞筒状,总苞片5-6层,边等长;花托平坦,秃净;花冠基部浅紫红色或白色,上部白色。瘦果线形,稍扁,褐色,具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二)生长习性 甜叶菊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但亦
- 京大戟
,上部分枝。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8cm,宽5~13mm,全缘。伞形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5伞梗,腋生者多只有工梗,伞梗顶生1杯状聚伞花序,其基部轮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苞片5,杯状聚伞花序总苞坛形,顶端4裂,腺体椭圆形;雄花多数,雄蕊1;雌花1,子房球形,3室,花柱3,顶端2浅裂。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山坡林下或路旁。主产江苏;有栽培。 采
- 鸭跖草
节间长3~9cm;质柔软,断面中部有髓。 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9cm,宽1~2.5cm;先端尖,全缘,基部下延成膜质叶鞘,抱茎,叶脉平行。 花多脱落,总苞佛焰苞状,心形,两边不相连;花瓣皱缩,蓝色。 气微,味淡。鉴别 本品叶的表面观:非腺毛有两种,均为2细胞,一种短锥形,长45~60μm,壁较厚,基部细胞直径约45μm,顶端细胞短尖;另一种棒形,
- 苍耳子
中药名称苍耳子拼音名Cang’erzi英文名FRUCTUSXANTHII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lcum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性状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 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 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 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
- 鸭跖草
0cm。茎基部匍匐,上部直立,微被毛,下部光滑,节稍膨大,其上生根。单叶互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1.5~2cm,基部下延成膜质鞘,抱茎,有缘毛;无柄或几无柄。聚伞花序有花1~4朵;总苞心状卵形,长1.2~2cm,边缘对合折叠,基部不相连,有柄;萼片3,膜质;花瓣3,深蓝色,有长爪;雄蕊6,3枚能育;子房卵形,2室。蒴果椭圆形。花期5~9月,果期6~11月。 生于路旁、田边、河岸
- 千里光(Qianliguang)HerbaSenecionisScandentis
叶互生,多卷缩破碎。完整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8cm,宽2.5~5cm,顶端渐尖,基部截形,灰绿色,两面被短柔毛,进具不整齐牙齿,网脉稍明显,叶柄长5~10mm,破短柔毛。有的残留有头状花序,总苞圆筒状,长6~7mm,宽2-3mm,花托无毛。瘦果顶端的冠毛柔软。气微,味苦。 以叶多、色灰绿者为佳。 [鉴别] 粉末浅棕褐色。非腺毛多细胞。本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稍厚,纹孔明显。纤维成柬,壁
- 鹤虱
圆形,长10~15cm,宽5~8cm,全缘或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绿色较深,下面有细软毛和腺点;上部叶长椭圆形,无柄,向上逐渐变小。头状花序多数,沿枝条一侧着生于叶腋,有时下垂,黄色,直径6~10mm,总苞钟形或半球形。花果期6~10月。 生于田野、路旁、草丛、屋边。主产河南、山西、甘肃、贵州。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 性状 果实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mm。表
- 药用植物苍耳霜霉病
药用植物苍耳霜霉病 苍耳学名XanthiumsibiricumPatrin.etwidd.别名老苍子、青棘子。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带果实的总苞或全草入药。具发汁通窍、散风祛湿、消炎镇痛之功效,有小毒。全国均有分布。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多角形至不规则形,初生淡绿点,后变红褐色,叶背面产生白色稠密的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病原PlasmoparaangustiterminalisNovote
- 地锦草
年生葡萄草本,有白色乳汁。茎纤细,近基部分枝,带紫红色,无毛。叶对生,长圆形,长4~10mm,宽4~6mm,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齿,绿色或带红色,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杯状聚伞花序单生于叶腋;总苞倒圆锥形,淡红色,先端4裂,裂片长三角形;腺体4,横长圆形,有白色花瓣状附属物;子房3室,花柱3,顶端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无毛。种子卵形,黑褐色,外被白色蜡粉。花期7~10月,果实7月后渐次成熟。
- 冷水七
ahylonoma)的根。因其多生长在寒冷阴湿的地方,故得此名。 西南大朝为多年生草本。根呈圆锥状。茎直立,高25—100厘米,无毛或上面略有柔毛。叶交互而生,多为倒卵状披针形。花序单生或3分枝,总苞片与茎生叶相似;杯状花序较小,苞片绿色。4—5月开花,5—10月结扁球形蒴果。分布于新华、宋洛、老君山、木鱼、板桥等地。生长于海拔1260—2000米的山坡林下或硫林下湿地草丛中。 该药具有利尿
- 柴胡的栽培技术
,上部分枝,略呈“之”字形弯曲。叶互生,基生叶倒披针形,基部渐窄成长柄;基生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无柄,先端渐尖呈短芒状,全缘,有平行脉5~9条,背面具粉霜。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总苞片l~2,常脱落;小总苞片5~7,有3条脉纹。花小,鲜黄色;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2,花柱基黄棕色。双悬果宽椭圆形,扁平,分果瓣形,褐色,弓形背面具5条棱。
- 柴胡栽培技术
丛生,上部分枝,略皇之字形弯曲。叶互生,基生叶倒披针形,基部渐窄成长辆;基生叶长圆状被针形或倒极针形,无柄,先端渐尖呈短芒状,全缘,有平行脉5-9条,背面具粉霜。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总苞片l-2,常脱落;小总苞片5~7,有3条脉纹。花小,鲜黄色,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2,花柱基黄棕色。双悬果宽椭圆形,扁平,分果瓣形,褐色,弓形,背面具5条棱
- 红花栽培技术
下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近无柄,基部略抱茎;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浅裂,裂片先端呈尖刺状,顶端有锐刺,叶两面光滑,深绿色,两面的叶脉均隆起。头状花序顶生,着生多数管状花,总苞叶状,边缘具锐锯齿;花冠先端5裂,裂片线形,红色或橘红2色,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l室。瘦果白色,倒卵形,通常有4棱,稍有光泽,一端截形,另一端较狭。花期5月,果期6月。 (二)生长习性 红
- 太子参的药材品种鉴别
于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等病证。 1植物形态及产地 多年生草本,高7~20cm。茎直立,下部近方形,有短柔毛2行,节略膨大。叶对生,通常4~5对,匙形或披针形。茎端有4片大形叶状总苞,下面脉上常有疏毛。花二型;生于茎端总苞内的花大,白色,萼片5,花瓣5,先端齿裂;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线形;茎下部的花小,紫色,萼片4,闭合。无花雄蕊2。蒴果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 山茱萸
,嫩枝绿色。叶地生,卵形至长椭圆形,长5~10cm,宽2.5~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疏生平贴毛,下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间有黄褐色毛丛;有叶柄。花先叶开放,伞形花序生于小枝顶端;总苞片4,黄绿色;花瓣4,黄色;雄蕊4;花盘环状,肉质;子房下位,2室。核果椭圆形,熟时深红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于阴湿沟畔、溪旁或向阳山坡灌丛中;有栽培。主产浙江、河南、安徽、陕西
- 千日红
花被片5,密被长柔毛。胞果卵圆形,内有棕色细小种子1粒。花期7~10月。 全国有栽培。 采制 夏、秋季花开进采收,晒干。 性状 花序呈类球形,由多数小花密集而成,直径15~2cm。基部常有叶状总苞片2枚,绿色,下表面密被细长柔毛;小花基部有小苞片3,外轮1片卵形,内轮2片三角状披针形,紫红色,花被片5,紫红色,外面密被白色细长柔毛;雄蕊5,花丝合生呈管状;子房卵圆形,柱头2裂。胞果类球形。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