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降火汤

目录

1 拼音

zī yīn jiàng huǒ tāng

2 《寿世保元》卷六:滋阴降火汤

2.1 处方

当归3克 川芎3克 白芍3.6克 川黄柏(蜜水炒)3克 生知母3克 怀熟地黄4.5克 天花粉3克 生甘草3克 元参6克 白桔梗(去芦)9克

2.2 制法

上锉一剂。

2.3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治虚火上升,喉内生疮。

2.4 用法用量

水煎,入竹沥50毫升,温服。

2.5 摘录

《寿世保元》卷六

3 《医便》卷二:滋阴降火汤

3.1 处方

当归3克 川芎1.5克 白芍药(薄荷汁炒)黄芩各2.1克 生地黄(姜汁炒)黄柏(蜜水炒)知母(酒炒)各2.4克 柴胡2.1克 熟地黄2.4克 麦门冬2.4克

3.2 功能主治

治阴虚火动,起于九泉者。

3.3 用法用量

上药,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别以附子为末,唾津调贴涌泉穴。

气虚,加人参、黄耆各2.4克;咳嗽,加阿胶、杏仁各2.1克,五味子0.9克;咯唾衄血,加牡丹皮2.4克,藕节自然汁10毫升,犀角末1.5克。

3.4 摘录

《医便》卷二

4 《赤水玄珠》卷十五:滋阴降火汤

4.1 处方

当归 黄柏(盐水炒)各4.5克 知母 牛膝 生地各3克 白芍3.6克 甘草梢 木通各2.4克

4.2 功能主治

治火燥血少,气不得降致淋。

4.3 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时服。

4.4 摘录

《赤水玄珠》卷十五

5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滋阴降火汤

5.1 处方

白芍3.9克 当归3.6克 熟地 麦冬 m 白术各3克 酒生地2.4克 陈皮2.1克 盐知母 盐黄柏各1.5克 生姜3片 大枣2枚

5.2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唾血鲜红者。

5.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5.4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6 《喉舌备要秘旨》

6.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6.2 组成

熟地5分,元参3钱半,麦冬1钱半,生芍药1钱半,丹皮1钱半,泽泻1钱,北沙参3钱,女贞3钱,金钗石斛1钱半,天冬1钱半。

6.3 主治

阴虚火旺之喉症。

6.4 用药禁忌

如无潮热,方可用此方。

7 《幼科铁镜》卷六

7.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7.2 组成

当归、地黄、白芍、黄连、白茯苓、知母、天花粉、莲子、黑元参、甘草、麦冬、灯心。

7.3 主治

小儿阴虚痰结之咳嗽,涕唾带血,甚至血溢。

7.4 附注

《幼幼集成》本方用法:净水浓煎,清晨空心服。

8 《类证治裁》卷三

8.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8.2 组成

白芍1钱3分,当归1钱2分,熟地1钱,麦冬1钱,白术1钱,生地8分,知母5分,黄柏5分,炙草5分,陈皮7分。

8.3 主治

肝气。病人自觉冷气从足下起入腹,此积热,虚之极者。

8.4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9 《回春》卷四

9.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9.2 组成

当归(酒洗)1钱2分,白芍(酒洗)2钱3分,生地黄8分,熟地黄(姜汁炒)1钱,天门冬(去心)1钱,麦门冬(去心)1钱,白术(去芦)1钱,陈皮7分,黄柏(去皮,蜜水炒)5分,知母5分,甘草(炙)5分。

9.3 主治

阴虚火动,发热咳嗽,吐痰喘急,盗汗口干。

9.4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临服入竹沥、童便、姜汁少许同服。

9.5 加减

骨蒸劳热者,加地骨皮、柴胡;如服药数剂不退,加炒黑干姜3分;盗汗不止者,加黄耆、炒酸枣仁;痰火咳嗽,气急生痰,加桑白皮、紫菀、片芩,竹沥;咳嗽痰中带血者,加片芩、牡丹皮、阿胶、栀子、紫菀、犀角、竹沥;干咳无痰,及喉痛生疮声哑者,加片芩、瓜蒌仁、贝母、五味子、杏仁,桑白皮、紫菀、栀子;咳嗽痰多,加贝母、款冬花、桑白皮;喉痛生疮,声音不清,或咽干燥,用山豆根磨水噙之,再用吹喉散,噙化丸;痰火作热,烦躁不安,气随火升,并痰火怔忡嘈杂,加酸枣仁、黄芩、炒黄连、竹茹、辰砂、竹沥;痰火惊惕同治;血虚腰痛,加牛膝、杜仲;血虚脚腿枯细,无力痿弱,加黄耆、牛膝、防己、杜仲,去天门冬;梦遗泄精者,加山药、牡蛎、杜仲、故纸、牛膝,去天门冬;小便淋浊,加车前、瞿麦、萆薢、萹蓄、牛膝、山栀,去芍药;阴虚火动,小腹痛者,加茴香、木香少许,去麦门冬;阴虚火盛,足常热者,加山栀、牛膝,去麦门冬。

9.6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9.7 附注

此方与六味地黄丸相兼服之,大补虚劳,神效。

10 《医方集解》

10.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10.2 组成

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玄参。

10.3 主治

阴虚有火。

11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11.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11.2 组成

生地、当归、黄柏、知母、川芎、赤芍、薄荷、菖蒲、生姜。

11.3 主治

右耳聋。

11.4 加减

风,加防风,痰,加胆星;火盛,加元参。

12 《金鉴》卷四十

12.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12.2 组成

大补阴丸加麦冬、天冬、当归、白芍、炙草、缩砂。

12.3 主治

阴虚火旺无制,妄行伤金,肺痿咳嗽。

12.4 加减

咳甚,加百合、五味子;盗汗,加地骨皮;咯血,加郁金;痰多,加川贝母;气虚,加人参、黄耆。

13 《红炉点雪》卷二

13.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13.2 组成

知母(乳蒸)1钱,黄柏(童便蒸)9分,甘草3分,黄芩(酒蒸)4分,麦门冬(去心)4分,龙胆草(童便蒸)4分,白马骨头(酥油3分炙)1钱4分,黑玄参4分,丹参1钱,姜1片,茅根1撮。

13.3 主治

痰中带血,五心潮热,午后阴虚火动,脉浮而数。

13.4 用法用量

水煎,兑童便,空心服。

14 《杏苑》卷五

14.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14.2 组成

黄柏(酒炒褐色)1钱5分,知母(酒洗)1钱,当归1钱(酒洗),山栀仁(炒褐色)8分,黄芩8分,青黛5分,麦门冬7分,白芍药7分,熟地黄1钱5分,甘草4分,童便半盏,生姜片少许。

14.3 主治

干咳。肺燥血少,病久虚火上炎者。

14.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熟,食前温服。

15 《眼科临症笔记》

15.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15.2 组成

生地1两,当归3钱,川芎2钱,赤芍3钱,黄连3钱,寸冬4钱,大贝3钱,胆草3钱,大黄3钱,木通2钱,花粉3钱,蝉蜕2钱,甘草1钱,犀角5分,石膏8钱。

15.3 主治

瘀血灌睛症(前巩膜炎)。症见满眼皆红,赤丝纵横,风轮红甚,眼胞微肿,热泪频流,酸痛畏光。

15.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5.5 临床应用

瘀血灌睛症:道口张某某,男。忽患两目赤肿,初在当地治疗,三月余,肿虽退,而痛赤未止,二目莫睹,渐至饮食减少。诊其脉,左寸弦数,左关洪大,而右关虚弱。知肝木太盛,克伐脾土,脾败金弱,不能制心肝之火,火即上壅,而又过服寒凉之品,凝滞血液不得流通而致。先服本方去大黄、石膏、犀角,加田三七五分,三四剂而轻;又加针刺,月余始分皂白,饮食起居即能自理,以后常服黄连上清丸,以导赤散点之,年余始愈。

16 《医学入门》卷八

16.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16.2 组成

当归1钱,生地1钱,白芍1钱,白术1钱,麦门冬5分,甘草5分,知母6分,黄柏6分,远志6分,陈皮6分,川芎6分。

16.3 功效

养血降火。

16.4 主治

潮咳汗血,遗精无泄者。

16.5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温服。

16.6 加减

如有痰,加瓜蒌仁、贝母;咳嗽,加五味子、阿胶;梦遗,加芡实,石莲肉;有热,加秦艽、地骨皮;吐血,咯血,加茜草根、藕汁、玄参;气虚血少,加参,耆;久病者,去川芎。

17 年氏《集验良方》卷三

17.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17.2 组成

百部3钱,生地1钱半,熟地1钱半,天冬1钱半,麦冬1钱半,知母1钱半,贝母1钱半,白术(炒)1钱半,白芍(酒炒)1钱半,白茯苓1钱半,黄耆(蜜炒)1钱半,地骨皮1钱半。

17.3 主治

阴虚火动,发热咳嗽,吐痰喘急,盗汗口干。

17.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7.5 加减

骨蒸夜热,加鳖甲3钱;痰中带血,加真阿胶3钱,倍加熟地黄;盗汗不止,加炒枣仁2钱,倍加黄耆;咽喉痒或痛,加桔梗、桑白皮,倍加贝母;咳嗽痰多喘急,加人参、沙参各2钱;遗精,加山药、芡实各5钱,牛膝2钱;小便淋闭,加车前子、萆薢各2钱;大便不实,加炒山药、扁豆各5钱。

18 《麻症集成》卷四

18.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18.2 组成

尖地、麦冬、川连、归身、力子、知母、川贝、鲜斛、丹参、连翘、赤芍。

18.3 主治

麻症。肺胃内郁,心热,血虚火炎。

19 《喉科秘诀》卷上

19.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19.2 组成

生地2钱,元参2钱,天冬2钱,白芍1钱,麦冬2钱,盐柏1钱,桔梗1钱,枯芩1钱,栀子7分,甘草3分,知母1钱,山豆根5分,丹皮1钱,泽泻1钱,薄荷5分(自汗不用)。

19.3 主治

虚热喉。肾水枯竭,命门相火煎急,肾阴不能降,虚火冲喉,微微碍痛,不恶寒,独怕热。

19.4 用法用量

水2碗,煎8分,空心服。

20 《张皆春眼科证治》

20.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20.2 组成

生地9g,木通3g,知母9g,元参9g,赤芍9g,牡丹皮6g,酒黄芩9g,秦皮3g。

20.3 功效

清心润肺,清肝滋肾。

20.4 主治

心火侵肾,赤脉由眦部窜入瞳神,视物昏蒙者。

20.5 各家论述

方中生地、木通清心泻火;知母、酒黄芩清肺解热,知母质润且养肺阴;知母合元参、地黄又能滋肾;酒黄芩合秦皮且清肝热;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以退目中之赤。诸药合用,有清心润肺,清肝滋肾之功。

21 《医醇剩义》卷四

21.1 方名

滋阴降火汤

21.2 组成

生地6钱,女贞2钱,山药3钱,丹皮2钱,茯苓2钱,料豆3钱,沙参4钱,麦冬2钱,贝母2钱,杏仁3钱,谷睛珠1钱5分,蝉衣1钱,生石决6钱(打碎)。

21.3 主治

阴虚夹火之眼痛。目睛不肿,微红羞明,眼珠作痛。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