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zǐ sū yè
2 英文参考
folia perillae acutae[朗道汉英字典]
beef-steak plant leaf[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perilla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erillae,folium[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Perill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erilla leaf[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紫苏叶
紫苏叶为中药名,出《药性论》。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叶(或带嫩枝)[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olium Perill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perilla leaf(《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紫苏叶的别名
苏叶[2]。
7 来源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叶(或带嫩枝)[1]。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var. arguta (Benth.) Hand-Mazz或尖紫苏P. frutescens (L.) Britt. var. acuta (Thunb.) Kudo的叶[2]。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的叶或带嫩枝。
8 产地
紫苏叶主产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等地[2]。
9 原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60~90cm,上部有白色柔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圆形,长3~9.5cm,宽2~8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呈紫红色,淡红色,有腺点。轮伞花序2花,组成偏向一侧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形,顶端急尖或呈尾状;花萼钟状,外有柔毛及腺点;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花冠筒内有环毛,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裂; 雄蕊4。小坚果近球形,黄褐色,有网纹。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全国有栽培。
10 采收与初加工
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1 生药性状
紫苏叶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嫩枝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12 性味归经
13 紫苏叶的功效与主治
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紫苏叶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吐泻腹痛[2]。
紫苏梗理气宽中。
14 紫苏叶的用法用量
煎服,6~9g[2]。
15 紫苏叶的化学成分
紫苏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紫苏醛(l-perillaldehyde)、紫苏醇(I-perilla-alcohol)、柠檬烯、芳樟醇、薄荷脑、丁香烯,并含香薷酮(elshottziaketone)、紫苏酮、丁香酚等。
紫苏叶含挥发油,油中主含紫苏醛、左旋柠檬烯等[2]。还含紫苏醇-β-D-吡喃葡萄糖苷、紫苏苷等[2]。
尖紫苏叶含挥发油,油中含紫苏醛、异戊基-3-呋喃甲酮、α-蒎烯及β-蒎烯、右旋柠檬烯、紫苏醇、二氢紫苏醇、薄荷醇、薄荷酮等[2]。
紫苏叶煎剂或浸剂对实验性发热家兔有较弱的解热作用;在体外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
紫苏还有镇静、抑制兴奋传导作用,能止咳、祛痰、平喘,促进消化液分泌抗凝血,对免疫功能也有一定影响[2]。
16 紫苏叶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紫苏叶
Zisuye
PERILLAE FOLIUM
16.2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6.3 性状
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碎破,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cm,宽2.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16.4 鉴别
(1)本品叶的表面制片:表皮细胞中某些细胞内含有紫色素,滴加10%盐酸溶液,立即显红色;或滴加5%氢氧化钾溶液,即显鲜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2)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醛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 取本品粗粉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叶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9:0.5: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6.5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 H第二法)。
16.6 含量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40%(ml/g)。
16.7 紫苏叶饮片
16.7.1 炮制
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或未切叶。叶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叶柄紫色或紫绿色。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切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16.7.2 含量测定
同药材。
16.7.3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肺、脾经。
16.7.4 功能与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16.7.5 用法与用量
5~10g。
16.7.6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6.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参考资料
用到中药紫苏叶的方剂
- 源吉林甘和茶
ha标准编号:WS3-B-3720-98处方:紫苏叶193g青蒿193g香薷193g薄荷96g葛根...
- 香苏散
剂局方》方为常用方,组成为香附(炒香,去毛)、紫苏叶各四两,甘草(炙)一两,陈皮二两(不去白)。具...
- 参苏饮
概述:参苏饮同名方剂约有十四首,其组成为人参、紫苏叶、葛根、半夏、前胡、茯苓、木香、枳壳、桔梗、陈...
- 杏苏止咳颗粒
ikeKeli处方:苦杏仁63g、陈皮47g、紫苏叶63g、前胡63g、桔梗47g、甘草16g制法...
- 梅苏丸
S3-B-0617-91处方:乌梅肉?200g紫苏叶30g薄荷叶80g葛根20g檀香5g豆蔻5g柿...
- 更多用到中药紫苏叶的方剂
用到中药紫苏叶的中成药
- 源吉林甘和茶
ha标准编号:WS3-B-3720-98处方:紫苏叶193g青蒿193g香薷193g薄荷96g葛根...
- 杏苏止咳颗粒
ikeKeli处方:苦杏仁63g、陈皮47g、紫苏叶63g、前胡63g、桔梗47g、甘草16g制法...
- 梅苏丸
S3-B-0617-91处方:乌梅肉?200g紫苏叶30g薄荷叶80g葛根20g檀香5g豆蔻5g柿...
- 通宣理肺丸
同名方剂约有4首。中成药通宣理肺丸的主要成分为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
- 宝咳宁颗粒
名:宝咳宁颗粒BaokeningKeli处方:紫苏叶30g、桑叶30g、前胡60g、浙贝母30g、...
- 更多用到中药紫苏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紫苏叶
- 《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香港脚
芎芷香苏散(《得效》)川芎(七钱)甘草(二钱)紫苏叶干葛白茯苓柴胡(各半两)半夏(六钱)枳壳(炒,...
- 《普济方》:[卷一百十七寒暑湿门]中暑附论
出传信适用方)治中暑恶心头疼。烦躁。生津止渴。紫苏叶(五两拣净)乌头肉(二两切炒)甘草(生三分)桂...
- 《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气
(河间)治九气。乌药(二两)香附末(八两)陈皮紫苏叶干姜(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盐汤调服。...
-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苏
十丸,常服之。(《斗门方》)金疮出血不止。以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颠扑伤损∶紫苏...
- 《普济方》:[卷一百八十一诸气门]一切气
肯多服。用之效验。不可半夏(五两)茯苓(四两)紫苏叶(一两)浓朴(三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
- 更多古籍中的紫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