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汤

目录

1 拼音

zǐ sū tāng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紫苏汤

2.1 处方

紫苏叶六斤,乌梅(去核.微炒)九斤,甘草(炒)十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三斤。

2.2 炮制

上炒盐十斤同为末。

2.3 功能主治

调气利膈,消痰止嗽。治心胸烦闷,口干多渴。

2.4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2.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紫苏汤

3.1 处方

紫苏叶30克 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45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60克 甘草(炙,锉)15克

3.2 制法

上四味,粗捣筛。

3.3 功能主治

治伤寒咳嗽。

3.4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4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4.1 方名

紫苏汤

4.2 组成

紫苏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桑根白皮(锉)1两,大腹2枚(去皮子,锉)。

4.3 主治

脚气,痰壅头痛。

4.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入童便2合,煎1-2沸,温服,1日3次。

4.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5 《医统》卷十一

5.1 方名

紫苏汤

5.2 组成

紫苏子(炒)1钱,半夏(制)1钱,陈皮(去白)1钱,桂心5分,人参5分,白术5分,甘草2分。

5.3 主治

肺痹。心膈病塞,上气不下。

5.4 用法用量

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6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6.1 方名

紫苏汤

6.2 组成

苏叶1钱半,白芍1钱半(酒炒),当归3钱,阿胶3钱(糯粉炒),人参1钱半,丹参1钱半,甘草5分(炙),苏梗3钱,大枣3枚。

6.3 功效

滋养胎膏。

6.4 主治

怀妊二月,脉微滑者。

6.5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服。

6.6 加减

无火者,加醋艾灰8分;肝虚者,用鸡汁煎药。

6.7 各家论述

阴阳初踞,胎气始膏,宜培养血气以养胎气。人参扶元以完经气,当归养血以荣经脉;苏叶疏血气以举阳和之气,白芍敛阴血以固冲任之经;阿胶补阴益血,丹参养血和血;炙草缓中益胃气,苏梗顺气快胸膈,大枣滋养脾元也。醋艾灰暖子室,煎鸡汁补肝虚,洵为滋养胎膏之剂,为怀妊二月之专方。

7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7.1 方名

紫苏汤

7.2 组成

紫苏、杏仁泥各等分。

7.3 主治

索粉积,食之失度而成积,胸膈间若有所梗者。

7.4 用法用量

浓煎汤服。

8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二

8.1 方名

紫苏汤

8.2 组成

紫苏茎叶3两,白前1两,桑根白皮2两(锉)。

8.3 主治

脚气,上气不止。

8.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8.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9 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9.1 方名

紫苏汤

9.2 组成

紫苏茎叶2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9.3 主治

卒短气。

9.4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盏,加大枣7枚,煎至1大盏,去滓,分温3服,不拘时候。

9.5 制备方法

上锉细。

10 《外台》卷十九引《苏恭方》

10.1 方名

紫苏汤

10.2 组成

紫苏茎1两,甘草(炙)1两半,橘皮1两半,生姜3两,槟榔5枚。

10.3 主治

脚气肿满,小便涩。

10.4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分3服,相去10里久。若能长服之,永令气消下。

10.5 制备方法

上切。

10.6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

11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11.1 方名

紫苏汤

11.2 组成

紫苏1握,诃黎勒皮8分,当归8分,生姜8分,人参6分,槟榔10颗,生地黄汁半斤。

11.3 主治

气发心腹胀满,两胁气急。

11.4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6味,取2升,绞去滓,下地黄汁,分温3服,别如人行4-5里,温进1服,利2-3行。

11.5 制备方法

上切。

11.6 用药禁忌

忌芜荑、生菜、热面、炙肉、鱼、蒜、粘食、陈臭。

12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12.1 方名

紫苏汤

12.2 组成

紫苏叶1两半(锉),白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12.3 主治

脚气肺气,不问冷热。

12.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破),同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日晚再服。

12.5 加减

若患人四体热者,加麦门冬1两(去心,焙);冷者,加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炙);小便涩少者,加桑白皮1两(炙),大便秘结者,加槟榔仁1两(锉),霍乱腹胀,加甘草1两(炙,锉);疟,加黄连、人参,皆随病状以意加减。

12.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3 《四圣悬枢》卷二

13.1 方名

紫苏汤

13.2 组成

苏叶3钱,桂枝3钱,杏仁3钱,甘草3钱(炙)。

13.3 主治

一日太阳寒疫,头痛、发热、恶寒者。

13.4 用法用量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

14 《穷乡便方》

14.1 方名

紫苏汤

14.2 组成

木香5分,木通5分,人参5分,苏子5分,槟榔5分,厚朴7分,半夏7分,甘草2分,草果仁2分,陈皮8分,白术2钱,赤茯苓6分。

14.3 功效

理脾导湿。

14.4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14.5 加减

有气恼者,减白术。

15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15.1 方名

紫苏汤

15.2 组成

紫苏茎叶1两,藿香叶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桔梗(炒)1两,葛根1两,丁香枝杖半两。

15.3 主治

中焦有寒。

15.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15.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6 《局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卷十

16.1 方名

紫苏汤

16.2 组成

紫苏叶6斤,乌梅(去核,微炒)9斤,甘草(炒)10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3斤,炒盐10斤。

16.3 功效

调气利膈,消痰止咳。

16.4 主治

心胸烦闷,口干多渴。

16.5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沸汤点下,不拘时候。

1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