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散

目录

1 拼音

zǐ sū sǎn

2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紫苏散

2.1 别名

紫苏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2.2 处方

紫苏茎叶30克 桑根白皮30克(锉)赤茯苓30克 羚羊角屑22克 槟榔22克 木香15克 桂心15克 独活15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微炒)

2.3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2.4 功能主治

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2.5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2.6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3 《普济本事方》卷三:紫苏散

3.1 处方

紫苏叶 桑白皮(洗净,蜜涂,炙黄)青皮(去白)五味子(拣)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节)甘草(炙)各等分

3.2 制法

上药为细末。

3.3 功能主治

宣肺散寒,止咳化痰。治肺感风寒,咳嗽痰多,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

3.4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温服。

3.5 备注

方中紫苏叶、麻黄辛温宣透,发散风寒为君;杏仁、桑白皮润肺化痰,降利肺气,青皮理气宽中为臣;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敛肺生津,止咳平喘为佐。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之功。

3.6 摘录

《普济本事方》卷三

4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

4.1 方名

紫苏散

4.2 组成

紫苏茎叶1两半,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4.3 主治

脚气冲心,烦闷不识人,喘促,坐卧不得。

4.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煎生姜、童便调下,不拘时候。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5 《圣惠》卷十一

5.1 方名

紫苏散

5.2 组成

紫苏茎叶半两,赤茯苓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柴胡(去苗)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大腹皮(锉)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半两,诃黎勒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5.3 主治

伤寒烦喘,胸膈满闷,不思饮食。

5.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5.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6 《绛囊撮要》

6.1 方名

紫苏散

6.2 组成

苏叶(焙干)、老杉木(烧灰)各等分。

6.3 主治

肾子烂出。

6.4 用法用量

敷,干则以香油调敷,或囊无皮烂出者,以苏叶或荷叶包。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7.1 方名

紫苏散

7.2 组成

六一散4钱,紫苏叶1钱5分,儿茶1钱,赤石脂2钱。

7.3 主治

绣球风,阴囊烂。

7.4 用法用量

先以紫苏、紫背浮萍煎汤熏洗,然后敷之。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 《圣惠》卷十四

8.1 方名

紫苏散

8.2 组成

紫苏茎叶1两,赤茯苓3分,麦门冬半两(去心),木香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紫菀半两(洗去苗土),柴胡3分(去苗),桂心3分,当归3分(锉,微炒),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白术半两,知母半两,桑根白皮半两(锉),犀角屑3分,黄芩半两,槟榔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8.3 主治

伤寒后夹劳,脾胃气虚,心腹烦闷,骨热憎寒,饮食不多,咳嗽痰涎,头旋脑闷,小便黄赤。

8.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8.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9 《圣惠》卷四十二

9.1 方名

紫苏散

9.2 别名

紫苏五味子汤

9.3 组成

紫苏茎叶2两,五味子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前胡1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

9.4 主治

气虚,胸膈中寒热,短气不足。

9.5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次。

9.6 制备方法

上为散。

9.7 附注

紫苏五味子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10 《圣惠》卷三十七

10.1 方名

紫苏散

10.2 组成

紫苏1两,桂心1两,生干地黄2两,当归1两,牛膝1两(去苗),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10.3 主治

吐血并衄血不止。

10.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1 《圣惠》卷二十九

11.1 方名

紫苏散

11.2 组成

紫苏茎叶2两,木通3分,石韦3分(去毛),冬葵子1两,木香半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槟榔1两。

11.3 主治

虚劳下焦气滞,脐腹妨闷,小便不利。

11.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2 《圣惠》卷六

12.1 方名

紫苏散

12.2 组成

紫苏茎叶1两,猪苓1两(去黑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马兜铃7颗(细锉,和皮子),桑根白皮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大腹皮1两(锉),赤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12.3 主治

肺气壅滞,咳嗽,发即气喘、妨闷。

12.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3 《圣惠》卷五十三

13.1 方名

紫苏散

13.2 别名

紫苏汤、紫白汤

13.3 组成

紫苏茎叶1两,桑根白皮1两(锉),赤茯苓1两,羚羊角屑3分,槟榔3分,木香半两,桂心半两,独活半两,枳壳半两(敖炒微黄,去瓤),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微炒)。

13.4 主治

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13.5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3.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3.7 附注

紫苏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紫白汤(《嵩崖尊生》卷十一)。

14 《圣惠》卷七十四

14.1 方名

紫苏散

14.2 组成

紫苏叶1两,赤茯苓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贝母(煨微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14.3 主治

妊娠气壅咳嗽,胸膈不利,吃食减少。

14.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糯米粥饮调下。

1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5 《圣惠》卷四十六

15.1 方名

紫苏散

15.2 组成

紫苏茎叶1两,紫菀3分(去苗土),贝母3分(煨令微黄),麦门冬3分(去心),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炙微赤,锉)、桑根白皮3分(锉),赤茯苓3分,五味子3分。

15.3 主治

咳嗽短气,体虚烦热,发作无时。

15.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6 《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医林方》

16.1 方名

紫苏散

16.2 组成

木通、防己、陈皮、白术、紫苏叶、防风、桑白皮各等分。

16.3 功效

利小便。

16.4 主治

水气。

16.5 用法用量

每服5钱,通草同煎,去滓温服。后服顺气丸。

16.6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17 《圣惠》卷六十九

17.1 方名

紫苏散

17.2 别名

太效紫苏饮子

17.3 组成

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桑根白皮1两,茴香根1两,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独活半两,荆芥半两,羌活半两,木瓜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10枚(锉),甘草半两(炙微赤)。

17.4 主治

妇人风毒脚气,腹内壅塞,疾恶,不思饮食,脚重虚肿。

17.5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葱白1茎(并须),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7.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7.7 附注

太效紫苏饮子(《普济方》卷二四一)。

18 《本事》卷三

18.1 方名

紫苏散

18.2 组成

紫苏叶、桑白皮(洗净,蜜涂炙黄)、青皮(去白)、五味子(拣)、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节)、甘草(炙)各等分。

18.3 主治

肺感风寒作嗽。

18.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

1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8.6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紫苏子气味辛温发散,入手太阴、足太阳、阳明之表;桑白皮气味苦辛平,入手太阴;青皮气味苦辛温微酸,入足少阳、厥阴;五味子气味酸甘平苦咸,虽入肾,然研细用,五脏之味俱全,不专走一经也;杏子仁气味苦辛微温,入手太阳、阳明;麻黄气味辛温,入手太阴、足太阳之表;甘草气味甘平,入脾兼入十二经络,能和诸药之性。因肺经感冒风寒咳嗽者,唯恐涉及他经,以辛温理邪之药,专攻肺经留邪,既能散而诸经安适矣。

19 《传家秘宝》卷中

19.1 方名

紫苏散

19.2 组成

紫苏1两(连根叶),厚朴半两(去皮,姜汁涂炙),甘草半两(炮),知母2两,贝母2两,款冬花2两,半夏(汤浸10次,焙干)2两,五味子2两,人参半两,桑皮1两。

19.3 主治

咳嗽。

19.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7分,去滓温服。

1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0 《产宝诸方》

20.1 方名

紫苏散

20.2 组成

紫苏1两,人参1两,陈橘皮(去白)1两,木香1分。

20.3 功效

安胎护子顺气。

20.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