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散

目录

1 拼音

zǐ shí yīng sǎn

2 《圣惠》卷六十九

2.1 方名

紫石英散

2.2 组成

紫石英1两,茯神3分,麦门冬3分(去心),人参3分(去芦头),羚羊角屑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黄耆半两(锉),远志3分(去心),酸枣仁3分(微炒),当归3分(微炒),黄芩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2.3 主治

妇人血风烦闷,心神恍惚,眠卧不安。

2.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3 《圣惠》卷七十八

3.1 方名

紫石英散

3.2 组成

紫石英(细研)1两,白石英(细研)1两,石膏1两,赤石脂1两,芎1两,独活1两,葛根(锉)1两,桂心1两,麻黄2两(去根节),赤芍药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黄芩3分。

3.3 主治

产后中风,口噤,手足搐掣,晕闷不知人事,及缓急诸风毒痹,身体强硬。

3.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拗开口灌之,不拘时候。

3.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4 《圣惠》卷八十五

4.1 方名

紫石英散

4.2 组成

紫石英1两,寒水石1两,龙骨半两,牡蛎粉半两,滑右1两,赤石脂半两,蓝叶1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石膏1两,白石脂半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4.3 主治

小儿风热惊痫,手足掣缩,日数发者。

4.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4.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5 《圣惠》卷四

5.1 方名

紫石英散

5.2 组成

紫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远志(去心)半两,赤小豆(炒熟)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心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龙骨(细研)半两,熟干地黄半两,菖蒲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黄耆1两(锉)。

5.3 主治

心气不足,虚悸恐畏,悲怒恍惚,心神不定,惕惕而惊。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6 《圣惠》卷七十二

6.1 方名

紫石英散

6.2 组成

紫石英(细研,水飞过)半两,朱砂(细研,水飞过)半两,虎杖(锉)半两,细瓷末半两,滑石半两,斑蝥10枚(糯米同炒令黄,去翅足)。

6.3 主治

妇人三年内月水不通。

6.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空心以温酒调下。至巳时,小便先涩痛,即恶物下如鸡肝。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7 《圣惠》卷十四

7.1 方名

紫石英散

7.2 别名

紫石英汤

7.3 组成

紫石英1两(细研),桂心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白茯苓2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2两。

7.4 主治

伤寒后,心虚惊悸,烦闷,及咽喉不利,面目忽赤忽黄,虚羸少力。

7.5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7.6 制备方法

上为散,入石英和匀。

7.7 附注

紫石英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8 《圣惠》卷二十

8.1 方名

紫石英散

8.2 组成

紫石英2两(细研),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射干3分,人参1两(去芦头),龙骨1两,远志3分(去心),茯神1两,当归1两,防风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升麻3分,沉香1两。

8.3 主治

风虚,心气不足,惊悸汗出,烦闷短气,悲喜恚怒,不自觉知,咽喉痛,口唇黑,呕吐,舌本强,水浆不通。

8.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赤小豆21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8.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9 《圣惠》卷八十四

9.1 方名

紫石英散

9.2 组成

紫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滑石1两,白石脂1两,龙齿2两(细研),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寒水石1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犀角屑半两,牡蛎粉1分。

9.3 功效

除热镇心。

9.4 主治

小儿热痫,四肢抽掣,每日数发。

9.5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温薄荷汤调下。

9.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