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zì hàn ·yíng wèi bù hé zhèng
2 英文参考
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disharmony between nutrient and defense phase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自汗·营卫不和证(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disharmony between nutrient and defense phases[1])是指卫强营弱,营卫不和,以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或微发热,头痛,或失眠,多梦,心悸,苔薄白,脉浮缓等为常见症的自汗证候[2]。
4 自汗·营卫不和证的症状
自汗·营卫不和证多见于体弱,失眠,阴阳失调,表虚或微受风邪的患者[3]。患者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3][4]。
5 证候分析
营卫不和,卫外失司,津液外泄:因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致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脉缓、苔薄白为营卫不和之象。[3][4]
6 自汗·营卫不和证的治疗
6.1 治法
6.2 方药治疗
自汗·营卫不和证可用桂枝汤[备注]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生姜、灸甘草、大枣加味治疗。方中以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二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甘草,助其调和营卫之功。汗出多者,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兼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兼阳虚者,加附子温阳敛汗。[3]
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备注]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方论》):甘草、淮小麦、大枣之甘润缓急,加以治疗。[3]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自汗·营卫不和证患者建议食用生姜、大枣、党参、糯米、冰糖、白芍、桂枝等[4]。
6.3.2 推荐食疗方
1.姜茶(《医说》):生姜10g切薄片,与茶叶10g加水煎煮,代茶饮。[4]
2.大枣粥(《圣济总录》):大枣10~15个,粳米100g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米烂成粥,加冰糖汁。[4]
3.参枣糯米饭(《醒园录》):党参、大枣水煎30分钟,取汁,糯米250g加入参枣汁及水适量,蒸熟,将剩余汤汁加白糖煎成黏汁,浇在上面,并放上红枣。[4]
7 关于自汗
自汗(spontaneous sweating[1][5])为病证名[6]。是指以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等因素而自然出汗为主要表现的汗证[1]。
详见自汗条。
8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0-92.
- ^ [4]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113-115.
-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0.
治疗自汗·营卫不和证的方剂
- 和表八珍汤
1钱,川芎5分。功能主治:托毒生肌。主表虚自汗,营卫不和,饮食无味。用法用量:上加生姜1片,大枣2...
- 桂枝汤
若加饴糖倍芍药,补虚温里小建中。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桂枝汤...
- 玉屏风散
g,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证。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或预防小儿...
- 小建中汤
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摘录:《伤寒论》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小建中汤:处方:芍药(三钱)...
- 更多治疗自汗·营卫不和证的方剂
治疗自汗·营卫不和证的中成药
- 玉屏风散
g,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证。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或预防小儿...
- 更多治疗自汗·营卫不和证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