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目录

1 拼音

zǐ gōng jǐng ái de fàng shè zhì liáo

2 操作名称

子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3 适应证

放射治疗是子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原则上适合于各期患者的治疗,但目前多应用于Ⅱb以上的中、晚期,及有并发症的早期患者。

4 禁忌证

宫颈癌放射治疗无明显禁忌证。

5 准备

1.术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治疗效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交待注意事项,以获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2.全身准备  病人的全身状态好坏可以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所以在治疗前要全面进行检查。有贫血则要给予纠正,有全身感染者要给予治疗,有合并症者也要给予控制。治疗过程中,让病人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从各方面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3.局部的准备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控制感染。

6 方法

6.1 1.放射治疗前的准备

(1)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了解病变范围并详细绘图记录;拍胸片、心电图检查、做膀胱镜、直肠镜、静脉肾盂造影等,必要时行盆腹B超、CT、MRI等辅助检查。

(2)实验室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便常规检查,特别是白细胞不得<3.0×109L,血小板不得<80×109/L。

(3)积极处理并发症,贫血不仅是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影响治疗效果,应积极纠正,必要时输血。如子宫颈癌患者出血经一般处理无效或局部肿瘤较大者,可先行腔内照射使肿瘤缩小,同时达到止血的目的,为正式治疗做好准备。积极治疗盆腔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6.2 2.放射治疗

除原位癌或Ⅰa 1期患者可以仅给予单纯腔内照射外,均应体外照射与腔内照射相结合,特别强调单纯体外照射不能治愈宫颈癌。

(1)体外照射

①放射源:放射源为高能X射线(加速器产生)或60Co  γ射线治疗机。

②照射范围及设野方法

A.盆腔矩形野:范围包括髂总(或部分)、髂外、髂内、闭孔、骶前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在模拟机下进行定位,上界L4~5间隙,下界为闭孔下缘,两侧界为股骨头中心或内1/3。无模拟设备者临床上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前野下缘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下4~5cm,后野下缘位于骶尾关节下1.5~2cm,射野面积宽为16~18cm,高为14~15cm,前后野对称。也有采用盒型照射野。

B.盆腔六边形野:照射范围增加了主动脉下段,其他同上。模拟机下定位设野,野上界在L3~4的间隙,宽8cm;下界仍为闭孔下缘下0.5cm,宽约12cm;两侧界为骨盆最宽处向外延1.5~2.0cm,相当于两侧股骨头中心之间,约16cm,上述各间距端点相连形成六边形野,前后也平行对称。

C.扩大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时,可从上述两种设野上缘延伸至所需照射的部位,野宽8cm(有条件者可直接针对病灶采用适形调强照射)。

③照射方式:全盆照射DT 25~30Gy/3~4周,中间挡铅照射DT 15~20Gy/2周,腔内治疗当日不行外照射;六边形野挡铅4cm (宽)×10cm (高),矩形野挡铅4cm(宽)×[14~15cm(高)]。全盆照射快结束时开始腔内治疗;如果最初为盆腔中挡铅照射亦称为四野照射,与腔内照射同时进行,总剂量同上。腔内治疗当日不行外照射。标准的外照射方案为每周5次,每次DT  180~200cGy。

(2)腔内近距离照射

①参照点:A点指宫腔放射源末端上2cm,中轴旁开2cm。

B点位于A点外侧3cm。

若有条件可设置直肠膀胱等部位参考点,尽量减少危险器官的受量。

②放射源:目前国内常用的腔内治疗放射源为中、高剂量率放射性核素如137Cs、192Ir等。

③方法与剂量:高剂量率腔内治疗每周1次,每次A点剂量6~7Gy为宜,A点总剂量35~42Gy(达到49Gy应慎重),宫颈腺癌患者可适当增加A点剂量,中剂量率腔内治疗时应增加剂量。一般腔内治疗在全盆照射近结束时开始。对于局部肿瘤巨大、活跃出血的患者,可以先给予阴道容器达到止血目的。若每次近距离治疗采用阴道及宫腔容器同时使用时,布源比较合理,共同参与A点剂量计算;若两者分别使用时,一般阴道容器照射的参考点采用阴道黏膜下0.5cm,剂量约20Gy。对于局部特别巨大的外生型肿瘤可采用组织间插植治疗,根据肿瘤情况决定插针数及布源,并据肿瘤消除情况决定插植次数。对于肿瘤浸润阴道者,采用不同直径的塞子治疗,尽可能选择大号塞子,每次阴道黏膜或黏膜下0.5cm给予6~8Gy,对不需要照射的部分可行铅挡(但阴道塞子增加了直肠和膀胱的受量及并发症)。

(3)放射治疗与化疗相结合:目前,主要采取放射治疗与化疗同时进行,利用其增敏的作用。药物种类及方案较多,以不影响放射治疗疗程为好,目前多采用5-FU、顺铂等。

(4)三维立体适形调强照射:目前多用于复发宫颈癌孤立病灶或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灶的照射。

(5)放射治疗与热疗相结合。

7 注意事项

1.放射治疗后的随访  放射治疗后的随访十分重要,放射治疗的晚期并发症及患者康复情况只能从随访中了解。治疗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第2~4年每6个月随访1次,第5年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仔细查体,并行胸部X线、细胞学检查、肿瘤标记物SCC、B超等,必要时行CT或MRI等检查。

2.放射治疗反应及并发症  避免对照射野内皮肤的刺激,保持干燥;放射治疗中及结束后一段时间应加强阴道冲洗。并发症的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有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及盆腔纤维化。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