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

目录

1 拼音

zǐ gōng

2 英文参考

matrix[朗道汉英字典]

uterus[朗道汉英字典]

venter[朗道汉英字典]

womb[朗道汉英字典]

zǐgōng(穴)[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CA1(穴)[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子宫:1.哺乳动物的子宫;2.人类的子宫;3.经外奇穴名;4.耳穴名;5.经穴别名。

4 哺乳动物的子宫

哺乳类雌性个体输卵管一部分发生变化而成为受精卵着床后,与母体相联系直到分娩这一段时间完成胚胎发育的器官。相应地,子宫的起始部成为狭义的输卵管,子宫的末端成为阴道。从阴道一直到子宫,可因哺乳类种类的不同,左右一对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愈合。根据这种愈合程度,将子宫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1)双子宫(uterus duplex),两侧子宫未曾合一(例如,有袋类和齧齿类);

(2)中隔子宫(uterus bipa-rtitus),在外形上愈合得很好,但内部由隔壁分为两部分(例如齧齿类的一部分);

(3)双角子宫(uterus bicornis),仅在下半合而为一(例如食肉类);

(4)单一子宫(uterus simplex),全部合(例如,灵长类)。子宫壁,特别是面向子宫腔的子宫内膜,与发情周期、月经周期以及妊娠期相关连,可反复出现显著的发育和衰退。

5 人类的子宫

子宫为脏器名。出《神农本草经》。即胞宫[1]。亦名子宫、子脏、子处、女子胞、胞脏、血脏[2]。是女性内生殖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属奇恒之府[2]。位于带脉之下,小腹之中,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在脏腑与天癸、冲、任、督、带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其生理功能[2]。和肝、肾、心、脾有密切关系。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妇女发育成熟,冲、任盛于胞中,就有月经来潮和生育能力。[3]

《千金翼方·杂病》:“重者子宫下垂。”

5.1 子宫的位置

子宫位于盆腔中部,膀胱与直肠之间。其位置可随膀胱与直肠的充盈程度或体位而有变化。直立时,子宫体几乎与水平面平行,子宫底伏于膀胱的后 上方,子宫颈保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成人正常的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姿势,前倾即子宫轴与阴道轴之间呈向前开放的角度,前屈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弯曲。 子宫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子宫诸韧带、盆膈、尿生殖膈及会阴中心腱等结构维持,这些结构受损或松弛时,可以引起子宫脱垂。子宫可分为底、体、峡、颈四部,其上端钝圆隆起,位于两侧输卵管子宫口以 上的部分为底;下段窄细呈圆柱状的部分为颈,是炎症和癌肿的多发部位,子宫颈又分为阴道上部及阴道部。底与颈之间的部分为体;体的下部与颈之间的狭窄部分为峡,子宫峡 随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明显形成子宫下段,产科常在此处进行剖腹取胎。子宫两侧缘的上部与输卵管相接处,称子宫角。子宫前面隔膀胱子宫陷凹与膀胱上面相邻,子宫颈阴道上部的前方借膀胱阴道隔与膀胱底部相邻,子宫颈阴道部借尿道阴道隔与尿道相邻;子宫后面借直肠子宫陷凹及直肠阴道隔与直肠相邻。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正常成年未孕女子子宫呈前倾前屈位,子宫的固定装置主要是盆膈和阴道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固定。四对韧带是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

宫呈倒置扁梨形,前面扁平,后面稍突出,壁宽腔小,上端宽而游离,朝前上方;下端较窄,呈圆柱状,插入阴道的上部。成年女性的子宫平均的长、宽、厚分别为7×5×3厘米,子宫腔容量约5ml。

5.2 子宫阔韧带

(1)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为呈冠状位的双层腹膜皱襞。上缘游离,包裹输卵管,其外侧端移行于卵巢悬韧带。下缘和外侧缘与盆底和盆侧壁的腹膜较行,内侧缘与子宫前、后面的腹膜相续。 子宫阔韧带可分三部分:①卵巢系膜,为卵巢前缘与子宫阔韧带后叶间的部分,由阔韧带后叶向后包裹卵巢所形成。②输卵管系膜,为输卵管与卵巢系膜根之间的 部分。③子宫系膜,为子宫阔韧带的其余部分,内含子宫血管、淋巴管、神经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之为子宫旁组织。子宫阔韧带的作用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2)子宫主韧带:又称子宫颈横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基底部,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连于子宫颈与盆侧壁之间,呈扇形,向下与盆膈上筋膜愈着。子宫主韧带是固定子宫颈,使其维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的重要结构, 损伤或牵拉造成该韧带松弛后,容易引起子宫脱垂。

(3)子宫圆韧带:呈圆索状,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长约12~14cm。起自子宫角,输卵管附着部的前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覆盖下弯向盆侧 壁前行,越过髂外血管至腹壁下动脉外侧,经深环入腹股沟管,出浅环附着于阴阜及大阴唇皮下,它是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

(4)骶子宫韧带: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起自子宫颈后面,向后呈弓形绕过直肠外侧,附着于骶骨前面。其表面有腹膜覆盖,形成直肠子宫襞。该韧带的 作用是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防止子宫前移,使子宫维持前屈姿势。

(5)耻骨子宫韧带:由结缔组织构成,起自子宫颈前面,向前呈弓形绕过膀胱外侧,附着于耻骨盆面,韧带表面有腹膜覆盖,形成膀胱子宫襞。耻骨子宫韧带的作 用是限制子宫后倾后屈。

5.3 血管、淋巴及神经

子宫动脉为营养子宫的主要动脉,起自髂内动脉的前干,沿盆侧壁向前内下方走行,进入子宫阔韧带基底部,在距子宫颈外侧约 2cm处,横向越过输尿管盆部的前上方,至子宫颈侧缘迂曲上行,沿途分支进入子宫壁。主干行至子宫角处即分为输卵管支及卵巢支,后者在子宫阔韧带内与卵巢动脉分支吻合,故子宫的血液供应也有一部分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与输 尿管盆部交叉后,向下发出阴道支,分布于阴道上部。子宫静脉丛应于子宫两侧,由该丛发出的小静脉常汇合成两条子宫静脉,最后汇入髂内静脉。此丛前接膀胱静脉丛,后连直肠静脉丛,向下与阴道静脉丛相续,合成子宫阴道静 脉丛。

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多数淋巴管,沿卵巢血管上行,注入腰淋巴结和髂总淋巴结。子宫底两侧的一部分淋巴管,沿子宫圆韧带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子宫体下部及子宫颈的 淋巴管,沿子宫血管注入骼内淋巴结或骼外淋巴结,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沿骰子宫韧带注入骶淋巴结。盆内脏器的淋巴管之间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吻合,因此,如患子宫癌时,可有广泛转移。

子宫的神经来自盆丛分出的子宫阴道丛,随血管分布于子宫和阴道上部。

5.4 不同时期的子宫保养

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被人们誉为“胎儿的宫殿”、“月经的故乡”和“生命的摇篮”,可见,子宫对于人类多么重要。然而,从子宫发育成熟,开始履行自己的繁重使命——形成并排出月经、生儿育女,直至衰老退居第二线,始终面临着各种伤、病的威胁。众所周知,子宫颈糜烂、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体癌和子宫破裂等等都是妇女的常见病。有人统计过,因子宫患病而住院的病人,竟占妇科疾病住院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每一位妇女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顺利地完成生儿育女的特殊使命,必须特别注意做好对子宫的保护。从少年时期开始直至晚年,都要保护好子宫,它并不只是生育期的事情。

5.4.1 少年时期

这是女性身体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最迅猛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子宫也不例外。为了使子宫发育良好,子宫体既不前倾亦不后倾,少女应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进餐,不要盲目节食或拒食脂肪类食品,坚持生活有规律,讲究精神卫生,这些均有益于子宫的生长发育。少数少女偶尔也会患“妇科病”,威胁子宫的健康,应及早治疗,不可拖延。

5.4.2 青春期

月经来临,标志着子宫发育基本成熟,也是青春期的开始。这时,子宫与外界有了通路,给病原体以可乘之机。因此,必须加强对子宫的保护,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切忌早婚早育。研究表明,女性过早结婚和生育,由于子宫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难以担负起孕育胎儿的重任,容易使子宫发生多种疾病,据调查,少女比成年妇女更易发生难产,子宫破裂的机会显著增多,分娩后也易出现子宫脱垂。

5.4.3 生育期

进入生育期,子宫也随之进入了“多事之秋”。因此,加强子宫保护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个时期内,首先要避免反复多次的人工流产,偶尔一次人工流产,若准备充分,操作正规,对子宫的损害尚不严重,但反复人工流产,特别是两次人流之间相隔时间甚短,子宫则难以承受,常会导致子宫感染或子宫损伤,也会影响再次受孕,对将来的胎儿也有害。其次,应该杜绝婚外性生活,以减少子宫被感染的机会或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研究表明,性生活紊乱,性伙伴过多,是子宫颈癌的重要发病因素。第三,讲究性生活卫生和做好孕期保健。不洁的性生活是子宫感染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丈夫们的通力合作。包皮垢是诱发子宫癌的刺激物,故包皮过长的男子应进行包皮环切手术,并讲究性器官的卫生。在妊娠期间,子宫的负担明显加重,很容易发生异常,所以,必须做好产前检查,特别警惕有无阴道流血和胎位异常,一旦发现要立即就医。分娩时子宫最易受到损伤,更应加强保护。产褥期要休息好,避免过早干重活,防止子宫脱垂的发生。

5.4.4 绝经期

绝经以后,子宫虽已退役,但并非安全无事,不能掉以轻心。相反,老年妇女患子宫癌的机会会增多,因此,绝经后也要保护好子宫,要特别警惕阴道流血。宫颈接触性出血是子宫颈癌的主要表现,切不可忽视,同时,更年期之后,应坚持适当的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合理进食,不吸烟,防止肥胖。研究资料表明,肥胖和吸烟会增加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5.5 怀孕后子宫的变化

怀孕后母体为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现一系列变化,其中尤以子宫的变化显著。在怀孕前子宫只有小鸭梨大,重50克,体积约7厘米×4.5厘米×3.5厘米。到足月妊娠时,子宫重1000克,增加了20倍,可容纳胎儿、羊水等5000毫升内容物,足月子宫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22厘米左右,子宫随着胎儿增长的需要而增大,妊娠3个月(停经13周),在耻骨上2-3恒指处可摸到子宫底部;妊娠4个月(停经17周),子宫底部位于脐与耻骨的中间;妊娠5个月(停经21周),子宫底部平脐,这时从外观可见腹部隆起;妊娠31周,子宫底部在脐与胸骨剑突之间;足月时,子宫底在剑突下2-3横指;当胎儿头入骨盆后,子宫底可降低。

6 经外奇穴名·子宫

子宫为经外奇穴名(zǐgōng EX-CA1)[4]。出《备急千金要方》[4]。《针灸大全》列作奇穴[4]。别名侠玉泉、肖必[5]。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5][6]。子宫穴有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作用。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睾丸炎,阑尾炎,疝气,腰痛,尿频等。

6.1 拼音

zǐgōng

6.2 代号

EX-CA1

6.3 子宫穴的别名

侠玉泉(《奇穴图谱》)

肖必(《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

6.4 出处

《针灸大成》:子宫二穴,在中极两旁各开三寸。

6.5 子宫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6][6]

子宫穴位于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处[6]

原说子宫穴位在“中极两旁各二寸”,今多据《针灸大成》定位于脐下4寸(中极)再旁开3寸处[7]

经外奇穴——子宫穴的位置

6.6 子宫穴取穴方法

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旁开3寸,再向上1寸取穴[8]

快速取穴:耻骨联合中点上缘上1横指,旁开4横指处即是子宫穴[9]

6.7 子宫穴穴位解剖

6.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9]

子宫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

6.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髂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9]

有腹内、外斜肌,腹横肌;并有腹壁浅动、静脉,髂腹下神经及其伴行的动、静脉通过[9]

6.8 子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子宫穴有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作用。

子宫穴内应于子宫,常配伍中极,归来治疗妇科病[9]

6.9 子宫穴主治病证

子宫穴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睾丸炎,阑尾炎,疝气,腰痛,尿频等。

子宫穴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9]

子宫穴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睾丸炎、阑尾炎等[9]

子宫穴内应于子宫,常配伍中极、归来治疗妇科病[9]

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以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9]

妇科病: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9]

其他病:疝气,腰痛,尿频[9]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直刺0.8~1.2寸[9][9],局部有酸胀感[9],可向外生殖器放散[9]

一般直刺1.0~1.5寸[9]

直刺1.5~2寸[9]

注意:

针刺不能过深,以免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刺伤内脏[9]

孕妇禁针[9][9]

6.10.2 灸法

可灸[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9]

6.11 子宫穴的配伍

子宫配足三里,有培补中气,固摄胞宫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

子宫配三阴交、隐白,治功能性子宫出血[9]

子宫配归来、关元、筑宾、三阴交,治前列腺炎[9]

子宫配关元、气海、三阴交,治子宫脱垂[9]

6.12 特效按摩

用中指指腹垂直轻揉子宫穴,每次3~5分钟,可以治女子不孕、子宫脱垂、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生殖系统疾病[9]

6.13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子宫二穴,在中极两旁各开三寸。针二寸,灸二七壮,治妇人久无子嗣。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子宫,奇穴。……灸三至七壮。主治妇人不孕、子宫血肿、子宫内膜炎,亦治肠疝痛、睾丸炎、阑尾炎。

6.14 子宫穴研究进展

6.14.1 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针刺子宫、关元、三阴交等穴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具有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其中对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具有双向调节作用[9]

7 耳穴名·子宫

子宫为耳穴名,又称精宫[9]。位于三角窝,耳轮缘内侧的中点[9]。主治妇科病、阳痿等[9]

7.1 子宫穴的定位

耳穴子宫位于三角窝,耳轮缘内侧的中点[9]

7.2 主治病证

耳穴子宫主治妇科病、阳痿等[9]

7.3 刺灸法

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9]

8 经穴别名·子宫

子宫为经穴别名[9]

8.1 关元穴的别名·子宫

子宫为经穴别名,即关元[9]。《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

穴位关元
汉语拼音Guanyuan
罗马拼音Kuanyuan
美国英译名Pass Origin
各国代号中国CV4
日本4
法国莫兰特氏VC4
富耶氏VC4
德国KG4
英国Cv4
美国Co4

关元为经穴名(Guānyuán CV4,RN4)[10][11]。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别名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针灸资生经》),关原(《灸法图残卷》),大海(《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溺水(《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产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血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子宫(《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属任脉[11][11]。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会穴[11][11][11]。关即关藏,元即元气,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关元[11]。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少腹疼痛,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疝气,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黄疸,消渴,心悸,肾虚气喘,淋浊,尿血,经闭,霍乱吐泻,黄白带下,中风脱症,下消,现代又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晕厥,休克,尿道炎,肠炎,肠粘连,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8.1.1 关元穴的别名

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针灸资生经》),关原(《灸法图残卷》),大海(《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溺水(《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产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血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子宫(《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

8.1.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8.1.3 穴名解

关即关藏,元即元气,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关元[11]

关,是闭藏之意。亦为枢机开合之关。元,气之始也,指元气。本穴位居脐下3寸,正当丹田,是处为人体真气、元气发生之地,呼吸之门,为全身脏腑、经络的根本,以其该处为人之根元,为下焦元阴元阳关藏出入之所。男子以藏精,女子主月事,以生养子息,合和阴阳之门户,《医经精义》云“元阴元阳交关之所”,故名关元。“关”与“元”喻以重要之意。[12]

8.1.4 特异性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12][12][12]

关元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会穴[12][12][12]

8.1.5 所属部位

下腹[13]

8.1.6 关元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13]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仰卧取穴[13]

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13]

关元穴在任脉的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关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8.1.7 关元穴的取法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仰卧取穴[13]

仰卧位,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的下2/5与上3/5的交点处,腹白线上取穴[14]

8.1.8 关元穴穴位解剖

关元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8.1.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4]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

8.1.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下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肋下神经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5]

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15]

8.1.9 关元穴的功效与作用

关元穴具有培补元气、导赤通淋的功效。

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作用[15]

关元穴位于脐中下3寸,当“肾间动气”之处,别名“丹田”,为保健要穴[16]

关元穴邻近膀胱和胞官,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故可治疗妇科病、男性病及小便异常[16]

关元穴乃小肠募穴,可泌别清浊,通利二便,治疗二阴病[16]

关元穴位于元气交会之处,可培补元气、回阳救逆,治疗元阳虚衰证、中风脱证、羸瘦无力,以及因虚所致眩晕等虚劳之证[16]

关元穴内应小肠、膀胱和子宫的底部,具有大补元阳、温肾、散寒之功,主治真阳不足、脏腑虚惫等证,以及妇科病、男性病和小便异常等[16]

8.1.10 关元穴主治病证

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少腹疼痛,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疝气,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黄疸,消渴,心悸,肾虚气喘,淋浊,尿血,经闭,霍乱吐泻,黄白带下,中风脱症,下消,现代又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晕厥,休克,尿道炎,肠炎,肠粘连,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16]

关元穴主治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16]

关元穴主治  腹痛,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尿闭,遗尿,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崩漏,带下,不孕,阴挺,阴痒,产后恶露不尽,胞衣不下;遗精,阳痿,早泄,白浊;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水肿,黄疸,消渴,心悸[16]

现代又多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等[16]

关元穴主治中风脱证,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以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16]

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关元穴有保健、强壮作用[16][16]

8.1.11 刺灸法

8.1.11.1 刺法

直刺0.5~1寸[16][16],局部有酸胀感[16],可放射至外生殖器和会阴部[16]

直刺1~1.5寸[16]

直刺1~2寸[16]

注意:

对癃闭患者,应在排尿后针刺,以防损伤膀胱[16]

针前排空小便[16]

孕妇慎用[16][16][16]

8.1.11.2 灸法

可灸[16][16]

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16]

可灸,如药物天灸,或用间接灸,或温灸至局部温热舒适,艾炷灸壮数多累计百余壮,强身保健可采用瘢痕灸[16]

8.1.12 关元穴的配伍

关元穴配中极治小便频数[16]

关元穴配带脉、三阴交、血海治月经不调、带下[16]

关元穴配命门、肾俞、太溪、百会治阳痿[16]

关元配阴陵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气癃溺黄,黄带阴痒。

关元配太溪,有补益肾气的作用,主治久泄不止,久痢赤白,下腹痛。

关元配涌泉,有补肾气,行水气的作用,主治滑精,腰痛,气淋。

关元配中极、阴交、石门、期门,有调达肝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痞满。

关元配心俞,温补心阳,治心悸[16]

关元配肾俞、三阴交,治阳痿、遗精、早泄[16]

关元配三阴交、地机,治痛经[16]

关元配合谷、足三里、气海,治中风脱证[16]

关元配隐白、血海、足三里,治崩漏[16]

8.1.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针灸甲乙经》:足三阴、任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奔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伤中溺血,小便数,背脐痛引阴,腹中窘急欲凑,后泄不止,关元主之。石水,痛引胁下胀,头眩痛,身尽热,关元主之。胞转不得溺,少腹满,关元主之。暴疝,少腹大热,关元主之。女子绝子,衃血在内不下,关元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脐下疗痛,小便赤涩,不觉遗沥,小便处痛,状如散火,溺血,暴疝痛,脐下结血,状如覆杯,转胞不得尿,妇人带下瘕聚,因产恶露不止,月脉断绝,下经冷。

《针灸大成》:主积冷虚乏,脐下绞痛,渐入阴中,发作无时,冷气结块痛,寒气人腹痛,失精白浊,溺血,七疝,风眩头痛,转脬闭塞,小便不通,黄赤,劳热,石淋,五淋,泄利,奔豚抢心,脐下结血,状如覆杯,妇人带下,月经不通,绝嗣不生,胞门闭塞,胎漏下血,产后恶露不止。

《太平圣惠方》:引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

《类经图翼》: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畜血之处。

《扁鹊心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席弘赋》:小便不禁关元好。

8.1.14 关元穴研究进展

8.1.14.1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艾灸家犬“关元”能增加肾血流量、肾小球过滤率,以及Ca2+、Cl-、 K+的排泄,对膀胱张力有明显调整作用,故对遗尿的治疗有显著效果。有人灸家犬“关元”,发现其心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平均血压都有明显增加,但心率不增加。[16]

8.1.14.2 对垂体-性腺功能的影响

针刺中极、关元、大赫等穴,对垂体-性腺功能有促进作用,可引起血浆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改善迟发排卵,对男子精子缺乏症也有一定疗效。艾灸小鼠“关元”,可使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增加。[16]

针刺家兔关元穴,可使垂体后叶催产素分泌增加[16]

8.1.14.3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关元可使肿瘤患者免疫力增强。如给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直接灸“关元”,结果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肿瘤组织坏死程度亦较对照组轻,细胞分化程度好,淋巴细胞浸润较多;对肝脏腺苷三磷酸酶反应及葡萄糖-6 -磷酸酶反应接近正常,均较对照组反应强。艾灸“关元”可延长肿瘤鼠的生存期。[16]

艾灸小鼠关元穴,隔日1次,每次2壮,10次后能延长接种HAC瘤细胞小鼠的存活期。

针灸关元穴可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并具有抗癌作用。组织学观察,艾灸关元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可延长接种HAC(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后的小鼠存活期。艾灸关元,可使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增加,免疫反应增强。艾灸关元,确能改善老年动物的免疫状态,提高免疫力,从而产生抗衰老作用,施灸后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每搏指数稳定增加,动脉血每分钟氧运输指数和混和静脉血氧分压也呈相应增加。[16]

8.1.14.4 增加机体代偿能力

现代研究证实,刺灸关元氧摄取率明显降低,氧耗量明显增高,故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

8.1.14.5 增高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狗或猴抗体效价

针刺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狗或猴的“关元”,可使抗体效价增高[16]

8.1.14.6 治疗尿潴留

关元捻针,可使膀胱神经支配完整的尿潴留患者逼尿肌收缩[16]

8.1.14.7 治疗老年性阴道炎

配复溜、三阴交,行弱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两疗程间隔2~3天。

8.1.14.8 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

隔姜面饼灸,每次灸30分钟,每5日灸1次。

8.1.14.9 治疗痛经

配三阴交,针关元时针尖向下,针后加艾炷灸,以小腹部有热感为度。

8.1.14.10 治疗遗尿

取关元透中极,配百会,行中强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针后灸关元。

8.1.14.11 抗休克

艾灸关元对休克患者的血压及体温均有升高作用。

灸刺关元穴,对实验家兔因组织胺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对组织胺引起的家兔实验性休克,有抗休克作用。艾灸关元可增加兔的心输出量,不增加心率,减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以及钠、钾离子的排泄。

8.2 气穴的别名·子宫

子宫为经穴别名,即气穴[16]。见《杨敬斋针灸全书》。

穴位气穴
汉语拼音Qixue
罗马拼音Chihsueh
美国英译名Energy Cave
各国代号中国KI13
日本13
法国莫兰特氏R13
富耶氏R13
德国N13
英国K13
美国Ki13

气穴为经穴名(Qìxué KI13)[1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胞门、子户[18]。属足少阴肾经[18]。气穴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18][18]。气指肾气,穴即孔穴,此穴在关元旁,为肾气藏聚之处,故名气穴[18]。气穴主治肝肾,胎产,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崩漏,带下,不孕,堕胎腹痛,小便不利,泄痢不止,奔豚,胁痛,腰脊痛,泄泻,痛经,腹泻,现代又多用气穴治疗肾炎,膀胱麻痹,性机能障碍,子宫脱垂,肠绞痛,尿路感染,遗精,阳痿,阴茎痛,肾炎,角膜炎等。

8.2.1 气穴的别名

胞门(《针灸甲乙经》),子户(《针灸甲乙经》),子宫(《杨敬斋针灸全书》)。

8.2.2 出处

《针灸甲乙经》:月水不通,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气穴主之。

8.2.3 穴名解

气指肾气,穴即孔穴,此穴在关元旁,为肾气藏聚之处,故名气穴[18]

气,在此意指原气。穴,即腧穴,亦窟藏之意。肾主纳气,是处为肾气归聚之所,因关元为原气生发之处,下焦元气关藏之处,穴在其旁,也是养生凝神入气之处,故名之。气穴本为孔穴的通称,如《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18]

8.2.4 特异性

气穴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8.2.5 所属部位

下腹[19]

8.2.6 气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9]

气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19]

气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19]。另说在脐下2.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3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3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

气穴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气穴穴在下腹的位置

气穴穴在下腹的位置(肌肉)

气穴穴在下腹的位置(内脏)

气穴穴在下腹的位置

8.2.7 气穴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横骨上2寸,关元(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气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19]

仰卧位,当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上3/5与下2/5交点处,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20]

8.2.8 气穴穴穴位解剖

气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分布同大赫。为肋下神经分布处。皮肤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和第一腰神经的前皮支分布。腹腔内相应的器官为大网膜、小肠等。

8.2.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缘→腹直肌[20][21]

8.2.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下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肋下神经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支分布[21]

布有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的分支,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21]

8.2.9 气穴穴的功效与作用

气穴具有调理冲任,益肾暧胞的功效。

气穴有调经止泻的作用[21]

气穴系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调补肝肾、温经散寒之功,养生家静观脐下,其凝神聚气处,约方寸许,关元左右各有一气穴,每穴各距关元5分。关元之上为石门,之下为中极。中极、石门相距2寸,则关元穴位之领域,横竖各为1寸,其为方寸之地明矣。且本穴又为本经与冲脉之会穴,故其治症多与冲脉有关,如奔豚气、妇人月事、宫冷等症。[21]

8.2.10 气穴穴主治病证

气穴主治肝肾,胎产,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崩漏,带下,不孕,堕胎腹痛,小便不利,泄痢不止,奔豚,胁痛,腰脊痛,泄泻,痛经,腹泻,现代又多用气穴治疗肾炎,膀胱麻痹,性机能障碍,子宫脱垂,肠绞痛,尿路感染,遗精,阳痿,阴茎痛,肾炎,角膜炎等。

气穴主治肝肾、胎产、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崩漏、带下、不孕、堕胎腹痛、小便不利、泄痢不止、奔豚、胁痛、腰脊痛等[21]

气穴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泄泻[21]

气穴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经闭,崩漏;小便不利,泄泻[21]

气穴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不孕,带下,腹泻,小便不利等[21]

现代又多用气穴治疗肾炎、膀胱麻痹、性机能障碍、子宫脱垂、肠绞痛等[21]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路感染,遗精,阳痿,阴茎痛,肾炎,膀胱麻痹;

2.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不孕症;

3. 其它:腹泻,角膜炎。

8.2.11 刺灸法

8.2.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0.8寸[21]

直刺0.5~1寸[21]

直刺1~1.5寸[21][21],局部有酸胀感[21],可扩散至小腹部[21]

注意:本穴针刺宜缓慢,以免刺伤膀胱[21]

8.2.11.2 灸法

可灸[21][21][21]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1]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8.2.12 气穴穴的配伍

气穴配关元、三阴交,有益肾气,暖胞宫,调冲任的作用,主治闭经。

气穴配天枢、上巨虚,有调胃肠,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泄泻,痢疾。

气穴配关元、中极、肾俞、气海、三阴交,治月经不调;②配命门、关元、肾俞、三阴交,治不孕[21]

8.2.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月水不通,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冲脉、足少阴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月事不调。

《循经考穴编》:妇人子宫久冷,不能成孕,赤白淋漓,月事不调,败血逆气攻冲,两胁疼痛。

《针灸大成》:主奔豚,气上下引腰脊痛,泄利不止,目赤痛内眦始,妇人月事不调。

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1.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3.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2-393.
  9. ^ [9]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9.
  11.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0.
  12. ^ [1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5.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1-372.
  15. ^ [1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1.
  16. ^ [1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1-372.
  17. ^ [1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2.
  18. ^ [1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1.
  19. ^ [1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20. ^ [2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3.
  21. ^ [2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