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2.1 方名
滋补丸
2.2 组成
生干地黄1两,熟干地黄(洗焙)1两,刘寄奴(去根)1两,泽兰叶1两,川芎1两,艾叶(醋炒)1两,当归(洗)1两,牡丹皮1两,五味子1两,紫巴戟(炒,去心)1两,白芍药1两,人参(去芦头)1两,赤芍药1两,白术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香白芷1两,金钗石斛(去根,细锉,酒拌炒干)1两,五加皮1两,茴香(微炒)1两。
2.3 功效
补诸虚不足,调养血气,悦泽颜色,充肌肤,益饮食。
2.4 滋补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临卧温酒或盐汤下。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3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瑞竹堂方》
3.1 方名
滋补丸
3.2 组成
白芍药2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皮)1两,阿胶(锉碎,面炒)1两,当归1两,地黄(生熟皆可)1两,半夏(生用)1两,鹿茸(盐炙)1两,黄耆(盐炙)1两,五味子1两。
3.3 主治
下元虚弱。
3.4 滋补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温酒送下。宜常服。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滋补丸
-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腽肭兽
时珍曰∶《和剂局方》治诸虚损,有腽肭脐丸;今之滋补丸药中多用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大抵与苁蓉、琐...
- 《药鉴》:[新刻药鉴卷之二]败龟板
阴中至阴之物,大能补阴,而治阴血不足,是以下焦滋补丸药多用为君。虽曰补阴,又能补心。其阴虚发热,骨...
- 《伤寒证治准绳》:[入门辨证诀]伤寒类伤寒辨
逸饥饱七情房室所伤皆能瘀血不止一途友人缪仲每服滋补丸药多至数两忽发热不已投凉解之药有加无损沉困之极...
- 《重庆堂随笔》:总评
之,余亦未敢以为信然也。滋补丸药,最难消化,从古无人道及。得公指明,喜服丸药者可以戒矣。孟英于宜补...
- 《续名医类案》:[卷五]火
服至二三月,上膈虚火尽除,口齿等病不复作。自后滋补丸药,服无虚日,迄今二十余年,无虚火者,滋水制火...
- 更多古籍中的滋补丸
滋补丸药品说明书
- 复方滋补力膏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五味甘露滋补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滋补健身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滋补水鸭合剂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滋补水鸭合剂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