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汤

目录

1 拼音

zhū yú tāng

2 别名

木瓜汤(《医心方》卷八)、木瓜茱萸汤(《普济方》卷二四四)。

3 处方

吴茱萸6克 木瓜(切)12克

4 功能主治

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

5 用法用量

上二味,以水1.3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约隔一小时半服一次。服后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愈。

6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引苏长史方

7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7.1 方名

茱萸汤

7.2 组成

食茱萸(炒)1两,白术1两,干姜(炮)1两。

7.3 主治

脾心痛兼吐水。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午间、临卧各1次。

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8 《普济方》卷十四引《护命方》

8.1 方名

茱萸汤

8.2 组成

山茱萸半两,当归(切,焙)半两,五味子半两,山芋半两,黄耆(锉,焙)半两,芎藭半两,生干地黄(焙)1两,白术1两,独活(去芦头)2钱,酸枣仁(微炒)2钱,木瓜(去皮子,焙)半两。

8.3 主治

肝脏邪气,两胁胀满,筋脉拘急,痛连小腹。

8.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半,大枣2个,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2次。

8.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9 《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9.1 方名

茱萸汤

9.2 组成

吴茱萸1升,甘草2两(炙),干姜2两(炮),蓼子1把,乱发1两(烧),桂心2两。

9.3 主治

霍乱转筋不止,乃疼痛欲入腹者。

9.4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3合,绞去滓,分3次温服。服别相去如人行6-7里。

9.5 制备方法

上切。

9.6 用药禁忌

忌生葱、海藻、菘菜、生冷粘腻。

10 《千金翼》卷十九

10.1 方名

茱萸汤

10.2 组成

吴茱萸2升,半夏1升(洗),生姜1斤(切),芍药3两,桂心3两,大枣20个(擘),人参2两,黄芩2两,甘草(炙)2两。

10.3 主治

男子虚热寒冷,妇人寒劳气逆,及胸腹苦满而急绕脐腹,寒心吞酸,手足逆冷,脐四边坚,悸气踊起,胃中虚冷,口中多唾,或自口干,手足烦,苦渴湿痹,风气动作,顽痹不仁,骨节尽痛,腰背如折,恶寒,大呼即惊,多梦。

10.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先煮枣极沸,乃纳诸药,煮取4升,每服8合,日3次。

11 《千金》卷七引苏长史方

11.1 方名

茱萸汤

11.2 别名

木瓜茱萸汤、木茱汤

11.3 组成

吴茱萸6升,木瓜2颗(切)。

11.4 功效

下气除湿泄毒。

11.5 主治

脚气毒气上攻心,手足脉绝;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喘急,风湿胳膊,腰脚不能举动。

11.6 用法用量

以水1斗3升,煮取3升。分3服,相去如人行10里久进1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

11.7 附注

木瓜茱萸汤(《普济方》卷二四四)、木茱汤(《奇正方》)。本方方名,《医心方》引作“木瓜汤”。改为丸剂,名“茱萸丸”(见《三因》卷三)。

12 《医心方》卷十一引《深师方》

12.1 方名

茱萸汤

12.2 组成

茱萸1升,黄连2两,附子1两,甘草1两,生姜3两。

12.3 主治

霍乱呕吐,水药不下。

12.4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3升,分3服。

13 《医心方》卷九引《小品方》

13.1 方名

茱萸汤

13.2 别名

吴茱萸汤

13.3 组成

生姜3两,半夏3两,桂心3两,吴茱萸3两,人参1两,大枣30个,甘草1两(炙)。

13.4 主治

胸中积冷,心下淡水,烦满汪汪,不下饮食,心胸应背欲痛。

13.5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纳白蜜5合,分3服。

13.6 附注

吴茱萸汤(《千金》卷十八)。

14 《外台》卷七引《小品方》

14.1 方名

茱萸汤

14.2 别名

当归汤

14.3 组成

吴茱萸2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桂心1两,生姜5两,半夏1升,小麦1升,当归2两。

14.4 主治

寒冷腹痛。产后虚冷。

14.5 用法用量

以水1斗5升,煮取3升。每次温服1升,日3次。

14.6 制备方法

上切。

14.7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

14.8 附注

当归汤(《千金》卷十三)。本方方名,《千金》(注文)引作“吴茱萸汤”。

15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15.1 方名

茱萸汤

15.2 组成

吴茱萸(汤浸,焙,炒)3分,生姜(切,焙,微妙)半两,豉(微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15.3 主治

寒疝,来去腰腹攻痛。

15.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酒少许,同煎7分,去滓温服。

15.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6 《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16.1 方名

茱萸汤

16.2 组成

吴茱萸(汤洗,焙干)5两,乌梅半两,犀角屑2两,升麻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

16.3 主治

中水毒,手足指至肘膝下冷。

16.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加生姜2枣大(拍破),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腹温服。日3次,夜1次。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7 《竹林女科》卷一

17.1 方名

茱萸汤

17.2 组成

熟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吴茱萸(滚水泡)1钱,人参1钱。

17.3 主治

妇人五旬以后,而月经血去过多,热随血去,冲任伤损,为漏为崩,腹痛寒热者。

17.4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

18 《杨氏家藏方》卷七

18.1 方名

茱萸汤

18.2 组成

当归(洗,焙)3钱,干姜(泡)3钱,肉桂(去粗皮)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吴茱萸1两(汤洗7次)。

18.3 主治

肠胃虚寒,泄泻不止。

18.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18.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8.6 附注

本方改为丸剂,名“茱萸丸”(见《普济方》)。

19 《易简方》

19.1 方名

茱萸汤

19.2 组成

槟榔2两,橘红1两半,茱萸1两半,木瓜1两半,紫苏1两半。

19.3 主治

脚气上攻,中满气急,更有下元虚冷,并尊年气虚之人,素有上壅之患,服补药不得者。

19.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加生姜10片,水煎服。

20 《得效》卷五

20.1 方名

茱萸汤

20.2 组成

吴茱萸(洗净)不拘多少。

20.3 主治

脾泄。老人肾虚,水土同化。

20.4 用法用量

上用白水煮,去滓,入盐少许,通口服。

21 《普济方》卷三五五

21.1 方名

茱萸汤

21.2 组成

吴茱萸(汤浸,焙)3分,桂1两,细辛1两1分,当归2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21.3 主治

产后肺寒及咳嗽不已。

21.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盏,煎7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21.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22 《普济方》卷三五六

22.1 方名

茱萸汤

22.2 组成

椒叶、橙叶、茱萸叶。

22.3 主治

妇人数日不产,下体已冷,无药甚窘。

22.4 用法用量

浓煎汤,可下手,则和脐腹人门处皆淋洗。即刻气温,血行遂产。

23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23.1 方名

茱萸汤

23.2 组成

诃梨勒皮2两,当归(炒,切)2两,黄连(去须)2两,干姜(炮)半两,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

23.3 主治

脓血痢。

23.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23.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4 《幼科金针》卷上

24.1 方名

茱萸汤

24.2 组成

吴茱萸、川椒、甘草、苍术、橘核、大茴香。

24.3 主治

疝气有卵翼偏坠者。

24.4 用法用量

河水煎数沸,入罐内熏洗。出汗。连浴4-5次即愈。内以五苓散加防风、丹皮治之,外以本方煎汤熏,汗出即安。

25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25.1 方名

茱萸汤

25.2 组成

茱萸根1两,地榆根1两,蔷薇根1两。

25.3 主治

月蚀疮。

25.4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煎至2升半,去滓,温洗疮,冷即止,1日洗2-3次,敷以他药。

25.5 制备方法

上锉细。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