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菜

目录

1 拼音

zhú yè cài

2 英文参考

bengal dayflower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竹叶菜

竹叶菜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本草拾遗》记载的鸭跖草之别名[1]

3.1 别名

竹叶菜、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碧蝉花[2]

3.2 来源及产地

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全草[2]。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2]

3.3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2]。入肺、胃、膀胱经[2]

3.4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血[2]

1.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腮腺炎,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痢疾,水肿尿少,热淋涩痛,脚气,泌尿系感染,尿血,衄血,崩漏,白带[2]。煎服:9~15g[2]

2.治疮疖肿毒,外伤出血[2]。鲜草捣敷;丹毒[2]。煎服,并用鲜叶醋浸后敷贴;麦粒肿[2]。用鲜茎一枝,一端放酒精灯上燃烧,待另一端茎液沸出时,取液滴于患处[2]

3.5 化学成分

全草含左旋黑麦草内酯等[2]。地上部分含哈尔满等[2]。花含鸭跖黄酮苷(Flavocommelin)[2]。还含鸭跖兰素等[2]

3.6 药理作用

本品可抗炎、镇痛、止咳、抗内毒素等[2]。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2]。对流感病毒PR8株引起的小鼠肺炎有效[2]

4 《*辞典》·竹叶菜

4.1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4.2 拼音名

Zhú Yè Cài

4.3 别名

马耳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福建民间草药》),火柴头(《苏南种子植物》),千日晒、大叶兰花竹仔草(《福建中草药》)。

4.4 来源

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的全草。

4.5 原形态

匍匐、多年生草本,或茎上部上举,多少被毛,节上生根。叶草质;椭圆状卵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急剧收缩而成一阔柄,鞘和叶柄被疏长毛。佛焰毡与上部叶对生,或2~4个聚生,有极短的柄,漏斗形而压扁,长和宽约8~14毫米,淡绿色,被疏毛;花蓝色,每一毡内数朵;萼片3,膜质;花瓣3,长3~4毫米。蒴果膜质,长4~5毫米,有种子5颗,粗糙。花期夏、秋。

4.6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地或林下。分布华东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4.7 性味

《福建民间草药》:"苦,寒,无毒。"

4.8 功能主治

《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4.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4.10 附方

①治小便不通,淋沥作痛:竹叶菜一至二两,酌加水煎,可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赤痢:鲜饭包草二至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疔疮肿毒,红肿疼痛:竹叶菜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冬蜜捣匀敷贴,口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蛇伤:鲜竹叶菜,以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冷服,渣敷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4.11 摘录

《*辞典》

5 竹叶菜的食用价值

竹叶菜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嫩茎叶。它的茎斜向上,叶片技针形,有绿色脉,和竹子颇有相似之处。鸡冠菜同样分布在全国各地,它多长在水沟边及荒野中的潮湿地带,易于采集。在5月间,采下它肉质多汁的嫩茎叶,可以炒吃、作汤,也可以拌在面里蒸了吃,味道平淡。

5.1 营养价值

竹叶草含有花青素类 、粘液质、淀粉等成分,具有清凉解热解毒,强心利尿的作用,适用于急性热病,高热烦渴,咽喉炎肿,上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等急性炎症。

5.2 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急性热病,高热烦渴,咽喉炎肿,上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等急性炎症等患者。

2. 但脾胃虚弱者少食。

5.3 食疗功效

鸭跖草性味、苦寒、无毒;

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凉血的功效;

可治小便不通、淋沥作痛、水肿、脚气、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鼻衄、尿血、血崩、咽喉肿痛、赤痢、疔疮肿毒、蛇咬伤等症。

5.4 食用建议

1. 上呼吸道感染,咽喉、扁桃体炎

鲜竹叶菜全草洗净捣烂绞汁,每服1酒杯以温水冲服,一同2~3次。或用全草60~90克,水煎服亦可。

2. 流行性感冒,高热烦渴,或原因不明的高热

竹叶菜30-60克,淡竹叶30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3. 急性膀恍炎,小便频急

竹叶菜30克,车前草30克,甘草9克,水煎去渣,一日2~3次分服。

4. 急性风湿热,尿酸性病风,间节红肿疼痛

竹叶菜60克,白毛夏枯草30克,水煎服 (取鲜草捣烂绞汁服用更佳)。

5. 痈疖疔疮,无名肿毒

鲜竹叶菜、鲜乌鼓霉等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患部,一日更换2次,以痛止肿消为度。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2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