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竹三七为中药名,出自《安徽中草药》,即清·赵学楷《百草镜》记载的竹节三七的别名[1]。
3 竹三七的别名
4 来源及产地
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呈竹鞭状的根茎[2]。主产云南[2]。
5 性味归经
6 功能主治
1.治病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肺结核咯血,咳痰不爽;胃出血,鼻衄,功能性子宫出血,倒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2]。内服:煎汤,3~9g;研末服,1.5~3g[2]。
7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8 运用
竹节参的肉质直根称峨三七,又名芋儿七[2]。功用与竹节三七基本相同[2]。
9 化学成分
根茎含与人参皂苷类似的多种竹节皂苷(Chikusetsusaponin)[2]。亦含人参皂苷、伪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2等[2]。还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以及痕迹量的β-檀香萜烯、β-金合欢烯[2]。
10 药理作用
大鼠口服本品煎剂,对多种实验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切除肾上腺后,仍有效[2]。能抑制非特异性刺激(游泳)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2]。对肝糖原的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2]。本品皂苷还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2]。
11 参考资料
用到中药竹三七的方剂
- 冠心静片
3-B-3439-98处方: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玉竹三七人参苏合香冰片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
- 舒肝涤痰汤
、橘红、蒌仁、广郁金、茯苓、苏梗、枳壳、参三七、半夏、竹茹。主治:肝痈6-7日后,胁肋微肿,或兼咳...
- 立竹汤
方:立死竹(从地高2尺以上刮去皮,细劈如算子)、三七茎。功能主治:诸鱼骨鲠在喉中。用法用量:用水2盏...
- 平肝救血汤
三:组成:当归1两,麦冬(去心)1两,川芎5钱,三七(研)1钱。主治:产后厥阴感邪,呕吐,两胁胀满,...
- 椿白皮丸
丸纳竹筒中,吹入鼻中;服丸以饮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子母秘录》,名见《普济方》卷三七九...
- 更多用到中药竹三七的方剂
用到中药竹三七的中成药
- 冠心静片
3-B-3439-98处方: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玉竹三七人参苏合香冰片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
- 正骨膏
125g血余炭125g骨碎补125g肉桂300g三七125g肉苁蓉125g没药125g佛手125g白...
- 山鸡大补酒
.25g小茴香12.5g白术(麸炒)6.25g玉竹31.25g制法:以上十六味,鸡肉、麻雀加水煎煮...
- 防衰益寿丸
酒炙)玉竹龙眼肉白及银耳熟地黄淡菜松子仁丹参沉香三七鹿角龟甲(砂烫醋淬)莲子核桃仁淫羊藿(羊油炙)山...
- 回天再造丸
、羌活、骨碎补、香附、沉香、白术(土炒)、僵蚕、三七、朱砂(飞净)、熟附子、天竺黄各一两,虎胫骨(酥...
- 更多用到中药竹三七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竹三七
-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四伤寒门]伤寒后热毒攻眼(附论)
赤锉各三分)上捣筛为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入竹叶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一方有黄连。...
- 《圣济总录》:[卷第三十二]伤寒后余毒攻眼
各半两)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早晚食后各一。治伤寒后毒...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八]治乳石发动生痈肿诸方
黄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治乳石发热毒生痈肿...
- 《圣济总录》:[卷第三十]伤寒口舌生疮
半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竹叶三七片,枣二枚劈破,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治伤寒少...
- 《太平圣惠方》:[卷第十]治伤寒热毒攻眼诸方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叶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治伤寒热毒攻眼...
- 更多古籍中的竹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