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目录

1 拼音

zhōng yī yī yuàn xīn xuè guǎn bìng kē jiàn shè yǔ guǎn lǐ zhǐ nán (shì xíng )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1年9月14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1〕44号印发,自2011年9月14日起施行。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2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心血管病科管理者加强心血管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在心血管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心血管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心血管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门诊,可开设胸痹心痛(冠心病)、眩晕(高血压病)、心衰病(心力衰竭)、心悸(心律失常)等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开设病房及心血管病重症监护病房,具备提供心血管病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病房应设置普通病房、观察室、抢救室或心血管病重症监护病房和中医治疗室,并符合相关规定。中医治疗室能够开展针灸、火罐、理疗和中药外治疗法等。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病房可设置心功能检查室。

第九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设备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针灸器具(如针灸针、艾条、刮痧板、火罐等)、中药熏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声心动仪、心电监护除颤仪等心血管病辅助诊疗设备。诊疗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

第十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对于门诊、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应实行一体化管理。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中药濯足、药枕、针灸、注射、耳穴埋籽等中医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心电图、心电监护除颤仪、心脏超声等心血管病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

4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6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医生应接受过中医心血管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心血管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心血管病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室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2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心血管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及心肺复苏术。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心血管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心血管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心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抢救技术,心血管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心血管病中医科学研究方法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心血管病科专病诊疗特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急症、疑难、危重心血管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开展中医心血管病科常见病症临床难点的科学研究,掌握中医心血管病专业最新学术动态及最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心血管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心血管病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工作20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方法的传承和创新工作,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七条 二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心血管病专业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心血管病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护士应熟悉心血管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药诊疗基本知识,掌握心血管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护士长是心血管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1年以上心血管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2年以上心血管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抢救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5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心血管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心血管疾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开展胸痹心痛、真心痛、心悸、眩晕、心衰病等心血管病常规诊疗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心血管病科疑难病、急危重症研究和诊治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和医院中药制剂。开展中医诊疗特色技术项目,如针灸、拔罐、中药熏洗、中药灌肠、养生保健等,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疗的指导作用。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6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置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7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心血管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8 附件: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2.养心汤(《直指》) 3.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4.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5.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7.贝母栝蒌散(《医学心悟》) 8.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9.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10.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11.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13.大柴胡汤(《伤寒论》) 14.大承气汤(《伤寒论》) 15.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16.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17.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18.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19.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20.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2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23.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24.甘草干姜汤(《伤寒论》) 25.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6.归脾汤(《正体类要》) 27.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28.桂枝汤(《伤寒论》) 29.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30.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31.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32.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33.栝楼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34.理中丸(《伤寒论》) 35.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6.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37.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38.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9.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40.六一散(《伤寒直格》) 41.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42.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43.麻黄汤(《伤寒论》) 44.麻杏甘石汤(《伤寒论》) 45.麻子仁丸(《伤寒论》) 46.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47.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48.清营汤(《温病条辨》) 49.桑菊饮(《温病条辨》) 50.芍药汤(《保命集》) 51.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2.肾气丸(《金匮要略》) 53.生姜泻心汤(《伤寒论》) 54.生脉散(《医学启源》) 55.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56.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7.四逆散(《伤寒论》) 58.四逆汤(《伤寒论》) 59.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1.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62.桃仁承气汤(《伤寒论》) 63.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64.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65.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66.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67.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68.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9.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70.吴茱萸汤(《伤寒论》) 71.五苓散(《伤寒论》) 72.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73.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74.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5.小柴胡汤(《伤寒论》) 76.小承气汤(《伤寒论》) 77.小建中汤(《伤寒论》) 78.小青龙汤(《伤寒论》) 79.小陷胸汤(《伤寒论》) 80.五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81.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82.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83.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84.银翘散(《温病条辨》) 85.右归丸(《景岳全书》) 86.玉女煎(《景岳全书》) 87.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88.越鞠丸(《丹溪心法》) 89.增液承气汤(《伤寒论》) 90.增液汤(《温病条辨》) 91.真武汤(《伤寒论》) 92.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93.保元汤(《博爱心鉴》) 94.止嗽散(《医学心悟》) 95.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96.炙甘草汤(《伤寒论》) 97.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 98.猪苓汤(《伤寒论》) 99.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100.左归丸(《景岳全书》)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