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目录

1 拼音

zhōng yī nèi kē xué

2 英文参考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中医内科学:1.学科名;2.同类同名科教书籍。

4 学科名·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为学科名[1]。中医内科学是研究外感温病、内伤杂病等内科疾病诊治与预防的临床中医学[2]。是运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2]。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所以在中医临床学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2]

4.1 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外感病与内伤病,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伤容易感受外邪,而外感又可进一步加重内伤。本教材所讨论的内容以内伤病为主。

内科范围很广,传统上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2]。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风温、暑温、湿温等热性病,它们主要是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内伤病包括《金匮要略》等书所说的脏腑经络诸病,它们主要是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病理变化指导辨证论治[3]

外感和内伤,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错综复杂[3]。中医内科学论述的内容,多以证候排列为主,以证统病;也有一部分中西医在概念上相同的疾病,则以病统证[3]。两者都体现着辨证论治及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临床思路和方法论特色[3]

4.2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概况

[4]

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在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对人类的保健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早在殷代甲骨文里,已有心病、头痛、肠胃病、蛊病等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代已发明用汤液药酒治疗疾病。周朝将医学进行分科,其中的疾医即相当于内科医生。

春秋战国时期,完成了古典的医学巨著——《内经》,其在内科方面已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如病能、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一部分以六经来概括、认识外感热病,为热病的专篇,另一部分则以脏腑病机来概括、认识内伤杂病,创造性地建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中医内科学奠定了基础。

晋朝王叔和著《脉经》,对内科的诊断,起了很大的作用,葛洪著《肘后方》,记载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药,如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这些疗法,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的病理专著,其中对内科疾病的记载特详,占全书的大半。唐代的《千金方》和《外台秘要》两书,其中内科的治疗方法,更加丰富多采。北宋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则又是国家颁行的内科方书。南宋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上,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金元时代,在内科学术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如刘完素倡火热而主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论内伤而重脾胃;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而主养阴。他们在各个不同方面,都有所创新,有所贡献,为中医内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医书,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这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一个很好总结。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介宾的《景岳全书》、秦景明的《症因脉治》等著作,对内科的许多病证都有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景岳全书》,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内科的辨证论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清代中医内科学的一个巨大成就,是温病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如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都是对温病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著述在中医内科学上,出现了新的一页。清代对丛书的编著,更是琳琅满目,以内科为主体的书籍,有《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张氏医通》、《沈氏尊生书》等。此外,简短实用的还有《证治汇补》、《医学心悟》、《类证治裁》、《医醇瘳义》、《医学实在易》、《医林改错》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均起了很大的作用。

5 同类同名科教书籍·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泛指同类同名科教书籍[4]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