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防治胎黄研究

目录

1 拼音

zhōng yào fáng zhì tāi huáng yán jiū

2 英文参考

Study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nese drugsfor new-born jaundice

3 注解

中药防治胎黄研究是用中药防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疽的临床研究课题。研究认为,胎黄主要是由于母体湿热薰蒸,遗于胞胎化为胎毒,瘀结在血所致。

1973年,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用黄疸茵陈冲剂(茵陈、大黄、黄芩、甘草)煎汤口服治疗40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绝大部分在服用本方后3d~4d恢复正常。该院初步认为本方对抗A、抗B、抗D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抗D抑制作用尤为明显,故ABO溶血服药后可能有阻止抗体继续溶血的功效。陈蕙英、姜梅、井永强、李恩棠等,采用清热化湿、活血化瘀、凉血等中药治疗,对由于母子间ABO或Rn母体血型抗原不合的妊娠所引起的早产、流产、死胎或新生儿因黄疸死亡的孕妇进行预防治疗,在妊娠期间给黄疸茵陈冲剂(茵陈、黄芩、制大黄、甘草)每日2次,每次l包,自确诊后一直服用至分娩为止。亦可服活血化瘀蜜丸(益母草、当归尾、川芎,白芍、木香共研细末,炼蜜丸,每丸重9g),自妊娠4个月服用直至分娩,每日1次,每次1丸。

1984年,李思棠用当归芍药散加减综合治疗93例妊娠,仅6例发生流产、1例早产,86例足月产,获得87名健儿,与以往妊娠275次中219次流产、21次早产、35次足月产,存活儿例中有6例核黄疸后遗症的情况相比,疗效显著。说明中药防治本病有独特的效果。初步认为服药后免疫性血型下降或消失,中药可抑制抗A、抗B、抗D血型抗体的产生,并认为可能与抑制和(或)消除免疫性血型抗体有关。提示这可能是活血化瘀和清热利湿治疗本病的现代生理学基础。

另外,在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1988年,北京儿童医院裴学义等中医辨证治疗本病150例,治愈109例,治愈率为72.67%。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三院王淑锡等用茵陈蒿汤为主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103例,结果治愈71例,好转21例,无效11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宁世清治疗用131I-RB肝胆扫描法诊断出不同程度肝内外胆道梗阻黄疸患儿112例,用中药治疗97例,阳黄用茵陈蒿汤加味,阴黄用茵陈术附汤或茵陈五苓散加减,结果治愈63例,曾一度好转14例,无效20例。其中完全梗阻的36例,治愈10例。说明中药治疗完全梗阻性肝炎综合征(炎性可逆性梗阻)具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