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郄

目录

1 拼音

zhōng xì

2 英文参考

Zhōngdū LR6[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中郄为经穴别名,出《脉经》[1]

1.中都穴别名;2.委中穴别名。

4 中都穴别名·中郄

中郄为经穴别名,即中都穴[2]。出《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中都
汉语拼音Zhongdu
罗马拼音Chungtu
美国英译名Middle Capital
各国代号中国LR6
日本6
法国莫兰特氏F6
富耶氏
德国LE6
英国liv6
美国Li6

中都为经穴名(Zhōngdū LR6)[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郄、太阴[3]。属足厥阴肝经[3]。中都是足厥阴肝经的郄穴[3]。中即中间,都即聚会,此穴在小腿内侧中间,为足厥阴经气深聚之处,故名中都[3]。中都穴主治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腹痛,泄泻,恶露不尽,胁痛,下肢痿痹,现代又用中都穴治疗急性肝炎,下肢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月经不调,带下,少腹痛,泻痢,盆腔炎阴暴痛,腹胀腹痛,痢疾泄泻,肠炎,急性肝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软无力,喉炎等。

4.1 中都穴的别名

中郄(《针灸甲乙经》),太阴(《经穴汇解》)。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中都,足厥阴郄,在内踝上七寸胻骨中。

4.3 穴名解

中即中间,都即聚会,此穴在小腿内侧中间,为足厥阴经气深聚之处,故名中都[3]

中,指方位言,四方之中央为中,左右之间亦为中,并有内义。都,聚也,丰也;又泽中有丘日都;指流水之处;又为统率之意。中都意为穴当小腿之中,以穴位之所在与经气之所聚而比譬命名。本穴直上有足太阴之阴陵泉,下有本经之蠡沟,后有漏谷,前有足阳明之条口、巨虚。四周诸穴,具有凹下如泽之意。本穴居其当中,犹泽中之丘也,颇合“都”字之义。更以本穴位于膝踝折中处,为足厥阴肝经之郄穴,为肝之气血似水之流聚,为肝经脉气之都会与统率,故名之以中,而曰中都。[4]

4.4 特异性

中都是足厥阴肝经的郄穴[4]

4.5 所属部位

小腿[5]

4.6 中都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都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6]

中都穴位于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处[6]

中都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正坐或仰卧取穴[6]

中都穴在足厥阴肝经的位置

中都穴在小腿部的位置

中都穴在小腿部的位置

中都穴在小腿部的位置(肌肉)

中都穴在小腿部的位置(骨骼)

4.7 中都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卧位,先在内踝尖上7寸的胫骨内侧面作一水平线,当胫骨内侧面的上中1/3交点处取穴。

中都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正坐或仰卧取穴[6]

正坐或仰卧位,于髌尖与内踝尖连线中点下0.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取穴[7]

4.8 中都穴穴位解剖

中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皮肤由隐神经分布。隐神经是股神经中最长的皮神经,由股部穿股腘管,在膝关节的内侧,缝匠肌与股薄肌之间,穿小腿深筋膜,伴大隐静脉下至小腿内侧,沿胫骨内侧缘下降,至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分为二支布于小腿内侧和足背内侧的皮肤。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7]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8]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大隐静脉和隐神经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分布[8]

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及大隐静脉[8]

4.9 中都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都穴具有舒肝理气,调经止血的功效。

中都穴有理下焦、止崩漏的作用[8]

中都穴有疏肝理气、固冲止崩之功,主治腹痛,胁痛,泄泻,疝气,崩漏,恶露不绝。[8]

4.10 中都穴主治病证

中都穴主治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腹痛,泄泻,恶露不尽,胁痛,下肢痿痹,现代又用中都穴治疗急性肝炎,下肢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月经不调,带下,少腹痛,泻痢,盆腔炎阴暴痛,腹胀腹痛,痢疾泄泻,肠炎,急性肝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软无力,喉炎等。

中都穴主治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等[8]

中都穴主治疝气、崩漏、腹痛、泄泻、恶露不尽[8]

中都穴主治腹痛,泄泻;崩漏,产后恶露不尽;胁痛,下肢痿痹;疝气[8]

现代又多用中都穴治疗急性肝炎、下肢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8]

中都穴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少腹痛,遗精,泻痢等[8]

生殖系统疾病:崩漏,疝气,产后恶露不尽,盆腔炎阴暴痛。

消化系统疾病:腹胀腹痛,痢疾泄泻,肠炎。

其他疾病;急性肝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软无力,喉炎。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8][8]

平刺0.5~0.8寸[8][8],局部有酸胀感[8],或放散至膝部[8]

4.11.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3~5壮,灸条灸5~10分钟。

4.12 中都穴的配伍

中都配三阴交、阴陵泉,有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胫寒痹痛。

中都配太溪、三阴交、阴陵泉,治胫寒痹痛[8]

中都配归来、太冲,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中都配归来、太冲、气海,治疝气[8]

中都配隐白、大敦,艾炷灸各穴,有温经止血的作用,主治崩漏。

中都配隐白、大敦、三阴交,艾炷灸各穴,治崩漏[8]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肠澼,中郄主之。崩中,腹上下痛,中郄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足下热,胫寒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妇人崩中,因产恶露不绝。

《针灸大成》:四肢浮肿,中都、合谷、曲池、中渚、液门。

5 委中穴别名·中郄

中郄为经穴别名[8]。见《中国针灸学》作委中穴别名[8]

穴位委中
汉语拼音Weizhong
罗马拼音Weichung
美国英译名Commanding Median
各国代号中国BL40
日本40
法国莫兰特氏V54
富耶氏V54
德国B54
英国B54
美国BI40

委中为经穴名(Wěizhōng BL40)[9]。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委中别名委中央(《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郄中(《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血郄(《古今医统大全》),腘中(《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腿凹(《医宗金鉴》),中郄(《中国针灸学》)。属足太阳膀胱经[9]。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的下合穴,五行属土[9][9]。四总穴之一[9]。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委中[9]。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背痛,吐泻,皮肤瘙痒,疔疮等,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衄血,膝肿痛,腰脊强痛,急性胃肠炎,肠炎,尿潴留,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鼻出血等。

5.1 委中的别名

委中央(《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郄中(《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血郄(《古今医统大全》),腘中(《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腿凹(《医宗金鉴》),中郄(《中国针灸学》)。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入于委中。

5.3 穴名解

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委中[9]

委,有曲义。中,不偏之为中。《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腘谓膝解之后曲脚之中。”本穴在膝腘窝正中,取本穴时,须使患者腘膝弯曲。《灵枢经》谓:“委而取之。”《针灸甲乙经》:“在腘中央约纹中动脉”,故以为名。[9]

5.4 所属部位

[10]

5.5 特异性

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之合穴[10],膀胱的下合穴[10],五行属土[10]。四总穴之一[10]

5.6 委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10]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俯卧取之[10]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之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膜肌肌腱的中间[11]

委中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5.7 委中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腘窝横纹中央,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处取穴。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俯卧取之[11]

俯卧位,腘横纹正中,二肌肌腱之间取穴[12]

5.8 委中穴穴位解剖

委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腘窝、腘斜韧带。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分布着股后皮神经及胫神经。皮肤由股后皮神经分布,腘窝的皮肤较柔软。由足背静脉网外侧起始的小隐静脉,经外踝后下方上升至小腿后面,穿腘筋膜注入腘静脉。腘筋膜致密较厚。腘窝中央由浅入深有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靠近腘窝外侧缘有腓总神经通过。腘动、静脉有结缔组织包绕。动脉贴近股骨,在腘窝内发出五条关节支,即膝上内外侧动脉、膝中动脉和膝下内外侧动脉,它们和膝最上动脉、胫前返动脉等吻合,共同参加膝关节网。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12]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肠内侧皮神经起始端、胫神经干和腘动、静脉经过[13]

布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13]

5.9 委中穴的功效与作用

委中穴具有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功效。

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的作用[13]

《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因腰部为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所过,其中足太阳膀胱经是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故委中穴可治疗背腰部及下肢部的经脉病[14]

太阳主表,最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夏秋之季,暑湿蕴蒸,易于侵袭人体中焦而发吐泻,委中乃足太阳膀胱之合穴,配五行属土,土应于脾胃,“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腑”,可治疗胃肠病[14]

委中穴又名血郄,为血气深聚之处,故善治血分毒热之皮肤病[14]

委中穴是膀胱之下合穴,故可治疗小便异常[14]

委中穴为膀胱之合穴,又为四总穴之一,有清热利湿、舒筋利节作用。治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风痹、遗尿、转筋等症,诸症之近于委痹者。[14]

委中穴治头痛,以本经起于头也[14]

委中穴主要功能,为治腰痛。所以然者,以其有关于肾也。足少阴之气,由内踝上行至阴谷,折向腘中央,于本穴处相与叠并(太阳下行,少阴上行),故本穴治腰痛极效,以其有协于肾经也。[14]

委中穴又名“血郄”,以其多以放血为治也。但虚人不宜放血,应以补泻手法调之。[14]

5.10 委中穴主治病证

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背痛,吐泻,皮肤瘙痒,疔疮等,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衄血,膝肿痛,腰脊强痛,急性胃肠炎,肠炎,尿潴留,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鼻出血等。

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等[14]

委中穴主治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14]

委中穴主治背痛,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瘾疹,皮肤瘙痒,疔疮[14]

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等[14]

委中穴主治中暑,衄血,癫痫,疟疾,下肢痿痹,膝肿痛,腰脊强痛;以及急性胃肠炎,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14]

1.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肠炎,腹痛;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癫痫;

4. 皮肤科系统疾病: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

5. 运动系统疾病: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

6. 其它:中暑,疟疾,鼻出血。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4]

直刺1~1.5寸[14][14][14],局部有沉、麻、胀感,可向下传导至足跟[14]

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14][14][14]

注意:委中穴浅层是神经,中层是静脉,深层是动脉,故不能深刺,以免剂破大血管造成出血或下肢活动不利。

5.11.2 灸法

可灸[14][14]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5.12 委中穴的配伍

委中配肾俞、腰阳关,有强腰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委中配曲池、风市,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主治湿疹,疔疮。

委中配阳陵泉,悬钟,有补髓强筋,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委中配大椎、曲池、足三里,治皮肤病[14]

委中配尺泽、足三里,治急性吐泻[14]

委中配环跳、肾俞、阳陵泉、足三里,治腰痛、下肢麻木[14]

5.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不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

《针灸甲乙经》:热病挟脊痛,委中主之。疟、头重、寒背起、先寒后热、渴不止、汗乃出,委中主之。筋急身热,少腹坚肿、时满、小便难、尻股寒、髀枢痛引季胁,内控八髎,委中主之。癫疾、反折,委中主之。

《针灸大成》:大风发眉堕落,刺之出血。

《备急千金要方》:腰痛挟脊至头沉沉然,凡腰脚重痛,于此刺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腰重不能举体,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

《类经图翼》:大风眉发脱落,太阳疟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然,汗出难已,头重转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遗溺,小腹坚,足软无力。凡肾与膀胱实而腰痛者,刺出血妙,虚者不宜刺,慎之。此穴主泻四肢之热。委中者,血郄也,凡热病汗不出,小便难,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瘈疭癫疾,足热厥逆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5.14 委中穴研究进展

5.14.1 对膀胱的影响

针刺委中对膀胱压力有双向调节作用[14]。一般可使膀胱内压有不同程度下降,对松弛性膀胱或尿潴留者,可使膀胱内压升高[14]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委中穴对膀胱功能有调整作用。对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膀胱,针刺能使其松弛,内压下降;对松弛状态的膀胱或尿潴留者,针之可引起膀胱收缩,内压升高。[14]

5.14.2 对体温的影响

委中穴对体温的调节作用,已被动物实验所证实[14]。动物实验还证明,针刺该穴可使上升的白细胞数下降,对实验性细菌性腹膜炎有效[14]

例如,人工造成家兔细菌性腹膜炎,使白细胞计数上升,针刺“委中”可使白细胞计数向相反方向变动,以至白细胞总数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给家兔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当动物体温下降时,电针坐骨神经或针刺“委中”,可使体温升高或恢复正常的时间提前。[14]

5.14.3 治疗细菌性腹膜炎

对细菌性腹膜炎,针委中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病灶区腹膜粘连、炎性细胞渗出迅即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14]

针刺实验性细菌性腹膜炎家兔的“委中穴”,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灶区腹膜粘连减轻,炎性细胞渗出减少或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

5.14.4 治疗腰腿痛

用“双针一罐”法治疗腰腿痛185例,取委中、阿是穴,阿是穴用梅花针叩刺;委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加拔火罐,每3d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17例,显效22例,好转24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7%。[14]

5.14.5 治疗腰背痛

针刺委中、昆仑,治腰痛587例,有很好疗效。又有用电针委中、肾俞等,治疗102例,有很好疗效。还有在委中刺络拔罐,治疗腰背痛100例,有较好疗效。

5.14.6 治疗急性腰扭伤

以委中点刺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58例,医者用三棱针对准腧穴部位迅速刺入0.1~0.2寸,出血量达1~3 mL。结果:痊愈32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14]

5.14.7 治疗坐骨神经痛

针刺委中、环跳治疗坐骨神经痛168例,常规针刺,行提插泻法,以麻电样感传至足趾部,3次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06例,占63.1%;显效27例,占16.1%;好转24例,占14.3%;无效11例,占6.5%。总有效率为93.5%。[14]

5.14.8 治疗银屑病

以梅花针叩刺委中、曲池治疗银屑病1例,每日叩刺1次,1个月后治愈,1年未复发[14]

5.14.9 治疗鼻衄

①取立位点刺委中出血数滴,再配行间施泻法。②阴虚、肝阳暴亢之高血压鼻衄者,先刺委中,再刺曲池,强刺激约2 min血止。留针30 min,血压降至正常。[14]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7.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1.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3.
  4.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3.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2-343.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0.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35.
  10. ^ [10]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3.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53.
  12. ^ [12]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8-249.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2.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8-24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