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

目录

1 拼音

zhì xī

2 英文参考

suffocate

stifle

choke

3 注解

窒息是指急性呼吸道梗阻,可分为阻塞性、脱位性、狭窄性、阀门性及吸入性等类。 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发生窒息的原因有两类,即呼吸道上端阻塞和误吸入血液、诞液、呕吐物或异物等,因此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窒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关键。

窒息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其他气体过多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导致的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的现象。

窒息的发展可分为叁个阶段:

①因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起短时间内呼吸中枢兴奋加强,继而呼吸困难,丧失意识;

②全身痉挛,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动徐缓,流涎,肠运动亢进;

③痉挛突然消失,血压降低,呼吸逐渐变浅而徐缓,产生喘息,不久呼吸停止。发生窒息现象时,若患者心脏微微搏动,应立即排除窒息原因并施行人工呼吸。丧失抢救时机必然使心脏停搏,瞳孔散大,全身反射消失,最后死亡。

4 窒息的主要原因

①机械性窒息,因机械作用引起呼吸障碍,如缢、绞、扼颈项部、用物堵塞呼吸孔道、压迫胸腹部以及患急性喉头水肿或食物吸入气管等造成的窒息;

②中毒性窒息,如一氧化碳中毒,大量的一氧化碳由呼吸道吸入肺,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了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与解离,导致组织缺氧造成的窒息;

③病理性窒息,如溺水和肺炎等引起的呼吸面积的丧失;

④脑循环障碍引起的中枢性呼吸停止;

⑤新生儿窒息及空气中缺氧的窒息(如关进箱、柜内,空气中的氧逐渐减少等)。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引起的刺激症状和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麻痹症状交织在一起。

5 临床表现

1.烦燥不安、出汗、鼻翼煽动、喉鸣音;

2.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3.“三凹”症状;

4.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瞳孔散大;

6 诊断依据

1.烦燥不安,鼻翼煽动;

2.口唇青紫,发绀;

3.脉搏弱而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

7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2.重症者可作手术治疗;(详见环甲膜切开术,气管切开术);

3.对症支援治疗;

8 用药原则

1.普通病例以静脉用药为主,注意支援疗法;

2.重型病例根据临床选择有效的药物。

9 辅助检查

1.对阻塞性窒息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吸入性窒息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和“B”。

10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呼吸平顺。

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