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肌移位术

目录

1 拼音

zhí jī yí wèi shù

2 英文参考

the transposition procedure of rectus muscle

3 手术名称

直肌移位术

4 分类

眼科/眼肌手术/麻痹性斜视手术

5 ICD编码

15.5 01

6 概述

麻痹性斜性斜视首先要查清何肌麻痹?全麻痹或部分麻痹?先天性或后天性?如后天性,其原因是否明确?然后才能制定手术方案。

麻痹性斜性斜视手术效果多不满意,仅能作到基本正位,减少复视干扰,这些均应向患者详细说明。

当一条眼外肌的收缩力完全丧失时,一般的加强术,例如截除、前徙或折叠术都不能恢复该肌肉的转动力。Hummelshein(1970)设计了一种手术方法,将上、下直肌的部分功能转移到外直肌,治疗第Ⅳ颅神经麻醉。此后又有许多改良方法,但基本原理不变,即在第Ⅳ颅神经麻痹时,将上下直肌的部分功能转到外直肌;在第Ⅳ颅神经部分麻痹波及内直肌时,将部分上下直肌(功能正常者)转移到内直肌。同样地在双上转肌或双下转肌麻痹时,则作水平肌移位。强调的一点是,在一根或多根眼外肌麻痹时可能同时存在机械性牵引,这种牵引必须在术前用牵拉试验证实,并在手术后解除,否则肌肉移位术不能改善眼球运动。

7 适应证

直肌移位术适用于:

1.四条直肌中任何一条直肌的完全性麻痹,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任何好转者。一般为水平肌外转或内转不能超过中线或上、下直肌上转或下转不能超过水平线者。

2.因外伤截断直肌,无法找到断端时。

3.医源性:前次手术失误,眼肌脱线又找不到肌肉时。

4.先天性一条直肌缺如者。

8 禁忌症

1.拟移位的二条直肌功能必须正常,如其中任何一条直肌功能减弱皆为禁忌证。

2.麻痹肌的拮抗肌应无严重挛缩及纤维化。如牵拉试验阳性,则首次手术可先解决挛缩或纤维化的眼肌,然后再根据情况做下一步手术。

3.一次手术不应切断3条直肌,否则可能引起眼球前节的缺血。

4.保守治疗后,向麻痹肌侧眼球运动好转或不稳定,应继续治疗。

5.病因未除者(如脑神经病变)。

9 麻醉

同直肌手术麻醉。

10 手术原则

图1 Hummelshein的原始方法是将上、下直肌肌腱的颞侧一半移位到外直肌附着点的下面图2 Weiner法是将麻痹的外直肌剪断并将断端一分为二缝在邻近的上直肌和下直肌上
图3 Jackson为解决第Ⅲ颅神经麻痹的手术方法是,折断滑车间将一小段上斜肌肌腱缝在靠近内直肌的巩膜上图4 Beren则后退内直肌、截除外直肌,并将上、下直肌的颞半侧缝到截除的外直肌上
图5

Knapp的办法是,将内、外直肌的全部肌腱移位缝在近上直肌附着点的巩膜上(图5),也可同时后退下直肌。

11 手术步骤

11.1 1.Hummelsheim法

Hummelsheim法为部分直肌移位术,系Hummelsheim 1907年首先报道,最初应用于外直肌麻痹,以后又发展用于其他直肌麻痹。

以右眼外直肌麻痹为例。

(1)角膜缘球结膜切口,范围从5点经9点到1点。

(2)按前述手术常规,充分暴露上、下及外直肌。

(3)在上及下直肌附着点颞侧缘开始,剪断1/2宽的肌腱,在断端两侧各施一预置缝线,并顺肌肉向后劈开,长12~14mm,然后将上及下直肌断端两侧的预置缝线,缝于外直肌附着点上及下侧,两侧缘的巩膜上(图8.4.5.1-1)。

(4)缝合球结膜。

11.2 2.Beren手术

以右眼外直肌麻痹为例。

(1)角膜缘切口同前。

(2)暴露上、下及外直肌同前。

(3)从上、下直肌附着点中央开始,顺肌肉走向一分为二向后劈开,长12~14mm,然后在附着点后1.5mm,在每一半的两侧,各预置缝线一根,再在附着点处剪断上及下直肌。

(4)将上及下直肌断端鼻侧1/2部分,移至原附着点之颞侧部缝合。将颞侧1/2断端部分移至外直肌附着点上及下缘两侧,缝合固定于巩膜上(图8.4.5.1-2)。

11.3 3.O'Conner手术

以右眼外直肌麻痹为例。

(1)角膜缘切口,同前。

(2)暴露上、下及外直肌,同前。

(3)从上直肌附着点的中央,顺肌肉方向向后劈开,长12~14mm。

(4)在鼻侧一半附着点之后1.5mm之两侧,各预置缝线一根。

(5)从上、下直肌附着点剪断其鼻侧的一半,然后将其通过上、下直肌之下,移到外直肌附着点上、下两侧的巩膜上缝合(图8.4.5.1-3)。

11.4 4.Schlinger手术

系整个直肌附着点移位术。

以右眼外直肌麻痹为例。

(1)角膜缘球结膜切口,同前。

(2)暴露上、下及外直肌,同前。

(3)在上、下直肌附着点两侧之后1.5mm处各预置一针缝线。

(4)从附着点处剪断上、下直肌,将上直肌断端缝合于外直肌附着点之上侧缘巩膜上,将下直肌断端缝合于外直肌附着点之下侧缘巩膜上(图8.4.5.1-4)。

(5)缝合球结膜。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