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沟

目录

1 拼音

zhī gōu

2 英文参考

Zhīgōu TE6[中国针灸学词典]

Branching Ditch[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higou[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hīgōu[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6[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J6[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支沟
汉语拼音Zhigou
罗马拼音Chihkou
美国英译名Branching Ditch
各国代号中国TE6
日本6
法国莫兰特氏TR7
富耶氏
德国3E6
英国T6
美国TB6

支沟为经穴名(Zhīgōu TE6)[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飞虎[2]。属手少阳三焦经[2]。支沟是手少阳三焦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火[2][3]。支在此指上肢,此穴在上肢尺桡骨间沟中,故名支沟[3]。支沟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心胸疾患等:如风热面赤,耳聋,耳鸣,目赤肿痛,口噤,咽肿,暴痦,咳嗽,心绞痛,胸胁痛,胸膜炎,肩周炎,上肢瘫痪,呕吐,便秘,产后血晕,胁肋痛,肘臂痛,暴喑,瘰疬,热病,目赤,目痛,咽喉肿痛,心痛,胸膈烦热,逆气,泄泻,经闭,产后血晕不省人事,肩臂腰背酸痛,项不得回顾,腋肿,胁痛,痂疥,耳聋耳鸣,目赤目痛,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产后血晕不醒人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上肢麻痹瘫痪,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肋间神经痛,肺炎,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等。支沟是针麻常用穴之一。

4 支沟穴的别名

飞虎(《针灸大全》),飞处(《神灸经纶》)。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

6 穴名解

支在此指上肢,此穴在上肢尺桡骨间沟中,故名支沟[3]

支,支持,又同肢,指上肢。沟,狭长之低洼处,通水之道路。本穴在前膊外侧肉隙中,本经之气循而上行,本穴在尺桡二骨夹隙中,喻犹上肢之沟渠也,故名支沟。又名飞虎,以取穴手法而得名也。以张手量物,由大指尖至中指尖,名曰“一虎(口)”以虎口中指向前跪屈,食指向前迈进一步,中指尖至食指尖,名为“一飞”。其处在腕节上3寸许,正当阳池穴向上一飞之处,因名“飞虎”。[4]

7 特异性

支沟为手少阳是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火。

8 所属部位

前臂[5]

9 支沟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支沟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5]

支沟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两骨间[5]

支沟穴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伏掌取穴[5]

支沟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支沟穴在前臂的位置

支沟穴在前臂的位置

支沟穴在前臂的位置(肌肉)

支沟穴在前臂的位置(骨骼)

10 支沟穴的取法

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取穴。

支沟穴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伏掌取穴[5]

伸臂俯掌,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3寸,尺、桡两骨之间,与间使相对处取穴[6]

快速取穴:拾臂俯掌,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4横指,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支沟穴[7]

11 支沟穴穴位解剖

支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前臂骨间膜。血管、神经分布同外关(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本干。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经)。皮肤由前臂后皮伸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的属支。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入小指伸肌,深抵其下面的拇长伸肌。前臂后区的血管神经束由桡神经深支(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背侧动脉及两条静脉组成。在前臂后区的下段,拇长伸肌的深面,有骨间掌侧动脉的穿支,穿过骨间膜的下缘,进入前臂前区。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前臂骨间膜[7]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骨间后神经和骨间后动脉分布[8]

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之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正中神经之骨间掌侧神经,并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前臂骨间掌侧动脉本干通过[8]

12 支沟穴的功效与作用

支沟穴具有清利三焦,通腑降逆的功效。

支沟穴有清上焦,降逆气,通腑气作用[8]

支沟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配五行属火,故取之能清泻三焦之火以治耳病、热病[9]

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两条经脉均“循胸出胁”,手少阳经又“上项”,故支沟穴又能治疗胸胁痛、落枕等病证[9]

“凡三焦相火盛及大便不通,胸胁疼痛者,俱宜支沟泻之”,可见支沟又是治疗便秘的常用穴[9]

支沟穴有通经开窍、活络散瘀、调理脏腑之功,配照海能治便秘。治热病汗不出、肩背酸重、四肢不举、霍乱呕吐、口噤、卒心痛、三焦火炽,产后血晕、胁肋痛等症。合外关、大陵可治肚痛大便秘结。[9]

13 支沟穴主治病证

支沟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心胸疾患等:如风热面赤,耳聋,耳鸣,目赤肿痛,口噤,咽肿,暴痦,咳嗽,心绞痛,胸胁痛,胸膜炎,肩周炎,上肢瘫痪,呕吐,便秘,产后血晕,胁肋痛,肘臂痛,暴喑,瘰疬,热病,目赤,目痛,咽喉肿痛,心痛,胸膈烦热,逆气,泄泻,经闭,产后血晕不省人事,肩臂腰背酸痛,项不得回顾,腋肿,胁痛,痂疥,耳聋耳鸣,目赤目痛,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产后血晕不醒人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上肢麻痹瘫痪,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肋间神经痛,肺炎,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等。支沟是针麻常用穴之一。

支沟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心胸疾患等:如风热面赤、耳聋、耳鸣、目赤肿痛、口噤、咽肿、暴痦、咳嗽、心绞痛、胸胁痛、胸膜炎、肩周炎、上肢瘫痪、呕吐、便秘、产后血晕等[9]

支沟穴主治胁肋痛,肘臂痛,暴喑,呕吐,便秘,耳鸣,耳聋等[9]

支沟穴主治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便秘、热病[9]

支沟穴主治暴喑,耳聋,耳鸣,目赤,目痛,咽喉肿痛;心痛,胸膈烦热,咳嗽,逆气;便秘,呕吐,泄泻;经闭,产后血晕不省人事;肩臂腰背酸痛,项不得回顾,腋肿,胁痛;痂疥[9]

头面五官疾病:暴喑,咽肿,耳聋耳鸣,目赤目痛。

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

妇科疾病:经闭,产后血晕不醒人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

运动系统疾病:上肢麻痹瘫痪,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

其他疾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肺炎,心绞痛,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

支沟是针麻常用穴之一。多用于治疗胁痛,习惯性便秘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9][9][9][9],局部有酸胀感[9],针感可向上扩散至肘部[9],有时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9]

14.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9]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支沟穴的配伍

支沟配上巨虚、天枢,治习惯性便秘[9]

支沟配足三里、三阴交,治产后血晕[9]

支沟配外关、行间、期门、阳陵泉,治胸胁痛[9]

支沟配足三里、膻中、乳根,治乳汁不足[9]

支沟穴配章门、外关治胁肋痛[9]

支沟配章门,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支沟穴配足三里、大横透天枢治习惯性便秘[9]

支沟配足三里,有通调腑气的作用,主治便秘。

支沟穴配关冲治肩臂酸重[9]

支沟配阳池、八邪,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手指震颤。

16 特效按摩

按揉支沟穴3~5分钟,可清除体内堆积宿便,防止便秘、腹胀[9]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咳,面赤热,支沟主之。马刀肿瘘,目痛,肩不举,心痛支满,逆气,汗出,口噤不可开,支沟主之。热病汗不出,互引颈嗌外肿,肩臂酸重,胁腋急痛四肢不举,痂疥,项不可顾,支沟主之。男子脊急,目赤,支沟主之。暴喑不能言,支沟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汗不出,肩臂酸重,胁腋痛,四肢不举,霍乱呕吐,口噤不开,暴哑不能言。

《针灸大成》:产后血晕不识人,支沟、三里、三阴交。

《类经图翼》:凡三焦相火炽盛,及大便不通,胁肋疼痛者,俱宜泻之。

18 支沟穴研究进展

18.1 提高腰部与下肢皮肤的痛阈

针刺支沟穴能显著提高腰部与下肢皮肤的痛阈[9]

18.2 收缩子宫、镇痛

针刺支沟、足三里、三阴交等,留针30 min,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增强,对胸腔手术有镇痛作用[9]

针刺支沟等穴,可加强子宫收缩,临床已用于引产[9]

18.3 治疗习惯性便秘

用毫针直刺或斜刺1~1.5寸,适当应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达指端,向上达肘以上为佳,留针15~20 min,期间行针2~4次,治疗习惯性便秘有效[9]

18.4 治疗胁痛

针刺患侧支沟,两胁肋痛者取双穴,泻法,强刺激,得气后让患者站立做深呼吸、咳嗽或活动肩部,每日1次,1周为一疗程,可治疗急性跌仆闪挫引起的胁痛[9]

急性跌扑闪挫引起的胁痛,针刺患侧穴位,两胁痛者取双穴,用泻法,强刺激,得气后,让患者站起作深呼吸。咳嗽或活动患部,每日1次,1周为1疗程。

18.5 治疗急性腰扭伤

针刺支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有明显效果。

19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6.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8-289.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3.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8-28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