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肝散

目录

1 拼音

zhì gān sǎn

2 别名

猪肝散(《普济方》卷二○八)。

3 处方

白术 白芍药 山白芷 桔梗各120克

4 功能主治

逐胃中风,益脾进食。治脾泄久不愈,虚弱瘦损,食少倦怠,或大便频泄不止。

5 用法用量

上药各为生细末。用不入水豮猪肝150克,作小片子或块子,拌药45克,细切葱白6.6厘米,盐3克,同拌肝令均。以竹签子作串,慢火炙香熟。空腹时吃,用米饮送下,半月安。

6 注意

渴,勿吃冷水。

7 摘录

《中藏经》卷下

8 《普济方》卷二二八引《指南方》

8.1 方名

炙肝散

8.2 组成

牡丹皮1两,芍药1两,柴胡1两,白术3两。

8.3 主治

虚劳太过,虚弱滑泄。

8.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猪肝1片,薄切开,掺药在内,慢火炙,嚼,米饮送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 《普济方》卷二○九

9.1 方名

炙肝散

9.2 组成

干姜(炮)半两,大附子(炮)半两,缩砂仁半两,肉豆蔻2个,小茴香4钱(炒),川小椒4两。

9.3 主治

饮食生冷,内受风寒,泄泻无度。

9.4 用法用量

每服3-4钱,用白羊肝2-3两,或豮猪肝,或猪羊腰子批开放药在内,盐末2钱,葱白2根,同肝一处,纸裹润湿,烧香熟为度。食前空心服之,细嚼,生姜汤下,或米汤、酒送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 《得效》卷五

10.1 方名

炙肝散

10.2 别名

五矾散

10.3 组成

白矾(飞过,研)、五倍子(为末)。

10.4 主治

喘并痰嗽。

10.5 用法用量

每服各1钱,以生猪肝火上炙熟,蘸药,食后临卧服。

10.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7 附注

五矾散(《普济方》卷一六三)。

11 《御药院方》卷七

11.1 方名

炙肝散

11.2 组成

木香1两半,白术1两半,生犀末1两半,山茵陈(去枝梗)1两半,红豆蔻1两半,缩砂仁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人参(去芦头)1两半,黑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石斛(锉,炒)1两半,狗脊(去皮)1两半,川芎1两半,良姜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诃子(炮,去核)1两半,草豆蔻(炮,去皮)1两半,陈皮(去白)半两,白芍药半两,白芜荑(炒,去皮)半两,干姜(炮)半两,桔梗半两,吴茱萸(洗,焙干)半两,防风半两,紫菀(去土)半两,紫参(去皮)半两。

11.3 主治

脾胃虚弱,五劳七伤,肌体羸瘦,全不思饮食,久患泄泻,肠滑不止,心胸满闷,脐腹疼痛,或便脓血,困倦无力,四肢沉重,心劳口疮。

11.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羊肝2两,去筋膜,薄批掺药。入葱白、生姜丝、盐各少许拌匀,用湿纸裹,文武火煨熟,食前用生姜粥送下,1日2次。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2 《魏氏家藏方》卷七

12.1 方名

炙肝散

12.2 组成

当归(去芦)3分,破故纸(炒)3分,高良姜(炒)3分,缩砂仁3分,羌活(洗)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陈皮(去白)半两,白术(炒)半两,赤茯苓(去皮)半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半两,肉豆蔻(面裹煨)半两,厚朴3钱(姜制,炒)。

12.3 主治

脾气虚弱,肝脉有余,邪来伤止,泄泻不实,仓廪不藏,饮食减少,力乏气短,饮食不化,肌肤倦怠,面无颜色。

12.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獖猪肝3两,切片掺药于上,以浆水1碗,醋少许,盐1钱,同煮,水煮尽,空心连肝嚼下。

1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3 《鸡峰》卷十四

13.1 方名

炙肝散

13.2 组成

紫菀(去苗及枯者;洗,焙)、苍术、桔梗、白芍药各等分。

13.3 主治

脾虚胃耗,下痢鸭溏,滑数不止,肌肉消瘦,饮食不入,脉细皮寒,气少不能言,口舌生疮,有时潮热。

13.4 用法用量

用猪肝3指许,批开掺药在上,湿纸裹,慢火炙熟,细嚼,食前米饮下。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4 《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14.1 方名

炙肝散

14.2 组成

诃黎勒皮1两(分为3服)。

14.3 主治

气痢。

14.4 用法用量

取羊肝批作薄片,勿使相离,以药末入肝叶中,炙熟食之。以愈为度。

14.5 加减

羸瘦,加芜荑末少许相和。

14.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5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15.1 方名

炙肝散

15.2 组成

石决明(洗)4两,谷精草(洗)4两,皂荚(炙,去皮子)1分,甘草(炙,锉)2两,木贼(锉)5两,黄芩(去黑心)5两,苍术(米泔浸7日,切,焙)半斤。

15.3 主治

外障赤肉,翳膜遮障不明。

15.4 用法用量

每用獖猪肝1叶,去筋膜,切数缝,掺药末5钱,分于缝内,仍掺盐1钱合定,用旋斫湿柳枝3-4条搁起,慢火炙香熟,早晨空心冷吃尽,续吃冷饭1盏压之。仍于三里穴灸2-7壮,3日后有泪下为验,7日翳膜必退,每旦用新水漱口。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6 《圣济总录》卷一○八

16.1 方名

炙肝散

16.2 组成

苘麻子1升(去土)。

16.3 主治

一切眼疾。

16.4 用法用量

每服1字匕,空心、临卧陈米饮调下;服5-7服,加半字,又5-7服,加至半钱止。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獖猪肝1片,如手大,薄批作5-7片,于药末中蘸匀炙干,再蘸再炙,末尽为度,捣为散。

17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17.1 方名

炙肝散

17.2 组成

山芋1两,柴胡(去苗)1两,缩砂(去皮)1两,高良姜(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桂(去粗皮)1两,白芷1两,木香1分,吴茱萸(汤洗,焙)半两,赤芍药(洗,焙)半两,厚朴(去粗皮,用生姜汁炙)半两,桔梗(锉,炒)半两,干姜(炮裂)半两,朴骨脂(炒)半两,青橘皮(去白,焙)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

17.3 主治

冷劳,大便不禁,羸瘦困乏。

17.4 用法用量

每服用猪肝4两,薄批片子,掺药5钱匕,入葱、盐各少许,湿纸裹,慢火内煨令香熟,去纸,细嚼,米饮送下。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8 方出《史载之方》卷下,名见《中藏经》卷七

18.1 方名

炙肝散

18.2 别名

猪肝散

18.3 组成

白术半两,白芍药半两,桔梗1分,白芷半两。

18.4 功效

止泻。逐胃中风邪,益脾进食。

18.5 主治

久泻。凡人虚弱,用补药日久,渐至瘦损,食少倦怠,大便频数,泄漏。

18.6 用法用量

以猪肝4两片切,如食法,入少盐和之,不用油,用药先和一半于铫内,先煿过,次用木炭火上炙干,再傅末作2-3次食之,止泄最妙。

18.7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8.8 附注

猪肝散(《普济方》卷二○八)。

19 《博济》卷一

19.1 方名

炙肝散

19.2 组成

柳桂1两,吴白芷1两,羌活(温水洗,浸过)1两,独活1两,芍药1两,诃子皮7个(好者),白术半两,蛮姜半两。

19.3 主治

男子五劳七伤,手足酸疼,四肢烦倦,多患口疮,咽喉不利,心胸痞满,不思饮食,久积泻利,脚膝浮肿,日渐消瘦。

19.4 用法用量

每服用猪肝1具,净除筋膜,切如柳叶状,换水7遍,控干,用药末10钱、盐1分同拌令匀,作丸串子,以慢火炙熟,空心任意服之,以生姜粥下之。

1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0 《圣惠》卷九十六

20.1 方名

炙肝散

20.2 组成

猪肝1具(去筋膜),木香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白术半两,黄连(去须,微炒)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诃黎勒(煨,用皮)半两,芜荑半两,乌梅肉3分(微炒)。

20.3 主治

积冷气,痢下脓血,肌瘦,不能饮食。

20.4 用法用量

将肝切作片子、以药末1两,掺令匀,即旋以串子炙令香熟,空腹食之;如渴,即煎人参汤温服之。

2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21 《圣惠》卷二十八

21.1 方名

炙肝散

21.2 组成

苍术半两(微炒),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芎半两,白芍药1两,紫菀1两,桔梗1两(去芦头),木香2两,肉豆蔻半两(去壳),槟榔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21.3 主治

冷劳,心腹虚胀,食饮全少,四肢无力,大肠不调。

21.4 用法用量

每服用猪肝1具,切去脂膜,薄切如角片,入散1两半,葱薤白1握细切,盐末相拌令有味,以竹箸子串,慢火炙令熟,空心食之,后饮暖酒1-2盏为妙。

2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22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22.1 方名

炙肝散

22.2 别名

炙猪肝散

22.3 组成

苍术(去粗皮)、木香、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锉)、牛膝(锉,焙令干)、芍药、鳖甲(醋浸,炙令黄)、当归(去芦头,炙令干,切)、青橘皮(去白,焙)。

22.4 主治

急劳羸瘦。

22.5 用法用量

每用獖猪肝1具,细切如柳叶,用药1两掺拌令匀,慢火炙熟放温,空腹任意食之。不过3服愈。

22.6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2.7 附注

炙猪肝散(《普济方》卷二三三)。

23 《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经验良方》

23.1 方名

炙肝散

23.2 组成

瓜蒌(不去皮,用瓤,瓦上焙干),乌梅5个(大者,去核,同前药焙),杏仁21粒(去皮尖,熬,炒,别研)。

23.3 主治

咳嗽血不止。

23.4 用法用量

每1捻,猪肝1片,切开入药在肝内,火上炙熟,放冷,食后及临夜服,嚼,津液吞下。

2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3.6 附注

方中瓜蒌用量原缺。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