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脂肪细胞
摘要:
概述
脂肪细胞是贮存大量脂肪的一种结缔组织细胞。它所贮存的脂肪以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为主,聚成滴状位于胞质中。根据脂滴大小与多少不同,脂肪细胞分为单泡脂肪细胞和多泡脂肪细胞。单泡脂肪细胞构成大部分脂肪组织即白(黄)色脂肪组织,并常单个或成群分布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由于它的数量多、分布广,故通常所谓的脂肪细胞就是指这种细胞。多泡脂肪细胞的分布局限,构成棕色脂肪组织(参见“脂肪组织”条)。脂肪细胞由间充质分化的成脂肪细胞发育而成。成脂肪细胞的形状与成纤维细胞相似,但其胞质内能蓄积脂肪。细胞内起初含有一些分散的小脂滴,后来小脂滴融合成一大脂滴,于是细胞呈典型单泡脂肪细胞的形状。出生后新脂肪细胞通常见于有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小血管周围。
脂肪细胞呈圆球形或相互挤压成多边形,体积大,直径可达120μm。胞质中央有一个大脂滴,占据细胞绝大部分容积,故此种细胞也称单泡脂肪细胞。其余胞质被脂滴挤到细胞周缘,成一薄层,胞核也被挤成扁圆形,位于细胞一侧。在H. E.染色的石蜡切片标本中,脂滴已被溶去,脂肪细胞呈戒指状。新鲜组织制成冰冻切片,以脂溶性染料苏丹Ⅲ染色,脂滴则呈鲜红色。电镜下,脂肪细胞除有一个大的中心脂滴外,还有些微小的脂滴,在脂滴周围的胞质中含有线粒体、少量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和许多吞饮小泡,在胞核附近有小型高尔基复合体。
脂肪细胞是贮存脂肪的“脂库”,机体根据对热量的需求,向脂库贮存或动用脂肪。用同位素研究脂肪代谢的资料表明,脂肪细胞内的脂肪即使在热量平衡情况下,也不断进行代谢更新。脂肪细胞贮存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是由不同来源的脂肪酸与葡萄糖在脂肪细胞内代谢的中间产物α-磷酸甘油,在酶催化下合成的,合成后很快并入中心脂滴贮存。有资料表明,线粒体及内质网为甘油三酯的合成池,中心脂滴为贮存池。贮存的脂肪动用时,活化的激素敏感脂肪酶(甘油三酯脂肪酶)将甘油三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释放入血循环。脂肪细胞的脂肪代谢,受激素和神经的调节和控制。胰岛素有促进生脂、抑制脂解的作用。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高血糖素为脂解激素。激素通过脂肪细胞第二信使,激活甘油三酯脂肪酶,促进甘油三酯水解。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20/5/19 13:56:49 903字 ]
相关词条:
- 脱落细胞检查
恶性肿瘤约95%以上来源于上皮组织。尿液细胞学检查以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发生的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最常见鳞状细胞癌与腺癌少见。非上皮性肿瘤如平滑肌肉瘤、脂肪崩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则极为罕见。尿液中不易发现肾细胞癌癌细胞,除非肿瘤组织侵犯肾盂和血管,引起患者无痛性血尿时,方可发现肿瘤细胞,但肿瘤细胞易退化变性,给细胞学诊断造成一定困难。1.乳头状瘤(pa...
- 血液学检查
。但只要注意全片各种细胞的染色情况,则不难区别。含中毒颗粒细胞在中性细胞中所占比值称为毒性指数。毒性指数愈大,提示中毒变性结果。2)空泡:可为单个,但常为多个。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现。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3)Dohle体:是中性粒细胞胞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为1-2μm,是胞质局部吵成熟,即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Dohle小体亦可...
- 细胞因子
拼音:xìbāoyīnzǐ英文:cellfactor;cytokine;cytokines细胞因子的概念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小分子的多肽类因子,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这些因子统称为细胞因子(cytokines)。细胞因子包括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等。目前已知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on,IFN)、集落刺激...
- 免疫系统
胎第6周时就在第三对咽囊的腹侧面形成胚基,至第7周形成胸腺雏形,至第20周时便已发育成熟。出生时胸腺重量仅约为20g,青春期达顶峰,约40g;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至老年时仅剩10g左右,且多为脂肪组织替代。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胸腺的生长周期相关。(二)腔上囊:腔上囊又称法氏囊(bursaofFabricius),是鸟类动物特有的淋巴器官,位于胃肠道末端泄殖腔的后上方。与胸腺不同,腔上囊训化B细胞...
- 肿瘤
相关。肿瘤的颜色一般肿瘤的切面多呈灰白或灰红色,但可因其含血量的多寡、有无变性、坏死、出血,以及是否含有色素等而呈现各种不同的色调。有时可从肿瘤的色泽大致推测其为何种肿瘤,如血管瘤多呈红色或暗红色,脂肪瘤呈黄色,黑素瘤多呈黑色,绿色瘤呈绿色等。图1肿瘤的外形和生长方式模式图肿瘤的硬度肿瘤一般较其来源组织的硬度增大,其硬度与肿瘤的种类、瘤实质与间质的比例以及有无变性坏死等有关。如骨瘤很硬,脂肪瘤质软...
- 急性炎症
散,较大脓肿则由于脓液过多,吸收困难,需要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而后由肉芽组织修复,形成瘢痕。疖是毛囊、皮脂腺及其附近组织所发生的脓肿。疖中心部分液化、变软后,脓肿就可以穿破。痈是多个疖的融集,在皮下脂肪、筋膜组织中形成的许多互相沟通的脓肿,必须及时切开引流排脓后,局部才能修复愈合。在皮肤或粘膜的化脓性炎时,由于皮肤或粘膜坏死、崩解脱落,可形成局部缺陷,即溃疡(ulcer)。深部脓肿如向体表或自然管...
- 细胞凋亡
拼音:xìbāodiāowáng英文:人体内的细胞注定是要死亡的,有些死亡是生理性的,有些死亡则是病理性的,有关细胞死亡过程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生物学、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到目前为此,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的死亡起码有两种方式,即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是早已被认识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而细胞凋亡则是近年逐渐被认识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
- 单克隆抗体
拼音:dānkèlóngkàngtǐ英文:monoclonalantibody英文翻译:monoclonalantibody概述:单克隆抗体是由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针对复合抗原分子上某一单个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淋巴细胞杂交瘤是用人工方法使骨髓瘤细胞(纯系小鼠的腹水瘤型浆细胞)与已用抗原致敏并能分泌某种抗体的淋巴细胞(常用致敏动物的脾细胞,起作用的是其中的B细胞)融合而成的。用来使上述淋巴细...
- 赫珀特病
疾病名称:多发性骨髓瘤英文名称:multiplemyeloma多发性骨髓瘤的别名:Kahler病;骨髓瘤;赫珀特病;赫珀特氏病;浆细胞骨髓瘤疾病分类:皮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肿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血液科白细胞疾病ICD号:C90.0多发性骨髓瘤的流行病学资料: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种族之间有所不同。英、美等国白种人男性...
- Kahler病
疾病名称:多发性骨髓瘤英文名称:multiplemyeloma多发性骨髓瘤的别名:Kahler病;骨髓瘤;赫珀特病;赫珀特氏病;浆细胞骨髓瘤疾病分类:皮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肿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血液科白细胞疾病ICD号:C90.0多发性骨髓瘤的流行病学资料: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种族之间有所不同。英、美等国白种人男性...
- 多发性骨髓瘤
疾病名称:多发性骨髓瘤英文名称:multiplemyeloma多发性骨髓瘤的别名:Kahler病;骨髓瘤;赫珀特病;赫珀特氏病;浆细胞骨髓瘤疾病分类:皮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肿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血液科白细胞疾病ICD号:C90.0多发性骨髓瘤的流行病学资料: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种族之间有所不同。英、美等国白种人男性...
- MM
疾病名称:多发性骨髓瘤英文名称:multiplemyeloma多发性骨髓瘤的别名:Kahler病;骨髓瘤;赫珀特病;赫珀特氏病;浆细胞骨髓瘤疾病分类:皮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肿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血液科白细胞疾病ICD号:C90.0多发性骨髓瘤的流行病学资料: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种族之间有所不同。英、美等国白种人男性...
- 赫珀特氏病
疾病名称:多发性骨髓瘤英文名称:multiplemyeloma多发性骨髓瘤的别名:Kahler病;骨髓瘤;赫珀特病;赫珀特氏病;浆细胞骨髓瘤疾病分类:皮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肿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血液科白细胞疾病ICD号:C90.0多发性骨髓瘤的流行病学资料: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种族之间有所不同。英、美等国白种人男性...
- 浆细胞骨髓瘤
疾病名称:多发性骨髓瘤英文名称:multiplemyeloma多发性骨髓瘤的别名:Kahler病;骨髓瘤;赫珀特病;赫珀特氏病;浆细胞骨髓瘤疾病分类:皮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肿瘤科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及白血病皮肤B细胞淋巴瘤血液科白细胞疾病ICD号:C90.0多发性骨髓瘤的流行病学资料: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种族之间有所不同。英、美等国白种人男性...
-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分类:血液科红细胞疾病红细胞增多症ICD号:D75.1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1)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正常足月的新生儿血红蛋白在180~190g/L,红细胞在5.7~6.4×1012/L,红细胞比容53%~54%。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处于生理的缺氧状态。待出生后,新生儿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红细胞数逐渐下降。如新生儿的血红蛋白>220g/L,红细胞...
-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分类:血液科红细胞疾病红细胞增多症ICD号:D75.1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1)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正常足月的新生儿血红蛋白在180~190g/L,红细胞在5.7~6.4×1012/L,红细胞比容53%~54%。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处于生理的缺氧状态。待出生后,新生儿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红细胞数逐渐下降。如新生儿的血红蛋白>220g/L,红细胞...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ixuèbìng英文: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概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始细胞也可侵及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等,引起相应病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
- ALL
概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始细胞也可侵及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等,引起相应病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于儿童,但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多数病人起病急,进展快,常以发热、贫血或出血为首发...
- 急淋
概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始细胞也可侵及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等,引起相应病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于儿童,但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多数病人起病急,进展快,常以发热、贫血或出血为首发...
- 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概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始细胞也可侵及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等,引起相应病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于儿童,但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多数病人起病急,进展快,常以发热、贫血或出血为首发...
- 急淋性白血病
概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始细胞也可侵及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等,引起相应病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于儿童,但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多数病人起病急,进展快,常以发热、贫血或出血为首发...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èbìng英文: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概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它是多能干细胞或已轻度分化的前体细胞核型发生突变所形成的一类疾病,是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人群接受大剂量放射线或长期接触苯可增加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个具有高度...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概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它是多能干细胞或已轻度分化的前体细胞核型发生突变所形成的一类疾病,是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人群接受大剂量放射线或长期接触苯可增加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它可以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
- AML
概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它是多能干细胞或已轻度分化的前体细胞核型发生突变所形成的一类疾病,是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人群接受大剂量放射线或长期接触苯可增加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它可以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
- 急非淋
概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它是多能干细胞或已轻度分化的前体细胞核型发生突变所形成的一类疾病,是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人群接受大剂量放射线或长期接触苯可增加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它可以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
- 急粒
概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它是多能干细胞或已轻度分化的前体细胞核型发生突变所形成的一类疾病,是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人群接受大剂量放射线或长期接触苯可增加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它可以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
- ANLL
概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它是多能干细胞或已轻度分化的前体细胞核型发生突变所形成的一类疾病,是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人群接受大剂量放射线或长期接触苯可增加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它可以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
-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概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cytic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它是多能干细胞或已轻度分化的前体细胞核型发生突变所形成的一类疾病,是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人群接受大剂量放射线或长期接触苯可增加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它可以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
- 老年人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拼音:lǎoniánrénbáixìbāojiǎnshǎozhènghélìxìbāoquēfázhèng英文:senileleukopeniaandagranulocytosis概述:周围血白细胞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2×109/L,称粒细胞减少症,如极度缺乏,低于1×109/L称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常伴有严重感...
- 老年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拼音:lǎoniánbáixìbāojiǎnshǎozhènghélìxìbāoquēfázhèng英文:senileleukopeniaandagranulocytosis概述:周围血白细胞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2×109/L,称粒细胞减少症,如极度缺乏,低于1×109/L称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常伴有严重感染。白...
- 淋巴网状细胞瘤
Hodgkin’sdisease),报道于1865年。13年后,Craigie、Bennett和Virchow报道了第1例白血病。Dreschfield(1892)和Kundret(1893)将肿瘤细胞为淋巴系统的病例称为淋巴癌。CarlSternberg(1898)和DorothyReed(1902)最早定义霍奇金病,尽管英国、德国和法国的许多研究者早已能识别这一具有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1926...
- 淋巴肉芽肿
Hodgkin’sdisease),报道于1865年。13年后,Craigie、Bennett和Virchow报道了第1例白血病。Dreschfield(1892)和Kundret(1893)将肿瘤细胞为淋巴系统的病例称为淋巴癌。CarlSternberg(1898)和DorothyReed(1902)最早定义霍奇金病,尽管英国、德国和法国的许多研究者早已能识别这一具有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1926...
- 帕-斯病
Hodgkin’sdisease),报道于1865年。13年后,Craigie、Bennett和Virchow报道了第1例白血病。Dreschfield(1892)和Kundret(1893)将肿瘤细胞为淋巴系统的病例称为淋巴癌。CarlSternberg(1898)和DorothyReed(1902)最早定义霍奇金病,尽管英国、德国和法国的许多研究者早已能识别这一具有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1926...
- 何杰金氏病
Hodgkin’sdisease),报道于1865年。13年后,Craigie、Bennett和Virchow报道了第1例白血病。Dreschfield(1892)和Kundret(1893)将肿瘤细胞为淋巴系统的病例称为淋巴癌。CarlSternberg(1898)和DorothyReed(1902)最早定义霍奇金病,尽管英国、德国和法国的许多研究者早已能识别这一具有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1926...
- 霍奇金病
Hodgkin’sdisease),报道于1865年。13年后,Craigie、Bennett和Virchow报道了第1例白血病。Dreschfield(1892)和Kundret(1893)将肿瘤细胞为淋巴系统的病例称为淋巴癌。CarlSternberg(1898)和DorothyReed(1902)最早定义霍奇金病,尽管英国、德国和法国的许多研究者早已能识别这一具有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1926...
- 霍奇金淋巴病
Hodgkin’sdisease),报道于1865年。13年后,Craigie、Bennett和Virchow报道了第1例白血病。Dreschfield(1892)和Kundret(1893)将肿瘤细胞为淋巴系统的病例称为淋巴癌。CarlSternberg(1898)和DorothyReed(1902)最早定义霍奇金病,尽管英国、德国和法国的许多研究者早已能识别这一具有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1926...
- 免疫应答
ǎnyìyìngdá英文:immuneresponse概念: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一种生理功能。这种生理功能主要由免疫淋巴细胞完成。因此,一般认为,免疫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产生效应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免疫应答过程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hēngyìchángzōnghézhèng英文:MDS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表现为骨髓中各系造血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但看明显发育异常的形态改变;外周血中各系血细胞明显减少。而且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g英文:myelodysplasticsyndromes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表现为骨髓中各系造血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但看明显发育异常的形态改变;外周血中各系血细胞明显减少。而且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
- MDS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表现为骨髓中各系造血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但看明显发育异常的形态改变;外周血中各系血细胞明显减少。而且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的危险性很高。...
- 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生症
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以高热、脾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全国均有发病,南方多见,患者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恶性组织细胞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药物的联合化疗。恶性组织细胞病在20世纪30年代曾采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非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淋巴网状...
- T细胞淋巴瘤
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以高热、脾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全国均有发病,南方多见,患者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恶性组织细胞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药物的联合化疗。恶性组织细胞病在20世纪30年代曾采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非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淋巴网状...
- 恶性组织细胞病
拼音:èxìngzǔzhīxìbāobìng英文:malignanthistiocytosis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以高热、脾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全国均有发病,南方多见,患者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恶性组织细胞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药物的联合化疗。...
- 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以高热、脾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全国均有发病,南方多见,患者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恶性组织细胞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药物的联合化疗。恶性组织细胞病在20世纪30年代曾采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非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淋巴网状...
- 非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
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以高热、脾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全国均有发病,南方多见,患者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恶性组织细胞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药物的联合化疗。恶性组织细胞病在20世纪30年代曾采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非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淋巴网状...
- 恶组
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以高热、脾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全国均有发病,南方多见,患者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恶性组织细胞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药物的联合化疗。恶性组织细胞病在20世纪30年代曾采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非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淋巴网状...
- 淋巴网状肿瘤病
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以高热、脾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全国均有发病,南方多见,患者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恶性组织细胞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药物的联合化疗。恶性组织细胞病在20世纪30年代曾采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非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淋巴网状...
- 网状细胞白血病
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以高热、脾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全国均有发病,南方多见,患者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恶性组织细胞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药物的联合化疗。恶性组织细胞病在20世纪30年代曾采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非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淋巴网状...
- 恶性淋巴瘤
ìnglínbāliú英文:malignantlymphoma概述: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ML)是指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或类似肿瘤的恶性疾病。是源自实体组织中淋巴系细胞的恶性肿瘤,淋巴结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但其他结外组织如肝、脾、骨髓、中枢神经系统等亦可能是恶性淋巴瘤的原发场所。恶性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3%~6%,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多...
- 细胞
拼音:xìbāo英文:cell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通常认为细胞是人体的最小单位,它是由许多更小的具有自身功能的结构组成。尽管人类细胞大小不等,但所有的细胞均很小。即使是最大的细胞如受精卵,也是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一般认为,人体细胞的体积为200—15000立方微米。人的细胞由一层膜把其内容包聚在一起。但这层膜不单纯是一个囊袋,它上面有许多能识别不同细胞的受体,这些受体也可以和机...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