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经会阴切除术

目录

1 拼音

zhí cháng tuō chuí jīng huì yīn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参考

perineal resection of rectal prolapse

3 手术名称

直肠脱垂经会阴切除术

4 分类

小儿外科/直肠和肛管疾病的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

5 ICD编码

48.6902

6 概述

直肠脱垂经会阴切除术用于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 小儿直肠肛门脱垂简称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结肠向外翻出而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婴幼儿常见病。绝大多数在2~3岁之间发病。

正常年长儿童和成年人直肠及肛管不在一条直线上,直肠顺骶骨向前的倾斜度而向前弯曲,与肛管形成角度,腹压增加时,压力直接作用于前倾的直肠后壁。而婴幼儿骶部弯曲度小,骶骨凹发育不明显,直肠几乎处于垂直状态。当各种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时,压力直接传达到骶尾部,直肠受压向外移位,加之小儿直肠膀胱陷窝位置低,乙状结肠系膜过长,直肠周围组织发育较差,在此基础上如合并慢性腹泻、营养不良、坐骨直肠窝的脂肪组织减少,对直肠的支持作用减少,加上小儿肛门外括约肌及盆底肌肉薄弱,不能长期抵抗上述的压力,久而久之,则可发生直肠脱垂。

脱肛可分为3型:①第1型,直肠黏膜脱垂,系由于肛管或直肠黏膜与肌层分离,脱出于肛门之外(图12.14.3.3-0-1)。②第2型:直肠完全脱垂,是肛管及直肠各层向外移位,脱出于肛门外(图12.14.3.3-0-2)。③第3型:盆底结构套叠脱垂,乙状结肠远端向下移位,套入直肠肛管,脱出于肛门外。此型小儿少见。

小儿直肠脱垂非手术综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各种手术的目的是加强对直肠的支持,防止脱垂。

7 适应症

直肠脱垂经会阴切除术只能切除脱出肛门外的直肠,并不能解决脱垂的原因。因此,这一手术仅适用于脱出的直肠已有严重的水肿、粘连、不能返纳或已有坏死的病例:

1.绞窄性直肠脱垂,肠管有水肿、淤血,不能还纳者。

2.绞窄性直肠脱垂,肠管壁有坏死。

3.嵌顿性直肠脱垂,经热水坐浴水肿仍不消退,不能还纳时,因强行手法复位容易造成肠壁撕裂,继续等待有发展成绞窄之可能。

8 术前准备

1.脱垂坏死的肠管,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及生理盐水湿敷。

2.口服肠道抗生素如新霉素、灭滴灵3d。

3.清除脱垂肠管内残留的粪便。

9 麻醉和体位

全麻或基础加骶管麻醉。体位为截石位,臀部垫高。

10 手术步骤

1.消毒手术野后,以1∶1000升汞溶液冲洗脱垂的肠管,然后用硫柳汞或0.5%碘伏消毒肠管。

2.用海绵钳钳夹脱垂的肠管,向外牵引,在距肛缘1.5cm处环形切开脱出的肠管前壁(图12.14.3.3-1)。

如切开的直肠前壁处已达到游离腹腔,将会有小肠经切开的直肠前腹膜凹陷处疝出。此时应将小肠推回腹腔,缝合盆腔腹膜。

3.用2-0丝线分别间断缝合浆肌层及全层(图12.14.3.3-2)。

4.同法切开吻合脱垂肠管的后壁,从而切除整个脱垂坏死肠管(图12.14.3.3-3),同法进行后壁吻合。

吻合完毕后,将肠管复位,肛门内放置乳胶管减压。肛周围凡士林纱布填塞。将乳胶管妥善固定,防止滑脱。

11 手术图解

⑴切开外层肠管

⑵缝合内、外前壁浆肌层

⑶缝合后壁浆肌层

⑷切开内层肠管

⑸缝合前壁全层

⑹缝合后壁全层

⑺切除脱垂肠管

⑻还纳肠管

图1 直肠脱垂经会阴切除术(mikulicz)

12 术中注意要点

1.切开脱垂肠管时,应注意止血,最好用双极电刀切开肠管,电凝止血,以减少出血量。

2.切开脱垂肠管前壁后,探查有无小肠嵌塞于盆腔腹膜凹陷处。如有小肠嵌塞时,应设法推回腹腔,尽量避免切开腹膜;如已切开,注意切勿损伤小肠。妥善缝合腹膜。

13 术后处理

直肠脱垂经会阴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术后禁食3d,以后从流质饮食开始,以延缓第一次排便的时间。第一次排便最好在术后5~7d以后。

2.术后卧床1周,必要时口服阿片酊。

3.静脉输液,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口服肠道抗菌药物3~5d。

4.第一次排便后,可去除肛管,继续保持肛门口清洁。

5.术后2周开始用手指扩张吻合口,每周1次,持续3个月。

14 并发症

1.吻合口感染 感染可向盆腔及腹膜腔扩散。

2.伤口裂开 造成肠瘘及盆腔感染,如发生这种并发症,应立即行近端结肠造口,引流盆腔脓肿,待吻合口愈合后再关闭结肠造口。

3.吻合口狭窄 系环形吻合口瘢痕挛缩所致。如吻合口曾发生裂开及炎症,致使瘢痕组织增生造成吻合口狭窄,要坚持扩肛。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